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的相关问题与措施研究

2023-09-03 12:10:03余闻涛
法制博览 2023年16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政府部门法律法规

余闻涛

浙江杭星贤哲律师事务所,浙江 杭州 311600

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法治意识形成的重视程度,并且还需要从宏观性的角度入手,科学地解决依法行政中的各项问题,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使基层政府发展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同时也可以满足我国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一)是防止政府公务员出现违法行为的重要制度

在基层政府发展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并且还需要按照我国法律体系完善的进程,增强法治意识,有效地解决在社会发展和职能发挥中存在的各项矛盾,以我国法律法规为主要基础约束不同的工作行为,使基层政府发展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同时还需要按照实际管理中的矛盾,依据法律法规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适当地缓解对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凸显依法行政的价值。政府机关要以法律依据为主要的基础管理各种事务,在行使权力时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标准,按照事实为主要的依据利用法律来衡量是非对错,减少主观问题的发生概率,可以使各项权力行为能够具备较强的规范性,防止各种矛盾问题的发生[1]。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序地执行对应的工作职能,避免出现越权和违法施政的行为。法律约束公民同时也约束施政的国家公务员是统一管理的重要追求,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依法办事的工作标准,并且明确法律规定内容来完成当前的管理模块,同时还需要使被管理者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在部门内部贯彻落实责任机制形成良好的法律管理体系,使政府职能能够逐渐朝着规范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减少政府违规行为问题的发生,逐渐增强人民对政府的认同感,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障

基层政府进行依法行政是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证,在各项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人民的意愿,约束不同的工作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序地执行对应的工作职能,减少对政府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行政机关将人民利益作为主要的利益,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权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此来实现人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在此过程中要以法律制度为主要的保障依据,切实推动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还需要落实精细化的工作思维,避免对政府现代化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只有依法办事才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有序地执行对应的工作模块,并且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的基本利益,减少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站在宏观性的角度来保护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高依法行政的实施效果。例如在基层政务部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视农村管理工作,减少违法施政和“优亲优友”问题的发生,并且明确依法行政在基层管理中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约束好不同工作行为,依法行政,逐渐地树立在人民群众中的党性光辉,减少失信于民问题的发生,以此来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作为依法行政的最前沿,基层政府是上级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政府要严格遵循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强法治化的建设,并且还需要和市场秩序管理以及经济调控进行相互的协调,自觉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满足我国法治化国家建设的要求。虽然政府部门逐渐朝着法治化的趋势不断地发展,在实际中仍然存在着违法不究和有法不依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以及稳定发展,如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会限制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具备较强的反思意识,按照新时代下的发展特点,有序地执行当前的工作职能,并且优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真正地减少对政府现代化发展所产生的各项影响。以此来推动各项职能的有效发挥,保证政府的有序发展。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知的不到位

虽然基层政府进行了依法行政,但是由于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加大了矛盾问题的发生概率,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在认真地分析实际工作中所暴露的问题之后,再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以及标准有序地实施对应的工作职责,为政府在新时代下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在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着少数领导干部法律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并且在各项决策方案制定方面很少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完全是凭借主观臆断下命令,致使一部分政策出现不合理和不合法的问题,加大了失误问题的发生概率。另外一部分基层政府领导人员为了本乡镇和本部门的个人利益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甚至会出现包庇纵容的现象,严重影响依法治国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很难处理好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严重限制了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做好各项义务活动的有效监督,存在着执法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的情况,无法突出基层政府部门本身的权威地位,也会限制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由于法治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出现了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的情况,无法突出基层政府的权威地位,也会限制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另外有一部分政府部门法治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在地区内部开展科学的宣传工作来讲解依法行政的相关要求,无法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人民法治意识不完善,很难快速发现在政府职能实施中存在的各项不规范行为,导致整体法治建设太过形式化,对地区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法律体系有待完善也是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在依法行政行为落实过程中,需要配合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模式约束好不同的工作行为,使依法行政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法律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对职能的发挥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首先,是一部分立法部门利益色彩较为浓厚,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尤其是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制度通常是通过几个部门共同拟定出来的,在草拟过程中所考虑的利益较多,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全局利益的深入性分析,导致主观意识较为强烈,有时很难与实际情况相互匹配,并且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影响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是在一些领域中还会出现法规上的盲区,影响依法行政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法规太过粗放的问题,例如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时,只是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惩罚上,并没有将制度融入到本质问题解决中,难以满足法治社会的建设要求以及标准。

