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丽
(作者单位:河南省正阳县财政局皮店财政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财务监督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会计、财务等工作较以往更加系统,同时,披露经济活动相关信息的做法也变得更加规范。财务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径,其作用是通过实时监督、科学管理资金的分配使用,实现各部门所制定的工作目标。然而,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如果仍沿用传统的财务监督机制或方法,将导致该项工作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在此背景下,要想实现财务监督的价值,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提高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据此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监督体系,对财务监督进行优化与完善,提高财务监督质量,为资金的安全保驾护航,以此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运转。
财务监督是依法依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财政、财务、会计活动实施的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监督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执行预算、公开预决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收缴和使用非税收入、管理国有资产、执行政府采购、建立内控制度以及管理往来的款项和票据[1]。该项工作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避免资金被浪费,提高资金利用价值;二是培养工作人员管理财务信息的良好习惯,避免会计造假或财务舞弊现象出现;三是加强内控工作,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财务监督往往贯穿财务、经济活动始终,只有各部门协同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相对其他组织机构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较强,核心职能是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监督缺乏重视,从而制约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一,工作人员对财务监督的认知与理解稍显片面,未能意识到该项工作在解决财务问题和改善财务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常工作中,将财务监督与财务管理工作画上等号,导致难以最大化发挥财务监督的价值;其二,部分工作人员受利己主义影响,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开展财务监督工作,导致财经纪律松弛、业务造假等问题时有发生。
事实证明,要想使财务监督工作发挥应有作用,前提是要有完整且科学的制度作为支撑。对一些单位现有制度加以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管理制度、内控制度还是监督制度,均存在明显的漏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存在局限性,与物资采购、经费支出相关的内容较少。要想使管理制度发挥作用,关键是要准确把握该制度存在的漏洞。首先是经费支出的制度有待完善,少数单位仍将财务人员、管理人员作为经费支出主体,节约意识缺位,经费支出随意性强且缺乏监督。其次是管理物资的制度不完善,没有及时验收所采购物品,此举不仅会造成采购支出与物品质量、数量不相符,还会导致物资过期或被浪费。最后是采购物资的程序有待优化。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多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采购所需物品,但仍有少数单位存在分解采购标的的情况,这样做既无法保证采购价格科学且合理,又难以确保物资质量符合要求。
2.内控制度
调查发现,内控制度缺失将导致岗位职责不明,而职责不明又会造成其他问题,影响资金安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内控制度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制度内容缺失,严重制约内控工作的开展,违规情况屡禁不止,国有财产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二是不同控制方法的关联不紧密,财务管理人员对岗位职责、权力的认识较为模糊,扯皮、推诿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若不尽快解决该问题,资金安全同样会受到影响。
3.监督制度
新形势下,财务监督逐渐展现出有机贯通、协同合作等特点。然而,由于缺少完整且科学的监督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始终未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该问题不仅会影响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会阻碍财务监督目标的实现,应当引起重视。
作为事前监督的常用手段,预算编制要求工作人员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制订切实可行的支出计划,以确保单位现有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然而,现阶段,尚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能认识到编制、执行预算的重要性,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的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单位的发展。
财务监督方法对工作效能有直接影响。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财务监督方法,没有对内部环境、人员行为进行规范,导致财务监督工作流于表面,无法得到深入开展。例如,在编制预算时,以往年支出情况作为主要依据,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再如,没有自行建立或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致使评价结果无法客观、系统地反映单位实际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单位选择人工审核票据,往往难以做到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合规票据,一旦有不合规票据被使用,便会对财务核算和后续工作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面向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以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和预算为主。在培训过程中,适时穿插法律法规、经济犯罪的真实案例,加深工作人员对培训内容的印象,确保其能够准确认识到财务监督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在财务监督意识的驱使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培训方法如下:
其一,组织管理人员深入学习财务监督相关政策与要求,了解财务监督对单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表率和带头作用,通过组织各部门人员学习财务监督相关知识与规则,不断提高财务监督的地位,组织工作人员做好顶层设计等,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财务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先决条件。其二,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人员所能获得薪酬、福利和晋升机会挂钩,最大限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热情,促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后续的学习、工作,由此保证培训活动能够取得预期成效。
