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类学视野下贵州侗族民歌影视素材库的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3-09-02 06:16梁厚圣
大众文艺 2023年6期
关键词:大歌侗族人类学

梁厚圣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一、引言

侗族居住区域主要在我国的东部和西部的结合地区,属于远离历代中央王朝统治的地区,地理上相对封闭,导致自然经济处于封闭型的落后状态。这种自然封闭、经济落后的状态,让贵州侗族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在西南大山中寻找到易于保存和表现自己民族文化的形式——口头民歌,而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侗族民歌的传承。贵州侗族民歌的产生不仅与地理生态有关,同时与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回顾以往的研究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于贵州侗族民歌、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尽管贵州侗族民歌的书面收集、整理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侗族民歌存在着断裂与失传的危机。为了传承与保护侗族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的媒体、外界人士从“外部视野”对侗族民歌进行影视拍摄记录,同样为了文化自救,一些侗族人士也从“内部视野”对侗族民歌进行真实的影视记录,产生了大量的侗族民歌影视文本。“外部视野”和“内部视野”拍摄和制作的影视文本不同程度存在缺失,未能全面反映侗族民歌的原有面貌。这种缺失的记录会给后来人类学家研究侗族民歌的人类行为带来偏离和误导,这就使得建立较为完备的贵州侗族民歌影视素材库变得极为迫切。

二、贵州侗族民歌影视素材影视人类学透视

通过梳理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政府宣传部门、影视工作者、侗族研究团体拍摄制作的有关于侗族民歌视频,我们节选了有代表性的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侗族大歌》《中国少数民族——侗族片》《爱唱侗歌的凯瑟琳》《文明之印——侗族》和《魅力黔东南——侗族篇》进行影视人类学透视。

1.纪录片《侗族大歌》影视人类学透视

《指尖上的传承——侗族大歌》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与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摄制拍摄地点从江县小黄村,播出时间2015年10月,主要讲述了侗族大歌的教、习、演、唱。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剧组想表达一种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想展现没有外来干扰的传统侗寨,但是这是一种带着重演和重构的纪录片,想展示的是传统的、原始的侗族民歌文化,记录的是传统和历史,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忽视现代文化的冲击,没有去记录在传统和外来文化冲击下侗寨的变化,尤其是文化上的变化,这对研究现行状态下小黄村却是一种缺失。

2.纪录片《中国少数民族》侗族篇影视人类学透视

2006年播出的百集纪录片《中国少数民族》第66集至68集侗族篇,该片展示侗族的风俗习惯。对侗族大歌作了大篇幅的介绍,有《夏蝉之歌》《布谷催春》等耳熟能详的侗族大歌演唱视片段。片中指出侗族大歌不仅是音乐艺术,还可以通过侗族大歌透视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研究价值。但是这样的评价却忽视了侗族民歌分为南侗民歌与北侗民歌这一事实。学者张勇《侗族民歌的分类和侗族大歌的籍贯》指出,“侗族民歌可分为侗族民间合唱歌曲和侗族民间单声部歌曲两大类,侗族民间合唱歌曲指的是侗族大歌,除大歌以外,其他歌曲都属于侗族民间单声部歌曲。”[1]这说明,纪录片没有考虑和了解贵州侗族的分布情况、侗族民歌的分类和流传地区等因素,仅仅代表了南侗地区民歌文化,而没有合唱类歌曲的北侗地区,侗族民歌生存的形态、流传方式与南侗地区不一样。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成片比较早,在当时的贵州,交通不发达,当时的摄录设备也是不易,很少有现在的高清摄录设备,剧组能深入侗寨,确实不易,为记录和推广21世纪初期的侗族地区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3.纪录片《爱唱侗歌的凯瑟琳》影视人类学透视

2011年8月播出的人物纪录片《爱唱侗歌的凯瑟琳》,时长50分钟左右。该片记录了从2004年到2011年,澳大利亚音乐学博士凯瑟琳到贵州黎平三龙侗寨学习侗语、学唱侗歌,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侗族文化、融入侗族社会生活的故事。片中记录了凯瑟琳跟随歌师和侗族人民学唱《河边歌》《乱唱一首夜开心》《拦路歌》《抬彩礼》《送姑娘歌》等侗歌。纪录片以凯瑟琳的自述为主要线索,她居住人家主妇吴学云的讲述为次要线索,从“他者”视点及侗族人自身对侗歌的看法。

