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乡村有效治理的做法与建议

2023-09-02 06:15浙江省三门县农业农村局317100楼其献
新农村(浙江) 2023年8期
关键词:红榜村民代表村级

浙江省三门县农业农村局(317100) 楼其献

乡村治,天下安。乡村治理一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三门县以“自治民主化”“法治规范化”“德治风尚化”等“三化”为基础,实施村级班子、村民代表、组织协治、全科网格、三官一律师、和合调解、清廉村居、红榜评树、文明测评、文化感召、三乡有礼等12 项制度,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新模式。

1.主要做法

(1)基层党建+全科网格+三社联动,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体系 一是夯实基层党建。建立班子建设强化机制和“村民代表”履职规范化机制,实施“头雁工程”“雏雁计划”,每年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进党校轮训,组织村(后备)干部进电大提升学历,不断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以“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为契机,创设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团,创新村民代表议事协商小组制度,不断规范村民代表履职能力。二是织密“全科网格”。建立“全科网格”提升机制,实施“网格+党员”“网格+村民代表”等模式,推动党员、村民代表入网格,推进基层党建网格与村民代表网格“双网融合”,充分发挥网格党员在基层党建、平安维护、文明创建等工作中的作用,全县共有网格工作人员1 879 名。三是创新“三社联动”。建立“三社联动”机制,以村(社)为基础、社会为载体、社工为骨干,突出群众需求导向,推进“三社”联动,完善“三门湾公益谷”,培育一批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的社会组织,培养一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立积分制管理办法,提高基层志愿服务团队联系村民、服务村民的能力和水平。

(2)事前汇报+事中调解+事后跟踪,营造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靠法的法治环境 一是做到“事前汇报”。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汇报村机制,打造“县领乡、乡带村”三级主体责任报告体系,不断压实主体责任。对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纪律作风建设等例行工作,开展常规报告;对工程项目推进、扶贫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报告;对中心工作落实不力、重复访越级访突出等难点,开展提级报告。二是做好“事中调解”。建立“和合大调解”机制、“清廉村居”建设机制,依托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加快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和“基层治理四平台”标准化建设,构建基层治理信息“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机制,实现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分流交换、调度指挥、反馈督办一体化。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实现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小微权力运行监督、村居“清风”巡察、清廉文化阵地全覆盖,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三是做实“事后跟踪”。建立“三官一律师”机制,开展“一村一居一警一室”建设,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村居,建立联系点和联系户,面对面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强化对综治专管员、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员、村民小组长等队伍的业务培训指导,形成治保、调解、巡逻、普法帮教、重点人员管控、群众工作“六位一体”的综治维稳体系。

(3)红榜评树+文明测评+三乡有礼,形成以文束心、以德养心、以善润心的社会风尚 一是“红榜评树”助推道德建设。建立“红榜评树”机制,深化“红榜颂道德”主题活动,完善“以礼育人”“以礼赞人”“以礼待人”“以礼化人”制度。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评选各级道德红榜人物。建立好人礼遇机制,让好人有好报的思想深入人心。二是“文明测评”助推文明建设。建立“文明测评”机制,实施村级文明指数测评机制,从环境清洁指数、公共场所文明指数、人际和谐指数等方面进行测评。组织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团开展村级道德评议、乡风评议活动。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村民破除各类陈规陋习。三是“三乡有礼”助推风尚建设。建立“文化感召”“三乡有礼”机制,围绕“评”“奖”“罚”“帮”四项举措,实施“三乡有礼”道德评议,将文明积分与荣誉挂钩,每年评选一次“最美家庭”,“最美家庭”享受宅基地优先安排等福利。

2.主要成效

(1)自治形式多样有效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在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从支持社会治理、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引导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打造社会化治理服务平台“三门湾公益谷”,开展社工人才培训、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和基金会资助等项目发布、征集、竞标。目前,该平台链接政府、企业资金超过400万元,累计孵化12家内部治理规范、专业服务能力强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受益群众2 万多人次。

(2)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以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为依托,整合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资源,搭建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站、点。目前,全县已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和“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县建成301 个各类调解组织,其中专业性行业性的区域调委会8 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 121 人,其中专职调解员32人,人民调解网络覆盖全县。

(3)德治教育春风化雨 以文明村镇培育申报为契机,全面开展全国、省级、市级、县级文明村镇创建,推动村级文明测评机制的落实。目前,已推荐培育全国文明镇1 个、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镇1个、文明村35个。

(4)融合发展持续赋能 深入实施“枫桥经验”六大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建成村级示范综治中心34个;重点人员、重点场所月走访率100%,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积极探索“助共体”改革。县级层面,围绕“受助、互助、自助”的理念建立全省首个联合帮扶中心;乡镇(街道)层面,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帮扶功能,设立联合帮扶综合窗口,统一受理群众救助申请;村级设立爱心帮扶驿站,由村干部值守,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救助帮扶平台,让有需求的群众只跑一地,就可接受救助帮扶服务。党群等13 个部门及多家社会组织入驻,集成特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各类救助服务,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3.主要问题

(1)村民参与度较低 虽然村民自治制度是基本制度,但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涉及村民自身利益,多数村民是不会过问和参与的,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权利,社会治理的责任往往由村干部少数人承担。同时,农村现有的党支部成员老龄化现象突出,一定程度影响乡村治理的参与度。

(2)乡村缺乏人才支撑 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出现不少“空心村”,有的举家长期外迁,农村的房子、土地闲置,村庄常住人口大量减少。乡村长期人才缺乏和人才不愿回乡建设,成了乡村治理的窘境。

(3)乡村治理方法较为单一 乡村基层组织动员能力弱化,导致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社会事业发展难以为继。村民的集体意识淡化、弱化,缺少集体归属感,特别是不少村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各类活动参与率低。不少乡村在社会活动开展上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度较高,难以在方法上创新。

4.对策建议

(1)民主自治再推进 以创建省级社区治理和创新试验区为契机,探索开展村民代表规范化工作,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和基层民主协商等制度,整合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健全民情恳谈、听证、论坛、评议等对话机制,推动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深化乡贤担任名誉村委主任等制度,及时将优秀乡贤吸纳到党组织中,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共建设和公益事业。

(2)法治规范再深入 构建基层大调解格局。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衔接的“三调联动”机制,搭建道路交通、劳动、家事等纠纷“一站式”联调平台,引入公证、仲裁等第三方调解资源,促进纠纷分层化解、分流递减。构建以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枢纽、司法所为核心、村级调委会为依托的调解网格全覆盖机制。

(3) 德治风尚再推广 开展“红榜颂道德”“三好妇女”“最美人物”、优秀家风家训等评选,倡导传统美德。深化“三乡有礼”活动,以“文明积分”为手段,围绕“评”“奖”“罚”“帮”四项举措,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大力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努力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

(4) 机制特色再打造 围绕“三化十二制”总体要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再挖掘,在特色亮点宣传上再加大,如在县域联动、深化“助共体”改革、融媒体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设等方面再着力,全面提升乡村治理工作成效。

猜你喜欢
红榜村民代表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前置七条红线 选优村民代表瑞安市全面建立村民代表退出机制
红榜
2015过亿影片小红榜这些电影榜上有名
履职量化管理让村民代表“在位有为”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确保村民代表的代表性
村民代表的罢免程序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