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军士“正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3-09-03 13:21檀森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能力培养

檀森

摘要:定向培养军士,是推动军民融合的重要举措,是部队军士人才的重要来源。当前,随着该项工作的推进,也呈现出了定向军士学员能力提升动力不足、定点院校专业课程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应切实从加强思政教育、提高专业课程适配程度、通过完善设施与制度来加强军事训练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地提升学员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正Δ”能力的军队所需的军士人才。

关键词:定向培养军士;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巩固国防、加强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有力支撑,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基层是军队的根底,士兵是部队基层的根基,而军士则是士兵的骨干力量。作为军队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力量,军士是军队力量的主力,其人员占比已过半[ 1 ]。世界一流军队的建设,无法脱离顶尖军士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着力点。为了给军队提供更多儲备军士,总参谋部明确,从2012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依托地方高职院校培养定向军士[ 2 ]。

1定向培养军士现状及能力提升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新修订的《兵役法》从2021年10月起开始实施,志愿兵役士兵的称谓由之前的“士官”改为“军士”。这一由“官”到“士”的变化,使其内涵回归士兵这一身份。次年3月底,《军士暂行条例》等一系列配套法规的施行,进一步健全了士兵队伍建设的相关机制,促进了士兵队伍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完善了士兵培养、选拔等一系列制度。2022年6月,教育部等3部门发文,对定向培养军士招收工作提出了要求。这是军士制度实施以来,定向培养军士的首次招生。

1.1 定向培养军士现状

定向培养军士,采取“2.5+0.5”的培养模式,即学员的前2.5年是在地方高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培育以及军事素质培养等;进入部队完成之后0.5年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役前训练等。实习结束后,由高校对学员进行毕业处理。由此可见,高校对定向军士学员的培养,既要考虑其与普通学生相通之处,又要结合其今后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真正培养出满足我军需要的高素质军士人才。

据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在籍的定向军士学员人数已经达到20000多人。定向培养军士已经成为军队军士人才又一重要来源。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学院从2017年开始招收定向培养士官(即定向培养军士),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详见表1。

1.2 定向军士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应切实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提高学员认识,坚定参军信念;以适配职业发展的专业教学为主导,培养学员的专业能力;以体能训练、内务队列为抓手,提升学员军事素养。三位一体,切实从“思想、专业、军事”三方面提升学员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正Δ”能力的军士人才。随着定向军士培养工作的逐年开展,形成与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定向军士学员对自身的认识模糊,自我提升内在动力不足。部分定向培养军士学员对于自身的“生”与“兵”身份定位不准确,往往认为在校的两年半时间里,只需要完成“生”这一任务即可,至于“兵”这个身份,进入部队之后,自然会发生转变。有着类似想法的学员,尽管能够完成高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但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究其原因,部分学员对自身的定位存在偏差,没有认识到作为“生”与未来“兵”的双重身份的意义所在,在军事素养、意识提升等方面缺乏内在驱动力。

第二,专业课程培养模式与普通学生没有差别,缺少精细化、定制化特征。在地方高校中,定向培养军士学员的人数只占一小部分,所以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部分学校仅仅在日常管理方面融合了部队相关制度,将体能训练、队列练习加入培养大纲,但在专业课程培养方式上,则照搬同专业普通学生。这就容易导致专业培育偏离目标,不利于学员的专业素养养成,拉大与部队需求之间的距离。

2定向军士“正Δ”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军士制度的不断完善,部队对定向培养军士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象,使得培养出来的学员,在“思想、专业、军事”三方面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成为能力“正Δ”型军士人才。

2.1 守正与创新并行,提升内在动力

思想是先于行动的,只有强化思想上的参军认同,才能在平时的学习或训练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才能积极投身于体能、队列等相关练习,为日后的军旅生涯开好局。同时,作为“互联网一代”,00后定向培养军士学员仍处于“拔节孕穗”期,受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较大,各类“微平台”广受他们的欢迎。然而,新媒体平台上良莠不齐的创作内容,真假掺半的推送信息,“佛系”“躺平”等消极错误的价值引领,都会对学员的价值观养成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应对,必须要加强定向培养军士的思想引领,通过拓宽育人途径,改进教育方法,筑牢定向军士学员理想信念之基,确保其行得端,站得正,走得远。