纪录片也清晰的指出了侗族大歌传承和发展的现状,各级人民政府都加大了对侗族大歌的扶持力度,当今侗族大歌呈现出传统歌唱习俗和各种演出活动两种变化,两种方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各种不同风格的侗歌得以呈现、传承和不断发展,同时提高了侗族地区妇女的地位,侗族地区社会生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4.纪录片《文明之印——侗族》影视人类学透视

2013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文明之印——侗族》,时长27分钟左右,拍摄地点贵州黔东南榕江县三宝侗寨、榕江县宰荡村、黎平县肇兴镇唐安村、锦屏县赤溪坪、锦屏县隆里古镇、锦屏县平秋镇。纪录片围绕侗族三宝侗族大歌、鼓楼和风雨桥为主线,深入侗族村寨了解侗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拍摄了鼓楼唱侗歌场景,展示了侗族大歌的魅力及文化内涵。介绍了北侗地区的风土人情,指出了北侗民歌和南侗大歌的区别。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纪录片《文明之印——侗族》如实的回应侗族起源和侗族民歌起源等问题,在第22分钟就对侗族和侗族大歌起源等无法考证的历史作了交代,体现了人类学的真实性。

5.纪录片《魅力黔东南——侗族篇》影视人类学透视

2010年4月,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播出了《魅力黔东南——侗族篇》,总共有六集。完整的录制了侗族大歌《爹娘许配不诚心》《装呆傻》《布谷催春》《若不唱歌老得快》《大山真美好》《丢久不见常相思》和混声大歌《我比蝉儿更伤心》《祖公落寨》,介绍了鼓楼的文化,指出鼓楼大歌表达内容有叙述侗族祖先的来历、万物起源、教育意义等,用鼓楼大歌的方式传承侗族的文化和历史。介绍了流传于南侗地区的侗族琵琶歌,并由各地不同风格的琵琶表演队演奏,有尚重琵琶歌《丢久不见常相思》、洪州琵琶歌《晚辈要把老人敬》、大琵琶歌叙事歌《劝世歌》、六洞琵琶歌《今晚见你多思量》、六洞琵琶歌《我想情郎》。对的儿童大歌做了专门的介绍,儿童大歌一般为12岁以下的小孩子,片中完整录制了老人教唱儿童场景,教习演唱了《青蛙歌》,少儿歌队演唱了儿童大歌《三月初三》《阳雀歌》《筑塘歌》《禅之歌》,体现出当地侗寨正在努力的传承侗族大歌文化。介绍了北侗地区的民歌,对北侗地区和南侗地区的民族服饰区别作了介绍,完整录制了唱北侗民歌的场景,有酒歌《麻烦你家多包涵》、花歌《谢情歌》、山歌《成双歌》《我们相会真有缘》《白话》等。

总体上来说,《魅力黔东南——侗族篇》是一部对贵州黔东南侗族民歌进行系统和全面介绍的纪录片,录制的画面完整、音视频同步、声音清晰、表情捕捉细腻,是侗族民歌的文化视听盛宴。同时过对侗族歌师采访,从内部人的视野对侗族民歌蕴含的意义作了讲解,提供了有价值的人类学信息。

三、贵州侗族民歌影视素材库建设对策

1.把文化的新发展作为选题和选材范围

“缺乏人类学理论学指导,在拍片可刻意追求所谓特色而有意避开或排斥新的文化事项,就会是另一种结果。”[2]侗族民歌的产生不仅与地理生态有关,同时与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婚恋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等等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文化的多样性也与侗族民歌发展提供了的良好文化生态。如在《远方的童谣》第三集为黔东南侗族篇中,歌谣在老中青三代人口中唱出,虽然语言、旋律、歌词的是重复的,但是通过老与少的对比,却是不同年龄的人对童谣的理解,老年人表现出回忆童年,小孩却是一脸懵懂,传递着无须言语的信号。又如在服饰的表现中,我们可以发现既有传统侗族服饰,也有现代服饰,剧组在尽量地保持小黄村目前现有的状态,捕捉了新的文化和旧的文化的交替变化,抓住了文化发展的新表现,体现了文化的更迭和渐进,是符合影视人类学影片拍摄的真实原则,也遵循了客观规律。

