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辉
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了“理解为先”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逆向设计(Backward Design)是一种设计课程或单元的过程,在设计开始时就已经在脑海里清楚其结果,并且为了达到该结果而进行的设计。逆向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把课堂结构的逻辑顺序进行了调整,也就是把教学评价的设计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之前,遵循“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1]的原则,实施“由果溯源”,设计者首先要确定预期结果,然后从预期结果出发开展教学设计。
“逆向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凸显评价驱动的课程逻辑特点。传统的教学设计遵循如下逻辑开展教学设计:“1.我要去哪里?2.我如何去那里?3.我怎么判断我已经到达了那里?”逆向设计调整了以上逻辑,其思路调整为:“1.我要去哪里?2.我怎么判断我已经到达了那里?3.我如何去那里?”逆向设计强调目标引领、评价前置、任务驱动,逆向设计在学生學习前清晰告知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什么目标和学习结束后学习成果以什么方式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聚焦、对标学习目标和预期结果,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不断调整学习策略,以快捷、高效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达到以评价促学、以评价育人的目的。
逆向设计体现如下三大特征:一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和需要而开展设计,就学习目标的表述而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二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强调突出培养基于真实情境下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三是以大概念为引领,以整体的目标任务为驱动力,实施大任务、大情境、大活动等学习活动。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引下,实施基于初中历史教学评价前置的教学设计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聚焦大概念教学,设定预期结果
逆向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我要去哪里”的问题,即确定预期结果,预期结果的确定要突出以大概念为引领。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教学中的大概念是课程内容所要围绕的核心和基石,处于教学内容的核心位置,对学生学习具有引领作用。”[2]大概念是连接碎片化知识的纽带,是支撑理解的核心材料,是一把引导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钥匙。历史大概念是历史课程内容中的上位概念,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概念,处于核心、基础和统摄的地位。历史大概念是将分散零碎的历史知识联结成整体,并赋予它们意义的核心观念。提炼历史大概念就是要深度研究课程标准,站在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高位,以宏观的视角总结、归纳、分层次提炼,形成高度凝练、具有价值判断和启发意义特点的大概念,用以提纲挈领地统摄历史课程内容。
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中国近代化的问题。笔者从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得到了启发。著名的史学家冯契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城代谢》一书的序言中概括陈旭麓先生的史学思想时指出:“作者认为,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史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 [3]。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归纳出涉及中国近代化的大概念为:中国近代化是一个全方位渐进式的新陈代谢过程。
然而,中国近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涵盖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等各方面的变革,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笔者根据自身掌握的材料,选择“中国人国家意识”方面开展教学,确定的大概念为:中国人国家意识的近代化是渐进式的新陈代谢过程。所谓的“国家意识”是指认识到国家应该具备独立自主、完整主权的特征,国与国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基于对以上历史大概念的研究,笔者为学生拟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大事件。
2.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内涵,知道中国近代化发展分为哪些阶段。
3.理解国家意识的内涵,知道中国人国家意识发展划分哪些阶段。
4.理解基于社会发展的“新陈代谢”的内涵。
5.知道中国人国家意识近代化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大背景的关系,理解影响中国人国家意识近代化嬗变的基本要素。
6.理解中国人国家意识近代化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
7.基于中国人国家意识嬗变历程进行反思,阐述中国人如何更新国家意识才能更好面向未来。
二、着眼知识迁移,设计评价任务
逆向设计第二步是解决“我怎么判断我已经到达了那里”的问题,即确定合适的评估。逆向设计打破过去单一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打破通过单一的测试考查学生对知识记忆的评价方式;着眼学生开展基于主题自主探究的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评价方式上看大都采取表现性评价方式。
一般认为,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具有实践性特点,强调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具有多元性,可以通过绘制时间数轴图或思维导图、文艺表演、方案策划、角色扮演、访谈、小论文、学习记录等方式考查学生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多元智能达到的水平。
根据上例拟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提供资源搜寻途径,设立项目式学习主题,确立合适的评估项目。
(一)资源搜寻途径
1.为学生提供中国近代史的专著书目,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籍阅读,就“国家意识”“外交观念”等主题开展学习,推荐的专著书目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徐中约著)、《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著)、《剑桥中国晚清史》(费正清著)、《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李剑农著)、《历史深处的民国》(江城著)、《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苏同炳著)。
2.为学生提供查找专业学术文章的文献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SpringerLink、Elsevier(sciencedirect)、Wiley 、Web of Science等,就“國家意识”“外交观念”等主题开展学习,了解学术前沿。
(二)项目式学习主题:中国人国家意识近代化的演变
(三)设计评估任务
1.能绘制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重大事件的时间数轴图。
2.能绘制出中国近现代重大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影响的思维导图。
3.能向同伴分享“新陈代谢”概念内涵在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上区别。
4.能精选出反映不同时期“国家意识”特点最典型的材料,向同伴清楚解释选择这些材料的原因。
5.绘制反映中国人在不同时期“国家意识”特点的漫画,并向同学介绍漫画的内涵。
6.能演唱不同时期的爱国歌曲,向学生介绍爱国歌曲的时代背景。
7.能归纳出不同时期中国人“国家意识”的特点及演变历程,剖析其成因,撰成小论文。
8.开展主题为“当今中国人‘国家意识状况”讨论,指出优点和存在不足,探讨增强国民“国家意识”的策略。
9.在单元结束时候,每个学生能就自己对“国家意识”的认识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三、制作评价量规,实施标准化评价
表现性评价有三要素,分别是:表现目标、评价任务、评分规则。有效的评价必须要制作评价量规(评价量表),制作评价量表要紧扣预期结果和评价任务,能有效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制作量规要与学生分享或者邀请学生一起商量制定,让评价更为透明,打通“教—学—评”的通道,这有利于让学生清晰明确“怎么做”、“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适时调整、改进,从而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评价量表包括要素、等级和指标,要素是用于衡量学生在完成特定评价任务的表现,等级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达到的层次,指标是指界定学生真实表现达到层次的具体描述。
例如,以第7项评估任务为例制定评价量表,第7项评估任务是:“能归纳出不同时期中国人“国家意识”的特点及演变历程,剖析其成因,撰成小论文。”(见表1)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并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评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4]由此可见,推进初中历史的新一轮课堂教学的变革、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推行“教学评一体化”。在逆向设计的理念指引下,实施学习目标引领、预期结果驱动、评价前置、学习过程自我监控、学习方法适时调整,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逆向设计是传统教育理念、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与时俱进、适时更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才能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探索出一条新路。
【注释】
[1][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迈克泰格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5页。
[2][4]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57、61页。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年,序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