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燕
一、农村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
我在农村从教17年,作为初中一线教师,我发现农村学生语文学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语文基础薄弱
部分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有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实际教学质量不高。许多农村学生学习基础不佳,为了改善农村学生语文学科基础问题,语文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
(二)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语文学科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开阔视野,增加文学修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运用更丰富的辞藻去修饰作文。课外阅读不足,学生就难以养成良好的语感,更别说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初一就要立足教材知识去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学生存在着“等老师教”的被动学习方式。当学生遇到陌生的字词、语句不是自己主动翻阅资料进行查找,而是选择等待老师教。在遇到一些困难疑惑时,没有进行主动探索的习惯。同时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比如,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时,我先询问班级学生有谁提前阅读了文章并预习了字词的,结果得到的肯定回答少之又少,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转变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
(一)整合课文,让学生体会语文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课内外资源的联动,要吃透教材,充分解析教学内容。比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有《邓稼先》《木兰诗》《黄河颂》等多篇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课文,紧抓“爱国精神”这一主题为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结合爱国精神让学生谈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收集与爱国相关的古诗词、成语典故等等,充分体会语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通过课内外联动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改革
1.创设课堂情境
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因此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创设契合实际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够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寓言故事四则》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课堂上,多以故事新编或扮演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突出文章重难点
农村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教学有层次有起伏,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将重点和难点的地方着重讲述。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我事先将课文中的重难点语段进行划分,让学生们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我还告诉学生们本课的难点是理解鲁迅先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提出让学生掌握以空间为顺序的描写方式以及文中的一些景物描写。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会下意识地侧重于老师所提出的重点,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要对农村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要将零碎的教材资源进行合并归纳,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带来视频、音频等集音、形、色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在《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春天景色的视频片段,以视频的形式开始课程学习。在《猫》一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猫的分类、生活习性,展示猫相关的百科知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动画短片,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花木兰的故事,体会到花木兰的骁勇善战和强烈的爱国精神,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三)作业布置创新
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真正做到减负。教师要做好课后作业的设计,要减少抄写等机械性作业。例如,在《古代诗歌四首》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将作业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自行选择诗歌抄写的次数,教师只需要以默写的形式检查学生的作业就可以了。因此,教师的作业布置一定要科学合理,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针对性和高效性来安排学生的作业。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也要注意作业的实用度,最大程度上让语文作业贴合学生日常生活。
(四)以活动的形式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探索。因此,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阅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组织老师和同学们自发捐书,安排小组长每周整理书籍,让学生能够阅读到更多更好的课外书,充分拓宽阅读视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对学生开放学校图书馆,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更好的条件。
教师还可以开展读书日活动,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给同学们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学生上台发言,要求他们简要介绍书籍的内容和自己读书的感受,这样既可以增强农村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与实践是目前农村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农村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努力响应国家政策,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努力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