2.把“抢救”即将消失的侗族民歌文化作为选题和选材范围

通过分析纪录片、专题片等影视素材,我们可以发现小黄村出现频率颇高。《远方的童谣》剧组在“选题和拍摄上有意识地倾斜和聚焦西部各少数民族生活的欠发达地区,为搜集、整理、记录的一大有价值的民族文化精品做了资源与技术上的支,从社会层面上讲,该纪录片的拍摄,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宣传与推广力度,会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去亲身体验这些地区的独特文化魅力,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有益于创造丰富的文化和经济效益。”[3]但是,我们在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从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新闻稿《小黄村通过乡村旅游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这样报道,“小黄村以侗族大歌为旅游核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寨群众通过从事与侗族大歌相关的行业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通过组建侗族大歌旅游合作社,编排特色浓郁的侗族风情表演节目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通过文化务工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小黄村有60多个歌队近千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桂林等省内外旅游景区、度假村、餐饮店从事与侗族大歌相关的工作,2016年,小黄村通过邮局汇款回乡的务工收入就达2000余万元。”[4]由此可见,小黄村在侗族的聚集地并不是极其落后和贫困的乡村,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政府宣传部门、影视工作者,还是侗族研究团体、部分专家和学者都把拍摄和研究对象选择在从江县小黄村,其目的一是从艺术和研究价值上来看,小黄村侗族大歌享誉国内外,知名度高;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上来看,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和体验小黄村侗族大歌的文化魅力,从而带动旅游和经济发展,可谓是文化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从影视人类学的角度而言,对一个人类文化进行重复的拍摄是不可取的,虽然有拍摄者的客观影响,拍摄的成片在观看角度、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是对研究侗族民歌而言却是没有价值的重复劳动,更是人力、财力、物力的不必要浪费,要去关注那些即将消失或者时已经消失的侗族民歌文化作为选题和选材。如已经消失了没有了生存土壤的,但是还在记忆中锦屏放排歌,随着清水江梯级电站的建设,曾经的水道和航道都不复存在,都变成了湖泊,是采取复原拍摄都无法记录的,只有通过访谈当年排工,通过他们的回忆,而这些排工大多数年岁已高,可谓是刻不容缓。又如正在消失的侗族民歌打夯号子歌、采石号子歌等,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侗族地区建房平基、立寨筑墙、灌溉修坝已经看不到打夯劳动,现在采石都是机械化作业,也没有了打钢钎凿炸药洞、翻滚拨动巨石和抬岩等场景,但是当年从事这些劳动的人还健在,打夯号子、采石号子还都能唱,可以采用复原拍摄的拍摄方法记录下来。再如北侗习俗玩山歌,是异性青年们唱歌交际、娱乐、谈情说爱和择偶配对的交流方式,而玩山歌场地目前还保留,天柱七月二十坪歌场、农历四月八日晒油坡歌场、三月三日白腊坳歌场的活动也还在继续,但是已不是现在年轻男女交际、娱乐、谈情说爱和择偶配对的场地,反而变成50后至70后怀念青春岁月的场所,更多看到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唱山歌,而年轻人几乎都不会。像这样的侗族民歌玩山歌,也需要及时记录下来。

3.复原拍摄与追踪拍摄结合,本为视角与他为视角并存

在影视人类学中有两种记录的方式,分别为复原拍摄和跟踪拍摄。“复原拍摄是对已经从现在生活中消失的文化现象,按其消失以前的本来面貌加以恢复进行的拍摄。”[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侗族民歌文化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特别体现在劳动号子歌上,只有通过当事人回忆亲身参与过的经历进行复原,然后在同样的地点进行原生地复原,把即将已经消失的文化保存下来。但是同样存在巨大的困难,如打夯号子歌虽然当事人能够回忆并唱出来,但是现在没有了夯土的工具,需要制作大量的道具来进行复原拍摄。又如采石号子歌,虽然工具比较好找到,复原场景也简单,但是炸药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同时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笔者小时候就见证了采石放炮发生的伤亡事故。更大困难是有的原生地场景已经消失了,如清水江地放排水道,需要在摄影棚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拍摄,拍摄和制作的成本高。

