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3-09-03 04:28刘秀杰李欣蓉郭旭
关键词:美育美的课文

刘秀杰 李欣蓉 郭旭

美育是“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加强美育的教学效果,一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采取课程与教材相融合的教学策略,将美育渗透到文化学科的教学中,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共同提升,其中基础性的语文学科成为了渗透美育的重要载体。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来自于生活。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详细剖析,引导学生在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文学作品对美的理解和表达的前提下,进一步加深对人文、历史、文化等内容的把握与认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的人文性特点,使得美育渗透其中,能够达到净化学生的心灵的良好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听说读写中挖掘语言的美,通过积累文化知识和素养来加深对美的认知和鉴赏,在此基础上,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一)开展融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而传统单一的语言讲解教学方式,明显并不契合这样的教学目标,所以需要教师整合课文内容和美育要求來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契合课文内涵的意境,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感悟美。

例如,在为学生讲授《绿》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提问,如:为什么形容祖国大好河山之美的时候,总是用到“绿色”相关的词汇?绿色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由此来引发学生对颜色美学的观察、思考与探究,明白绿色并不仅仅是树木的颜色,更是一种象征着生命和安定的颜色,从而对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有一个更深刻的体验与感触,与作者当时的心境达成一种共鸣。

(二)创新教学模式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教师长时间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注意力本就无法保持长时间集中的小学生来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渗透美育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契合新课标,积极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确保小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审美教育内涵的领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例如,在为学生讲授《渔歌子》这首词的时候,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拓展美育的渗透路径,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通过为学生展示在网络上搜集的相关图片,来为学生创设生动、立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中加深对诗词多描绘景色的领悟。又或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诵读完诗词之后,依据诗词内容进行绘画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诗词意境美的理解与领悟,实现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创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综合发展。

(三)丰富课外阅读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所以才会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由此可见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基于此,在渗透美育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来感受语言艺术美的熏陶,让学生在领悟经典名著中丰富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阅读理解能力时,也可以利用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在提倡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将审美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挖掘教学内容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小学生特征和时代发展需求的审美教育体系,全面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背课文的小偷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背课文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