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璐
交际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属于技能目标的范畴。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开口说话是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第一步。特别是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其目的之一就是清晰、流利地进行语言输出。如果不能说出来,就是典型的“哑巴”英语。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小学英语课本主要以生活情境对话为主,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学校生活、问路、购物、节假日生活等。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法,用熟悉的事物引起学生注意,提供说英语的话题和机会。如课题“At Christmas”,可让学生就“圣诞节”这个话题分组进行对话。小学生词汇量有限,教师要提供一些必要词汇,允许学生适当地运用汉语,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防止出现“不敢说、不会说”的状况,鼓励他們说话,促进交流,形成基本的交际能力。
二、模拟表演,提高交际技巧
小学英语课本中有打招呼和问候语,教师可从学习简单的礼貌语入手,帮助小学生学会使用正确、合理的交际语言。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和交际技巧,与他人平等交往。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行,教师可以多进行示范来引导学生的言语行为,愉快地进行人际交往。在教授学生进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可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境。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一边说:“May I come in?”然后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 you are,Miss Chen.”简单的对话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知识,同时还向学生示范如何有礼貌地进入别人的房间。
三、开拓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
教师可从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方面是转变思维方式。从语言表达上来看,英语单词不如汉语概括性强。例如:你吃饭了没有?“饭”可以指早饭、中饭、晚饭。若译成英语,则须将breakfast,lunch,supper分得清清楚楚。并且,汉英逻辑顺序不一样。英语中时间的表示法习惯上从小处着眼,由小到大,即分、时、日、月、年;而汉语则是从大处着眼,由大到小。另一方面是讲述文化习俗知识。和我国不一样,美国人不喜欢红色,英国人不喜欢“V”这个手势,外国人碰到熟人会直接说“你好吗?”而不是问“您吃饭了吗?”这体现了各国文化习俗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方的日常习惯用语,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对我国的文化了解得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