行政事业单位应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促进各部门通力合作。可以根据财务监督相关工作的特征与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机构设置,赋予财政部门相应的权力,将其他部门对财务监督工作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号召各部门协助财政部门落实财务监督工作,鼓励其他部门人员针对财务监督工作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1.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对经费管理、物资管理还有采购管理等制度加以规范,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为经济工作的推进提供支持。在此过程中,职能部门应当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执法部门则需要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为国有资金和资产提供全方位保护。
2.内控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常用的内控手段有风险控制、预算控制和授权控制。由于不同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并完善内控制度。一方面,以“四明确”为前提,有序开展制定内控机构的工作,即明确层次、明确汇报主体、明确岗位职责和明确工作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公开检查结果的方式,保证内控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2]。另一方面,日常工作中,时刻关注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发挥内控制度的良好作用。
3.监督制度
作为监督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财务监督往往需要与其他监督工作联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鉴于此,在建立监督制度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做到将行业准则、会计准则作为落脚点,结合实际情况,对既有监督制度的细节加以完善,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工作职责,促使各部门形成合力,打造互动监管系统,为财务监督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支持。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预算编制工作极易被外部或内部环境所影响,进而导致自身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要想做到合理编制预算,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实现对资金的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关键需要做到三点: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起单位管理层对该项工作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通常由一把手负责制定决策,管理层对预算所表现出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各部门人员的态度,只有使管理层认识到预算的意义,才能保证编制预算的工作得到有序推进[3]。二是为有关人员提供参与编制预算的途径。预算和财务人员、业务人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应鼓励业务人员为预算编制工作建言献策,避免预算和业务实际需求割裂,使预算更加合理。三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作为经办预算编制的主体,财务人员的知识基础、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均会对预算编制产生极大影响。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帮助财务人员深入理解相关政策的内涵,以增强预算合理性。
新形势下,业财融合成为主流,随着二者融合程度的加深,财务监督内容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细化工作内容,使该项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执行机构可以将财务监督划分为外部、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主体为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审计、监察纪检等,工作内容是按照法律规定,监督并指导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与财务行为。内部监督的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相关规定为依据,对政府采购、财务核算等工作进行监督;另一部分是对财会人员的行为、日常工作流程展开监督[5]。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探寻科学合理的财务监督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1.编制预算
由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一年内可能开展的经济活动制定相应的规划,使经济活动具有可行性和预见性。而财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预算进行审核,否决不合规、不可行的项目。
2.识别并防范风险
引入风险识别与防范理念,构建完善且科学的防控机制,以参与财务监督工作的各部门人员为主体,由各部门对人员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识别、处理违规或是违法行为,避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3.绩效管理
将绩效管理与财务监督相结合,根据财务监督固有特征、职能选择绩效指标并构建管理体系,为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提升财务监督质量。
4.运用信息技术
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得到运用,并为多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支持,将信息技术用于财务监督是大势所趋。事实证明,以互联网为载体,搭建用于财务监督的监督管理平台,既能够提高监督效率,还可以有力控制监督成本。鉴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有选择性地引入信息技术,主动与软件公司或信息管理中心等机构合作,共同研发管理财务监督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只需输入用户名、密码,便能够顺利登录系统并完成获取、更新财务监督信息的工作,使实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的设想成为可能[4]。若单位已经有相关管理系统,则应结合实际需求,在系统内部增设可以用于财务监督的功能模块,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预设指令快速、高效地完成审查资金流向、资产活动的任务,促使财务监督工作朝着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综上所述,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监督是提高其资金利用效率、增强内部管理能力、规避经营活动潜在风险、提升职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作用日益重要,要以现存问题为落脚点,针对问题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持续改进财务监督效能,最大化实现该项工作在单位运行过程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