“追踪拍摄是一种追随拍摄对象进行拍摄的方法。”[6]这种拍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拍摄方法,可以悬着一个特定的地点、人物,甚至是事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拍摄。目前,在南侗地区,整体的侗族民歌生存土壤保存比较完整,多声坐唱歌曲、相和歌曲、叙事歌曲、礼俗歌曲和摇儿歌曲都保全比较完整,可以选择一个拍摄对象长期坚持下去,把各个时间点侗族民歌的发展、变化和传承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为研究侗族民歌提供源源不断的影视材料,这也需要相应的机构和研究长期坚持,保持队伍稳定和经费的不断支持。

“本位视角是站在被调查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所调查研究的文化;他位视角是调查研究者按照自己的看法,即人类学家运用自己所持的理论来看被调查研究的文化”[7]人类学家首先强调了本为视角的重要性,但是也不排斥“他为视角”。为了传承与保护侗族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政府宣传部门、影视工作者、外界人士从“外部视野”对侗族民歌进行影视拍摄记录,同样为了文化自救,一些侗族研究团体和人士也从“内部视野”对侗族民歌进行真实的影视记录,产生了大量的侗族民歌影视资料。但是对这些影视资料深刻的审视和反思,避免出现重复的错误和问题,以免留下误导,需要区分好“真实”与“伪真实”,虽然侗族民歌影像中真实记录了侗族民歌的形式和声音,真实再现了侗族各种风俗下不同形式侗族民歌活态形式和真实的场景,成为侗族活态文化真实记录者。但由于宣传、表演、旅游等需要,对侗族民歌的影像记录中存在修饰、润色、包装,使得影像记录中呈现“伪真实”的记录,需要深入分析和辨别 “真实”与“伪真实”的现状和复杂关系。

4.遵循人类学摄制的职业道德

在影视人类学中还强调职业道德,通过对侗族民歌视频资料进行解析,我们可以得出。一是在为谁而拍摄方面,类似《指尖上的传承》之类的纪录片是给不了解侗族和侗族民歌的观众来看的,因此在片中都大量的解说词去解说所出现的画面,目的是普通的观众能看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纪录片不是带着纯学术研究的态度而拍摄的;由于同时,一些自媒体拍摄的影视素材中,没有从侗族文化的全貌和本质,追求侗族地区一些奇风异俗,以迎合网民的欣赏趣味,这是严重不符合人类学片的职业道德的。二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拍摄者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多数纪录片中摄制者与拍摄的侗族对象更多的是倾向艺术的角色,也就是纪录片受制于剧本,根据导演的要求进行拍摄,真正的人类学片需要认真做好田野调查,认真倾听被拍摄对象的意见,把意见吸收到拍摄方案中,也就是拍摄者要服从被拍摄者,导演要服从于演员,充分尊重侗族人民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三是隐私权和经济利益方面,侗族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政府宣传部门、影视工作者、侗族研究团体,还是民间的自媒体平台,作为被拍摄者的侗族人民很少会提出经济报酬和其他补偿的问题,也没有提到版权和著作权的问题,作为政府类的公益机构拍摄纪录片,很大一方面对侗族民歌文化的记录、研究、传承和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比如在哔哩哔哩播放的《侗族美女请外国人吃82年的肉,外国人被吓坏:吃了会进医院吧?》《好看-德国小伙参加侗族婚礼,大口吃生肉牛瘪和血,超热闹几百人一起吃饭》等网红视频中,拍摄者闯入了侗族人民的传统婚礼场景,用的还是噱头的标题,这对当事人的隐私是极不尊重的,同时也没有全面地反映侗族人民的婚俗文化,甚至是曲解了侗族的婚俗文化,让观众带着看待落后的视觉思维看待侗族的婚礼习俗,对传承和弘扬侗族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破坏的作用,并且在拍摄者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之后,所得的经济收益没有给当事人报酬,这是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的。

结语

建设影视素材库是保护贵州侗族民歌的有力手段,也成为传承侗族民歌文化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对侗族民歌影视资料中的人类学信息进行“解码”,从而实现从外显到内隐的深度挖掘。需要各级媒体、研究团队放长眼光、脚踏实地地去推进,也需要相应人士参与合作,通过影视文化的深描,来审视侗族民歌的文化传承,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人类和谐发展的社会空间。

猜你喜欢
大歌侗族人类学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侗族大歌传承的结构
——基于从江县侗族大歌传承实践的分析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侗族大歌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