2.1.1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投身国防信念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枪杆子始终都要握在党的手里,爱党、爱国教育本就是定向培养军士思想价值引导的永恒主题。其一,应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可以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讲授有机融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也可将党史教育融入课程内容,使定向军士学员对党的奋斗史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第二,要利用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00后的学员普遍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同时对热点事件关注度较高,并对于一些观点有趋同倾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利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寻找新颖的教育题材,引导学员增强爱国情感。同时,也可以利用每一次评奖、资助等工作,使学员体味到党和国家对他们健康发展、成长成才的关心与期许。再有,可以在学员中树立起一个思想觉悟高、军政素质好的意见领袖,发挥好榜样的带动作用,形成学习榜样、争做骨干的向上氛围,坚定其参军信念,厚植其爱国情感。

2.1.2 强化身份认同,增强职业自豪感

对于部分学员而言,是出于家里的意见或就业考虑等因素选择报考定向培养军士。这样的“赶鸭子上架”很容易造成其对日后的身份或职业认同感不够。内在动力源于自身需求,自身需求来自于心理认同。要打破这种局面,自然要强化其身份认同。无数个令人热泪盈眶的军民鱼水情场景,每一次抗击洪水、扑灭山火后军爱民、民拥军的鲜活事例,每一幅兵哥哥与小朋友互相敬礼的军民一家亲画面,都是一次情感真实、效果突出的军人身份认同教育。此外,也可利用好身邊的实例。比如每到节假日,朋友圈出现的“一家不圆万家圆,责任使命记心间”的类似话语,简单而质朴,却饱含家国深情与职业自豪。可通过这些引导学员体会到自身光荣使命与神圣职责,也是强化其身份认同,坚定其入伍信念的有效途径。

2.2 知识与所需同频,提高专业能力

随着近年来学员占比的提高,专业课程的定制化程度也应进一步提高。众所周知,专业技能是立身之本,是成军之基,关系着一个兵的职业发展,关系着部队专业化建设的下限与上限。可加强军地联动,联系驻地或联培部队,通过邀请现役专业素质高的军士进行现场教学、定期去部队基地培训交流或联合备课、招聘吸收退役的相应专业教员成立专门教研室等方式,切实使专业课程与部队要求相接轨。

2.3 激励与保障并举,增强军事素质

2.3.1 丰富训练内容,提高练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提高定向军士学员的训练积极性,可适当增加趣味性活动,在运动之余还能增强其合作意识。还可以学习普通学生的体育课选课机制,增加篮球、羽毛球等技能训练。多样化的军事体育训练内容,可有效提高学员的训练积极性,助推体能训练达到应有效果。

2.3.2 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训练保障

人数的增加,场地的限制,容易导致训练设施配套不足。以学院为例,对于3000m跑、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项目,学员可在露天体育场进行练习,但引体向上所需的单杠场地却不能满足所有学员的练习,只能分时、分批进行集体训练。为此,每个寝室都有自购的单杠用于加练。室内体育场的缺少,也制约了特殊天气下的正常训练;晚训后缺少洗浴场所,也给学员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训练,必要的配套设施应加以完善。

2.3.3 强化奖惩措施,调动起积极性

定点高校应建立健全定向培养军士的奖励与惩罚、淘汰机制,并予以有效落实。例如,可加大体能、队列、内务、作风纪律、条令学习等军事科目成绩在评先选优中的作用,将物质奖励与非物质荣誉相结合,以此作为激励,调动学员的训练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实行军事科目成绩的“一票否决”制,对于成绩不及格的学员,取消其评优资格,以此进行有效倒逼。此外,还可建立末位淘汰机制,定期组织科目考核,学期汇总,待在校学习结束后,对于多次不达标的学员给予淘汰处理,增加其危机感。多措并举,使学员对于军事科目的学习,在惩罚制度上做到不敢懈怠,在总体环境中做到不能懈怠,在思想认识上做到不想懈怠,切实保证培养的军士学员军事素质达标。

参考文献

[1] 蔡海鹏. 基于“三个面向”的定向士官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0):40-48.

[2] 邓志明,王明鹤,何晨枭. 基于定向培养军士创新素质提升的对策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1(15):51-53.

基金项目:渤海船舶职业学院2022年度立项科研项目“一‘体两‘翼‘π型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能力培养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