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优化作业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数量,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语文“1+X”作业设计可以检验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技能、技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掌握。下面,我就来谈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1+X”作业设计,以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在“双减”背景下,“1+X”作业设计要体现实效性、探究性、个性化的特点,“1”指向巩固类作业,是依据课堂教学目标所设计的理解和积累性等的基础性作业,涵盖生字、词语、句型训练、阅读理解、常识及诗句积累等方面的内容,“X”指向诊断类和建构类作业,是立足课堂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学情所设计的能力性作业,形式多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作业,如:表演性作业、体验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为立足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1+X”作业设计应注重积累,体现有效性
积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学习知识就是积累的过程,“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完成知识和经验、技能的积淀,从而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双減”背景下,我们提倡“减负增效”,教师在进行“1+X”作业设计时,要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合理安排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的比例,既检测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习真实发生。抄写与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一种很好的积累方法,同时也是学好语文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学完《祖父的园子》一课,我当堂布置学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并仿写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这也是平时学情诊断的重要知识点。学生积极性很高,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体现了平时善于观察、积累的好处,既考查了当堂的学习效果,又巩固了基础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1+X”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学情,体现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X”课堂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体现在新颖活泼、不落俗套的形式上,体现在刺激动脑、乐于动笔的内容上,体现在形象化、童趣化的语言表述上,体现在题型的灵活多变、常练常新上。例如,学完世界各地单元的课文,我请学生回家有感情地将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并把读书的视频发给老师,学生为了在父母面前有好的表现,就会反复训练朗读,这比“回家读五遍课文”的效果要好得多。
有时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我还会组织朗读比赛,在比赛中获奖的选手能给自己的小组加分,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而且完成得还很出色。虽然都是布置作业,可是收到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一定要用心。
三、“1+X”作业设计应注重能力培养,体现探究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X”作业设计应该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乐于探究的好习惯。如:学了《自相矛盾》后,我设计作业:假如你是卖矛和盾的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何乐而不为?
四、“1+X”作业设计应注重方法,体现开放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我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开放性是其特点之一。因此,我们在进行“1+X”作业设计时,要立足课本,着眼课外,联系生活实践,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来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内容、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广泛,思路要开阔,要让学生有想象空间。或摘录、或写画、或演唱、或解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进行选择。完成作业的方法不受限制。或查阅、或访问、或探究……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学生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请家长、老师来共同完成。
五、“1+X”作业设计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设计“1+X”作业时,就要进行分层设计,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留不同内容的作业,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例如,对于已经具有自学能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可把读书笔记作为分层作业的重点,作业内容可包括好词佳句、内容简述、理解感悟几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自主阅读。基础不佳的学生把重点放在字词句上,以彻底扫清学习的障碍;基础较好的学生,把重点放在句段篇的感知理解上,可摘录、仿写、概述、谈感悟和收获等,帮助他们形成语文建构;对于那些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单独辅导,给他们布置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和提升学习能力方面的作业等,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如:可在课前布置预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要学的课文进行预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后布置绘制思维导图、小练笔、辩论会、即兴演讲、制作手抄报、社会调查、访问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作业形式和种类。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提升。
六、“1+X”作业设计应注重体验,体现实践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要贯穿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之中。“1+X”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出发,融合其他学科,把学习实践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学习整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运用语文。如:留意街上的广告词、宣传标语、对联,从用词精练、生动活泼的语言中汲取营养,对广告词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内化语文知识。
七、“1+X”作业应重视评价,体现多元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人人都渴望得到肯定、赏识、鼓励,表扬和鼓励比批评、惩罚更能让学生积极进取。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要评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评价非智力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兴趣和习惯,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体现出的创造意识、创造水平和创新习惯。
作业评价要及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业,倡导多元化的评价理念。“1+X”作业设计的基础性作业适合面批,教师通过面批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增进师生感情。尤其是教师的一些激励性语言、符号更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越来越优秀。“1+X”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作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评、互评,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的原则,充分让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去审美,挖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的设计已是每个语文教师关注的重中之重,优化作业设计迫在眉睫。语文教师要多方面考虑,针对学生们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设计作业,在方法、形式和内容上多做尝试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