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民 任云晖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分别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皆强调职业教育改革重心要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技术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就现有发展情况而言,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下,我国滞后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为制造业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不仅数量依旧存在较大缺口[1],培养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研究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探索构建了创新创业、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耦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内平台与校外资源融合、导师队伍与学生团队融合、科技研发与培育孵化融合的“三耦四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力图促进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旨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出现诸多实际问题。一方面,考核转换标准尚未统一。由于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存在证书种类上的差异,跨教育类型的多种证书之间缺乏统一的转换标准和机制,导致证书之间的转换与衔接存在困难,证书的含金量自然难以保证[2]。另一方面,课证融通未得到有效落实。由于部分教师对“1+X”证书制度的理解存在偏误,只是基于学历课程体系搭建一套应付考试的培训框架,使“1+X”证书制度演变为以结果为导向的速成教育体系,违背了课证融通的初衷,降低了证书含金量。
职业教育历经多年发展,受到各方关注,业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产业链、岗位链、技术链、企业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但与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呈现出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和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3]。以专业设置为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照抄照搬普通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同一区域内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呈现同质化,缺乏自身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自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4]。
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多办学资金,在保持原有规模基础上,许多高职院校大量扩招,导致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萎缩”,教师疲于应对大量的教学和管理任务,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精心准备教学,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与普通师范院校相比,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量非常少,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不高,难以培养输送高素质、高层次的职教师资。此外,由于校企合作不畅,职业院校在支持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到企业实践方面缺乏一定的激励政策,导致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动力不足、机会途径较少,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无法得到保障[5]。
校企合作质量是决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国家对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尚未健全,加之校企合作的应用场景缺失[6],严重阻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但是由于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的土地、税收、奖补等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政策激励的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导致校企合作育人缺乏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大多数职业院校仍以传统办学方式为主,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平台基地建设、课程改革缺乏具体政策保障,企业投入的收益难以获得保证,导致校企合作育人“浮于表面”。
图1 职业院校“三耦四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关于育人机制。育人机制主要强调综合育人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以课程为核心,将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大赛证书融入育人方案,便于职业院校及时对接行业最新要求,实施工作任务化课程。
第二,关于办学模式。办学模式主要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办学对提高人才培养改革动力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多方协同育人,激发人才培养改革活力。
第三,关于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主要强调政府外部的政策支持和学校内部治理改革。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的统筹和引导作用,细化支持政策,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深化院校内部管理改革,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第四,关于技术层面。该模式建设将先进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要素进行融合,例如根据产业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动态优化课程内容,旨在探索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强大效用。
第五,关于发展方面。一方面,将创新创业、证书获得与科研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探索弹性化、多轨道的办学模式,推动融合育人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聚焦于人才本身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助力其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第六,关于实践层面。该模式以实践育人为特色,旨在凸显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推进综合育人方面的时效性,通过加深与头部行业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优质途径和载体。
第一,基于企业岗位需求制订课程学习标准。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共同制订课程学习标准,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详细介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情况,为行业企业参与课程改革创造良好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学校与行业企业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制订课程开发方案,明确课程开发任务,开展相关系统研究,对照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高质量研制课程学习标准。
第二,紧扣岗位技能标准开发实践教学体系。职业院校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改革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促使课程链、教学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岗位链、技术链有效衔接;要对接企业具体用人需求,打造面向实践、强化能力的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技术与素养融合的教学体系;要对接学生发展需求,依据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层次开发和完善课程体系,编制岗位实践指导手册与教学评价标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引导更多青少年走向技能成才之路。具体而言,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建立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及时转化为人才培养内容的机制;要建立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和参赛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大赛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大赛经费保障;及时整理、归纳、总结职业技能大赛有益经验,将其及时融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上述基于在线监测数据的故障识别方法均是结合电压互感器的结构特点和故障特征,通过分析某一个电压互感器的量测数据识别故障。这些方法仅适用于特定类型、特定结构的电压互感器,普适性较差。下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量测数据序列的电压互感器故障识别方法,属于在线监测数据的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线分析多个电压互感器的量测数据识别故障,无需利用电压互感器的结构特征,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电压互感器。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电压互感器量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消除噪音干扰;其次,利用时间序列分层聚类法对多维电压互感器量测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电压互感器故障位置。
第四,扎实推进课证融通。一方面,职业院校要认真研究“1+X”证书制度考核要求,并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制订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课程标准和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匹配;另一方面,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标准与行业标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新技术,梳理并整合相关证书标准的考核要点,开发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使毕业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切实增强满足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高质量就业砝码。
第一,营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职业院校要围绕“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可成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宣传技能人才的重要贡献和重大作用,营造尊敬技能人才的校园氛围,让“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成为师生共识;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的力度,邀请大国工匠、技能名手进校园,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职业劳动的专业性和实际贡献、实际价值,提升师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为“三耦四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环境。
第二,保障教育资源有效供给。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积极争取教育经费等资源投入,切实增强政府优质资源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秉承社会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加强与企业合作,拓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渠道。此外,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信息化方面带来的红利,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在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打破教育资源时空藩篱,扩大职业教育资源覆盖面。
第三,强化校内职业教育培训力度。职业院校要做好技能大赛培训工作,完善常规性制度体系,为师生训练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教师各类培训,规范项目实施,加强过程监督,做好综合评价,重点培训“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学生实习实训,明确实训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得到充分锻炼及发挥所学技能。
第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组织平台是真正把校企命运共同体视为战略性行为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政府部门应搭建融“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企业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等“产、学、研、训、创”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为增强校企共同育人底气奠定平台支撑。
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架构。职业院校应以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以校企合作项目为牵引,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与教学项目自由流转的组织架构;建立涵盖理事会、管理委员会在内的组织模式,构建拥有制定、执行、决策与咨询等功能的职权体系;厘清校企合作共同目标与长远规划,规范校企合作流程中的具体工作环节与细则规范,确保各成员在组织架构中主动履行职责。
第三,深化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机制。学校和企业建立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优秀员工双向流动交流机制,协同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和企业共建开放包容的育人文化,尤其是学校要将企业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融入教育教学,使师生形成对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与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企业日常项目,并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中加入企业员工评价,确保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