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明哲 杨冬霞 马 越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个人发展、家庭幸福、学校办学乃至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高校毕业生为909万人,2022年为1076万人,2023年将达到1158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的问题越来越凸显[1]。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专业知识理论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自制力不高,处于高等教育的塔底,在就业方面容易遭受“歧视”,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2],端正学生的职业观念、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至关重要。家庭环境是高职学生成长最为重要的环境之一,良好的家庭环境会让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更加主动自信。基于此,本文从影响高职学生有效就业的诸多因素中选取家庭环境与学生个人心理健康两个因素,研究他们对高职学生职业观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以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研究选取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他们主要来自移动通信、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食品检测等专业。2022年12月,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963份。有效样本中,男生663人,占68.85%;女生300人,占31.15%。
在中国知网中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工具进行检索,家庭环境量表(FES-CV)、心理健康评价量表(SCL90)和职业价值观量表(WVI)这三种量表使用最为广泛,相关研究文献分别检索到243篇、2719篇和37篇,因此,本研究将上述三个量表作为主要研究工具。
1.家庭环境量表(FES-CV)
该量表的中文版由费立鹏等人于1991年修订。中文版对一些不适合中国文化的条目做了修改,尤其是改写了独立性和道德宗教观两项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分量表[3][4]。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采用Likert2点计分法(1表示“是”,2表示“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检验系数为0.628。
2.心理健康评价量表(SCL90)
心理健康评价量表是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共有90个项目,包含10个因子,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1表示“从无”,2表示“很轻”,3表示“中等”,4表示“偏重”,5表示“严重”)[5]。该量表从感觉、思维、情绪、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10个方面来综合评估被试者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进行量表测评时,如果测评得分较高或在某些症状上得分较高,意味着应该关注被试者或在某些方面应予以关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检验系数为0.985。
3.职业价值观量表(WVI)
职业价值观量表采用宁维文修订的舒伯WVI职业价值观量表,该量表是基于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职业锚”理论[6][7],将人的职业价值观分为十三种类型,通过被试者维度分数区分被试者对职业中可能获得回报的重视程度。该量表共有52个项目,包含13个因子,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1表示“很不重要”,2表示“较不重要”,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因子得分越高,说明越重视该项因子价值尺度,对这种职业价值观的倾向也就越明显。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检验系数为0.983。
在本次分析中,所使用量表信度系数都在0.6以上,因此,说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均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本研究将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号,采用SPSS26.0对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1.家庭环境量表测量结果
家庭环境量表共有10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9个题项,维度得分按相应的计分合计。各维度的分值都在0~9分之间。家庭环境量表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家庭环境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从大一至大三,男生与家庭环境间的变化较小,整体波动小于女生。大一学年,男生与女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与控制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学年,男生与女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道德宗教观与控制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学年,男生与女生在成功性、道德宗教观与控制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表1 家庭环境量表测量结果统计分析 (n=963)
2.心理健康测评结果
目前,国内在心理健康状况测量方面广泛使用的是“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CL-90”。SCL-90的统计指标为总分或阳性项目数,总分为项目单项分之和,当总分≥160分,就需要对被试者进行关注或进一步检查;项目单项分≥2分,即为阳性项目,被试者的阳性项目数≥43项,也需关注或做进一步检查。本文统计指标采用总分评价的方法,统计结果见表2。数据显示,三年学习期间,在毕业学年高职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大,其次是大一学年,在大二学年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小。
表2 心理健康总分分布情况
3.职业价值观测评结果
职业价值观量表共有12个维度,每个维度的最高分均为20分,得分越高的维度,说明越重视该价值尺度。由表3可知,男生的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得分都高于女生,即男生对职业的选择相较于女生有更为强烈的个人意愿,对所将从事的职业也更具有个人思想。数据还显示,只有成就感与人际关系两个维度男生与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男生平均值都高于女生,这与于施佳的研究结果一致[8]。男生关注度高的维度是人际关系、经济报酬、舒适、利他主义、成就感、安全感、独立性和管理八个维度;女生关注度高的维度是人际关系、舒适和成就感。男生与女生都对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舒适和成就感关注度较高,女生对经济报酬的关注度不高。二者对美德的关注度都为最低。
表3 职业价值观描述统计(n=963)
家庭环境量表中共包含10个因子,可以归为三个因素:家庭关系(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个人成长(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和系统维护(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9],为了进一步探求家庭环境、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AMOS26.0构建了结构模型并做了路径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家庭环境、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型
