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融资约束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黑龙江省为例

2023-09-01 08:43徐铭阳侯荣新赵刘磊
全国流通经济 2023年15期
关键词:生产率力度黑龙江省

徐铭阳 侯荣新 赵刘磊

(黑龙江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一、引言

2022 年10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家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而减税降费政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对助力企业提质增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也积极贯彻减税降费政策,形成了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是,减税降费政策是否真的有助于黑龙江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减税降费政策能否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黑龙江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证研究。

二、相关理论回顾

1.减税降费

随着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相继出台,不少国内学者开始投入减税降费的理论研究。杨广莉等(2020)认为减税会使得经济成倍增长。李经路等(2021)则进一步指出了减税降费的未来取向,即要提升直接税的占比、完善税收体系、增发国债、推进延迟退休政策等。胡怡建等(2022)也基于长远角度,具体指出了减税降费路径选择的三个转变方向,即由政策性转向制度性、效率性转向公平性、普惠性转向精准性。

2.融资约束

企业融资一般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渠道。有些学者认为企业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对外融资时所受到的限制,企业融资约束较高,资金筹集难度就会较大,进而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易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异所产生的结果都可以称之为企业的融资约束。国内对于融资约束的研究多用于金融领域,不少学者认为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会影响企业创新、企业绩效,以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3.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发展理念下,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是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鲁晓东等(2012)采用了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法、OP 法和LP 法等方法核算了我国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近年来常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主要有OP 和LP 法。另外,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也越发关注减税降费、税收优惠、税收征管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三、研究假设

1.减税降费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分析

在减税降费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减税降费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杨林等(2021)指出减税降费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段姝等(2022)进一步以营改增和养老保险等税费作为减税降费的代理变量,指出了减税降费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可知,减税降费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减税降费对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

2.减税降费与融资约束关系分析

就目前减税降费与企业融资约束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也都认为通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李传宪等(2020)指出减税降费能够降低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杨青等(2022)也指出税费负担降低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减税降费与黑龙江省企业融资约束呈负相关。

3.融资约束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

根据前文相关理论可知,企业融资约束会影响企业创新、企业绩效以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张玉兰等(2021)认为融资约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绩效,融资约束与企业财务绩效呈负相关。王世文等(2022)同样指出融资约束是制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由此看出,融资约束对企业的整体高质量发展有制约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融资约束制约着黑龙江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融资约束与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呈负相关。

4.减税降费、融资约束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分析

减税降费政策能够直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有助于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从而解决企业融资约束问题。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减税降费能够通过抑制企业融资约束,促进黑龙江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测量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黑龙江省2012—2021 年A 股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样本,研究减税降费对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利用Stata17.0 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前,对所选择的样本数据做了以下处理:剔除ST、*ST 和退市的企业,剔除样本区间内核心变量缺失的企业样本。

2.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减税降费力度对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构建基本回归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被解释变量Tfp_lpi,t表示黑龙江省企业i 在t 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基本回归模型中采用LP 法来测算黑龙江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数;FC表示中介变量,Controls 表示控制变量;ɑ0、ɑ1、ɑ2、ɑ3表示解释变量的系数;∑Year 代表年度虚拟变量;∑Industry代表行业虚拟变量;εi,t代表残差项。为验证黑龙江省企业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参照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构建如下中介效应计量模型:

减税降费力度对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效应:

减税降费力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减税降费力度和融资约束对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

如果解释变量系数β1、γ1和δ2显著,且与β1相比,δ1的显著性下降或者数值下降,则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γ1*δ2/β1。

3.变量测量

(1)被解释变量。目前大部分学者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常用的测算方法有和OP 法。本文以LP 法下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以OP 法测算下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替换指标,运用在稳健性检验中,并采用C-D 生产函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

(2)核心解释变量。本文以减税降费力度(Tax)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支付的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营业收入”的相反数作为衡量黑龙江省减税降费力度的指标,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减税降费力度越大。

