舒利花
低段小学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阅读兴趣激发的重要阶段,做好低段小学生良好的独立阅读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阅读。
低段小学生独立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激发兴趣,引导学读
低段小学生阅读能力较弱,缺乏成体系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集中,此时教师应特别关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的动机。只有阅读作品有强大的吸引力或者获得阅读带来的巨大快乐才能使他坐得住看,静心看。因此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关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的作品,绘声绘色读给学生听,或和学生一起读,或学生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或小组分句分段读……不知不觉间一部作品虽然已经读了好几遍,但并不感觉枯燥乏味,反而兴致盎然。
第二阶段 保护兴趣,独立试读
当学生有兴趣且主动去获取作品阅读的时候,也许他会邀请伙伴一起阅读,也许会自己单独阅读,也许会寻找别人读给自己听。此时作为引导者、培养者的教师,应保护好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保持好阅读的动机。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定时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只有通过理解了作品中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进行演出。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保护学生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因为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自主意识地慢慢形成,学生们也会逐渐从多形式的合作阅读走向自己独立阅读。
第三阶段 兴趣持续,独立阅读
小学低段是学习的启蒙时期,也是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帶领低段小学生叩开阅读书籍的大门,会使学生识字量快速增涨,阅读速度大大提升,阅读能力飞速增强,自主阅读意识会逐渐形成。教师适时组织多形式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感受多阅读带来的益处,如一日一人朗读展示,一周一次图书室整理,“读书让我知道……”等等。活动促进了学生阅读的持续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选择书籍阅读从而展示不一样的自己,学生阅读开始呈现个性化,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主逐渐形成,学生也能更好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学生独立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有耐心、有方法,因势利导,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