三、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实施对策

(一)增强法治观念

1.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一方面可以约束好不同的法治行为,另一方面还有助于解决在以往依法行政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提高政府部门的发展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落实层次性的工作原则,具备较强的思想认知,有序地实施依法行政工作理念,凸显政府部门在当地的权威地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普法教育,政府部门要按照全区域普法规划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也可以利用党校阵地开设专业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培训班,对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进行系统性的法律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渐解决领导干部轻法治的问题,剔除以往的工作观念,提高整体的建设效果[2]。在各项活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依托于完善的法律意识以及法治观念,遵循法律法规的运用要求,并且配合完善的经济管理手段,强化法律管理的力度。此外在各项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经验总结及时地应对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再将信息反馈到普法教育活动中,在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使依法行政能够具备较强的规范性,之后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视程度。除了要普及必要性的法律知识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依法行政成果的深入性考核以及评价,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干部需要进行降职和调离处理,减少对依法行政所产生的影响,全面地激发各个领导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法律意识落实到不同的工作环境,并且在普法实际中有丰富的收获,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除了要对领导人员进行普法工作之外,还要在地区内部进行普法教育,自觉形成良好的监督局面,使政府部门能够在人民监督下更好地实施对应的工作,使依法行政效果能够符合预期的要求。

2.建立法律法规培训制度

在建立法律法规培训制度时需要严格按照区政府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来完成当前的培训任务,并且还需要强化基本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各个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法律知识,彻底破除管理就是罚款的工作思路,为严格执法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培训活动中要强化对执法技能的培训,使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明确在依法行政中存在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通过文明执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3]。在法律法规培训制度建立的过程中,还需要扎实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尤其是要重视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法律意识的形成,在全社会中倡导学法以及懂法。使人民群众能够养成依法行事和依法监督的良好习惯,为依法行政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

(二)完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引依法行政的关键所在,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要自觉地维护依法行政的尊严,充分地体现依法行政的重要优势,在规章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新形势和新情况的有效分析以及思考,制定规范性的文件,严格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求来完成当前的方案制定,同时还需要广泛地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特别是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意见,使各项行为能够具备较强的规范性,之后还需要对法律体系的针对性进行多方位的检查,商讨出规范性的文件内容,消除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误区,使各项工作行为能够有充足的依据,减少盲目问题的发生概率。对于新法律的实施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及时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避免出现对规范性文件理解模糊和操作范围较宽泛的问题,科学地裁量对应的工作重点,为依法行政提供准确和权威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需要注重权利和义务有效统一,对依法行政给予更加权威和准确的依据,并且还需要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实现全面贯彻,保证法律法规的有序实施。

(三)理顺执法关系

首先,在理顺执法关系时需要明确党政职能分工,在行政管理具体事务方面,党委和其他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且还需要和政府部门开展良好的互动以及交流,有效地应对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地强化依法行政的工作效果。在各项活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执法机关执法行为和政府领导的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以机构改革为主要的契机,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依法行政的优化处理,并且避免出现职能交叉和部门扯皮问题。落实精简高效的原则,推进执法行政体制的建设,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循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量化考核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有效地应对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按照新时代背景的发展特点,做好信息有效反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且充分发挥领导的优势,快速地解决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增强思想认知,保证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在各项活动落实的过程中,要配合完善的奖惩机制,全面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水平,并且自觉地抵制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防止出现以权谋私的问题,推动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在基层政府发展过程中,依法行政的作用较为突出,能够自觉地约束好不同工作行为,为基层政府职能的发挥提供重要保证,因此基层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依法行政管理的重视程度,落实精细化的工作原则,减少对各项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在依法行政带动下提高政府部门的执政水平。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政府部门法律法规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依法行政 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06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新闻传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1:58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上海建材(2018年2期)2018-06-26 08:50:58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4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7年22期)2017-04-09 06:45:57
依法行政 执法为民
——湖南省工局2016年工作掠影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