(3)中介变量。本文选取企业融资约束(FC)作为中介变量。本文借鉴Hadlock 等(2010)的做法,以SA 指数作为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指标,SA 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从式(5)中可以看出,SA 指数基本是由企业规模贡献的,即企业规模越大,融资约束越小。通过对样本中企业规模的计算,样本中企业规模的值在该函数中的单调递减区间内,表明SA 指数值越小,对应的企业规模值越大,融资约束也就越小,即SA指数越小,融资约束越小,SA 指数越大,融资约束越大。在该式中,Size 为企业总资产的对数,以百万元为单位,Age 为企业的上市年限。

(4)控制变量。根据已有研究,选取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负债率(Lev)、企业现金流(Cash)、政府补助(Subsidy)、企业年龄(Age)作为控制变量,并引入了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

五、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1.基本回归分析

从表1 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减税降费力度Tax 的系数为3.283,在1%水平上显著。为使回归结果更加稳健,本文在公司层面进行了聚类回归。黑龙江省的减税降费力度Tax 的系数仍然保持不变,且都在1%上的水平上显著,由此验证了本文假设H1。另外,可以看到企业的融资约束FC(SA)的系数为-2.969,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FC(SA)指数值越大即融资约束越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_lp)就越小,说明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假设H3 成立。

表1 黑龙江省减税降费力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2.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讨论

(1)稳健性检验。为验证减税降费力度对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回归结果的可靠性,对实证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减税降费力度与OP 测算法下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回归系数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再次验证假设H1。为解决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回归结果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减税降费力度、融资约束等关键变量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回归系数符号以及显著性水平均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实证研究结果仍然稳健。2020—2021 年,面对较为严峻复杂的形式,黑龙江省为应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了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的重视程度。为了排除该事件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剔除了2020—2021 年两年的数据,重新对模型进行了回归。结果显示,减税降费力度(Tax)、融资约束(FC)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系数分比为6.111、-2.654,在1%统计水平上均显著,且符号与原始回归模型保持一致,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稳健。

(2)内生性讨论。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可能也会享受到更大的减税降费力度。因此,在基准回归分析时,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减税降费力度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而产生内生性偏误。本文采用IV-2SLS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解决回归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双向因果关系,把解释变量减税降费力度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一阶段回归方程和二阶段回归方程公式如下:

在一阶段回归结果中,F 值等于128.398,远远大于10,满足相关性的假设。二阶段回归结果见表2 第(4)列,减税降费力度系数为6.111,在1%上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进一步验证了黑龙江省减税降费力度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2 稳健性检验

3.中介效应检验

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是否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表3 第(1)列检验了模型(2),从回归结果可知,Tax 的回归系数为4.533,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减税降费政策赋能了黑龙江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第(2)列中检验了模型(3),回归结果显示,FC(SA)的系数为-0.500,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减税降费力度越大,该指数值越小,越有助于抑制企业融资约束,证明假设H2 成立;第(3)列检验了模型(4),可以看出,Tax 与FC(SA)的系数分别为3.221 和-2.624,在1%的水平上均显著,表明Tax 值越大即减税降费力度越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_lp)就越大,FC(SA)指数值越大即融资约束越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_lp)就越小。并且在加入中介变量融资约束后,Tax对Tfp_lp 的回归系数依旧显著为正,且拟合优度更好,进一步说明融资约束在减税降费赋能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8.9%。另外,中介效应也通过了Sobel 检验,p 值为0.0175 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表明中介效应成立。研究假设H4 得以证实。

表3 融资约束中介机制检验结果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12—2021 年黑龙江省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减税降费对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差异性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其中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减税降费与黑龙江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融资约束在减税降费与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减税降费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的研究为减税降费对促进黑龙江省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黑龙江省不仅要优化减税降费政策,还要进一步协调配套好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黑龙江省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规则,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实现政策间的协同效应。

猜你喜欢
生产率力度黑龙江省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