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妙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英语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教材上的知识,还要将英语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将英语教学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教育最好的场地,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到英语,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运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贯彻“行知理念”,将英语教学与生活完美融合,缩小英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一、发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化元素
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发掘英语教学中的生活素材,将生活素材转变成英语学习的材料,还要仔细研究教材,从教材中找出生活化的元素,针对这些元素展开相应的英语教学,让英语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某一单元为例,单元标题为“Food”,开篇展示了两幅图画,都是购物场景,其中和食物有关的单词分别是“bread”“milk”“tomatoes”“eggs”,这样的英语单词是很适合应用于生活场景的。面包、牛奶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这几种食物,在讲解完单词后,开展教学小游戏,模拟购物场景,教师提问“two eggs”,然后學生拿出对应数量的食物,轮到学生时,学生可以提问“Do you want to eat bread?”,教师可以回答“Yes”或“No”,或者说出其他想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名称。教师也可以完全把课堂游戏活动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发挥游戏内容,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用英语交流。这样把英语学习和生活物品相联系的教学,更加有趣味性,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二、鼓励生活化的口语交际
将小学英语生活化,就是要将英语渗透进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这门语言,让教学回归生活本质。
教师要从生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不管是课堂还是在生活中,用英语交流的机会都非常多,但学生却没有开口说,教师就要寻找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原因了,如果学生是因为英语口语水平太低而不会说英语,那么教师可以提供英语口语练习音频,鼓励学生跟着音频说英语;如果学生是因为害羞,那么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保持自信,大胆地说英语。
教师在课堂上或日常交流中,要尽可能多地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如“What are you doing?”“What do you eat for breakfast?”等,通过英语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回答,培养学生听英语和说英语的能力。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教师也应该用英语如“That's great!”“very well”“How clever you are !”等,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三、构建生活化的语言环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还可以将教室打造成颇具英语学习氛围的场地,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语言的学习,一个全是英文的环境就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制作英语黑板报,布置教室里的英语角,张贴学生的优秀英语作品,在教室使用英语标语等,将教室布置成一个英语学习的新天地,让学生对英语不再感到陌生,让英语进入学生的生活。如英语角“English corner”清洁工具“cleaning tools”等,这些简单的英语词组,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容易被学生记住。
在校园公共区域,也应该多融入英语元素,将校园布置成“双语校园”。如体育器材室标注“Sports equipment room”,音乐教室标注“music room”等;一些走廊外的名人名言介绍,也可以加上英文翻译,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魅力,如“有志者事竟成”翻译成“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校园标语也可以使用英文进行表达,如请节约用水翻译成“Please save the water”等。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