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探遗”

2023-09-01 05:44都芃
党员文摘 2023年17期
关键词:陆坡国家文物局沉船

都芃

在沉船遗址布放的水下永久测绘基点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内部

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三亚联合发布一项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初步判断应属明代正德年间与弘治年间,推测文物数量超十万件。为期一年的明代沉船遗址考古调查由此拉开帷幕。

这些船上发生过什么故事?它们本来要驶向何方?为什么会在这里沉入海底……深海考古将帮助我们揭开沉船历史。

被盗捞者“逼”出的中国水下考古

事实上,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肇始于一次与盗捞者的斗争。

1984年,西方海上盗捞者迈克·哈彻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一艘已沉没200多年、满载瓷器与黄金的东印度公司商船“哥德马尔森”号,并打捞出青花瓷器等文物百万余件。

1986年,逃之夭夭的迈克·哈彻以该沉船无人认领为由,获得出水文物的拍卖许可,委托荷兰佳士得拍卖行对出水文物进行公开拍卖。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得知后将消息传回国内,但当国家文物局想阻止此次拍卖时,翻遍当时的海洋法公约,却找不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法律依据。“买回来”是当时把这批出水文物带回中国的唯一可行方法。為此,故宫博物院派遣两位专家,携带3万美元前往荷兰参加拍卖。但这批文物的起拍价格远超想象,在持续3天的拍卖活动中,两位专家甚至没有获得一次举牌的机会。最终,近24万件珍宝全部流失海外。

这次水下盗捞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在此背景下,1987年3月,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就此开端。

1987年11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创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正式起步。在当时水下考古相关人才、技术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国家文物局选派人员到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学习潜水技术和水下考古技术,初步建立起一支十余人的水下考古队伍。

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的“南海I号”出土文物金双重项链

此后20年间,我国水下考古力量不断壮大。终于,在2007年,我国以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方式对“南海Ⅰ号”进行考古打捞,这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极大振奋了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的故事也在继续。在大洋深处,还有更多沉船遗址在静静地等待着。

水下考古从浅水走向深海的突破

受深潜技术限制,过往我国水下考古多集中在水深50米以内的水域,作业方式主要以水肺潜水为主。

但当水深突破50米乃至百米时,水肺潜水的作业难度便大大增加,工作效率骤减。要向深海挺进,必须借助深海科技的力量。

所以,面对平均深度1200米,面积逾200万平方公里的南海,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一度只能“望洋兴叹”。

直到2009年,深海里终于开始有了中国人的影子。从2009年至2012年,我国自主设计的首台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随后,国产化率达95%的“深海勇士”号将我国深海装备建设推向功能化、谱系化,大大降低了深潜成本。“奋斗者”号在2020年成功坐底万米深度的马里亚纳海沟,不仅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标志着我国形成了从1000米、4500米、7000米到万米级的全海深潜水能力。

2018年1月27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深海所)正式成立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中国水下考古吹响了向深海进军的号角。

451米、529米、606米、1003米……这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过去不敢想象的深度。“‘深海勇士号1分钟下潜的深度就超越了我过去30多年的下潜纪录。”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孙键是我国最早一批水下考古工作者之一,他曾亲身参与过“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对深潜技术带来的水下考古突破同样感到惊讶。

2018年4月,在宝石般蔚蓝的中国南海,当“深海勇士”号在浪涛中浮出水面,母船甲板上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7次下潜,最大深度1003米,借助“深海勇士”号,我国成功完成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填补了我国水下考古的空白。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我国已初步具备深海考古所需的技术装备和人才队伍,拥有了谱系化、多功能的装备集群,具有低成本、高频次、常态化和业务化的运维能力。中国考古工作者拥有了挺进深海的底气与实力。

向海图强逐梦最深蓝

相比在浅水区开展的水下考古,深海考古在装备技术、作业模式上大有不同。在水深超过千米的茫茫深海中寻找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无异于大海捞针。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深海科技硬实力。

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成立不久后,该团队就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开展了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前后共6位水下考古工作者跟随“深海勇士”号潜入深海。

孙键是潜得最深的人之一,在千米深的海底,透过深潜器厚厚的玻璃舷窗,他不断看到透明的鱼虾游过,不由感叹生命之顽强。“海底有些像月球表面,到处是环形山状的地形。”作为潜水高手的他第一次潜得这么深,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

2018年4月23日,在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的第四潜次中,第一个文物标本——一只陶罐,被发掘出来。被发现时,陶罐半掩埋在水深约460米的海底泥沙中,罐体完整。深海考古由于受特殊环境限制,需要通过深潜器外接机械手代替水下考古队员的手进行文物提取、沉积物取样等相关操作。大深度下潜、巡航搜索、精确定位、测量取样、影像记录、提取上浮……在“深海勇士”号用机械手一系列流畅利落的操作下,我国深海考古的第一件文物标本完好无损地来到众人面前。

2022年8月,在南海北部西沙海槽海域開展的深海考古调查中,我国水下考古深度首次突破2000米,发现了66件文物标本。并且,此次深海考古还首次引入无人深潜技术,开展了载人与无人深潜协同作业。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副研究员陈传绪介绍,此次西沙海槽深海考古还实现了“双龙出海”,除了已是资深“考古队员”的“深海勇士”号,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也加入到深海考古的行列中。

意外收获揭开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

此次在南海发现大型古代深海沉船遗址,其实始于一次“偶然”。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出海执行科考任务,在“深海勇士”号第500次下潜,行进至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水深时,其搭载的测深侧扫设备传回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图像。科考队员循迹前去,一座高达3米、由密密麻麻的瓷器堆积而成的“小山”赫然出现在队员眼前。就在该处沉船不远的位置,团队还发现了另一艘沉船,其周围散落着大量原木。

经过考古专家综合研判,判断第一处沉船应属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并将其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另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应属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判断其应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船只。就这样,一处世界级的重大考古发现被偶然揭开了面纱。

2023年5月23日,“探索一号”科考船带着“深海勇士”号和考古队员们,在南海执行考古调查第一阶段的工作。深夜10点半,船上的网络信号时断时续,考古队员们忙着回收潜水器,这样的忙碌将一直持续到第一阶段工作结束。整个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前后将持续一年时间左右。

这时的南海正是景色宜人,但团队成员无暇欣赏美景,他们的目光正牢牢盯在水下1500米,他们要在深海“打捞”中国历史,掀开中国深海考古的新篇章。

(摘自《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陆坡国家文物局沉船
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发布重要文件
楚科奇陆坡流的海表时空特征
沉船的启示
Significance of Belgian Legisl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s a Reference to the Amendment of China's Pertinent Regulations
应用陆坡形态—迁移轨迹组合法寻找大型富砂深水扇
海底沉船
国家文物局将9件周代青铜器划拨上海博物馆
Rio Muni盆地第四纪陆坡地震地貌学①②
沉船探秘
沉船事件仍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