对家庭环境、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型进行适配度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CMIN/DF(卡方自由度比)为4.840,在3~5范围内,CMIN/DF指标值为良好。RMSEA(误差均方根)为0.067,数值小于0.08,RMSEA指标值在良好范围内。另外的IFI、TLI以及CFI的检验结果均达到了0.9以上的优秀水平。因此,综合本次的分析结果可以说明,家庭环境、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
表4 模型适配度检验结果
对家庭环境、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型进行路径关系检验,其结果如表5所示。在本研究的路径假设关系检验中,家庭环境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正向预测职业价值观,心理健康显著负向预测职业价值观。
表5 路径关系检验结果
在校学习期间,男生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波动幅度很小,没有较为明显的维度变化。女生则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维度上随年级增长呈递减趋势;在矛盾性维度上随年级增长呈递增性变化。
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大一的学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和控制性这5个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二的学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这4个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大三的学生在成功性、道德宗教观和控制性这3个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上述研究结果意味着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家庭环境的依赖程度呈递减趋势。控制性是不随年级增长而发生变化的维度,控制性体现的是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控制性诠译了中国家庭文化的特点。
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可以得出:大三学年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大。这一结果可以反映高职院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时的心理变化。大一学年,学生心理上还保留着高中时的学习习惯与特点,学习态度端正、重视学习成绩、思念家人、对校园环境、同学和老师都不熟悉,整体上呈较为拘谨的状态。大二学年,在经历了大一学年的学习与生活后,已经熟悉与适应周边的人与环境,经济来源充足,无父母在身边管理,学校的管理方式相对于高中又没有那么严苛,学生在此阶段的心理状态是较为放松的。大三学年是毕业学年,学生面临升学或就业,身边同学的就业去向及家长与老师的谈话都会对学生心理变化产生影响和冲击,心理压力较大。三个年级段中,男生心理压力均大于女生。
从职业价值观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三年学习期间男生在职业价值观各维度上变化不大,三年学习中对人际关系、经济报酬和利他主义三个维度的关注度都较高;大二学年对美德、社会地位、社会交往和变异性的关注度都高于另外两个学年;对于美德这一维度在毕业学年关注度最低,其次是社会交往与社会地位两个维度。三年学习期间女生在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均有较大变化,除人际关系与智力刺激两个维度随年级增长呈增加趋势以外,其余各维度均呈现U型趋势,即大二学年各维度值达到最低点。三个学年中对美德这一维度的关注度最低。对比分析得出,在职业价值的各维度上男生都高于女生,男女生都对人际关系、舒适及成就感关注度较高,男女生都对人际关系关注度最高,对美德关注度最低。这一变化反映了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今后自身的就业与从业意识逐步清晰与务实。
以上研究表明,家庭环境量表中的家庭关系、个人成长及系统维护都显著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系统维护与家庭关系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关系和系统维护正向显著影响学生个人成长。家庭环境可以预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价值观。家庭关系与系统维护都显著影响学生职业价值观,家庭关系和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都是十分有利的,家庭关系可以正向预测学生个体的职业价值观,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10]。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把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身心理健康和职业价值观的良性发展。高职学生通过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制订行动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不断增强个人能力。学生的个人成长对职业价值观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家庭关系与系统维护影响显著性强。这是由于受互联网、自媒体与短视频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可见,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向引导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十分有利的。在受高等教育前的学生心理健康建立主要依赖于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进入大学后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价值观,这些对建立和谐家庭环境又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校要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依据企业岗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夯实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要注重拓展实习实训资源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加实习、社会实践、创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
第二,强化就业指导力度。学校要建立建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学生考量自身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学校要深度挖掘本专业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据此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前景,提供就业推荐和择业建议。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注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树立科学的职业观。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搭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平台;要将全程化辅导与个性化咨询相结合,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建设,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第四,充分发挥家庭育人功能。学校要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作互动,积极推动学生家长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自身的感悟与体验,明确自身优势与性格特征,确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