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故事,跟着总书记感受文化自信

2023-09-01 05:44朱基钗张研施雨岑等
党员文摘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敦煌总书记文化

朱基钗 张研 施雨岑等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理论找准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为引导读者更加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本刊特推出一组文章,以此感受文化自信、解码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璀璨的文明让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更强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自己对文化瑰宝的爱惜之情。让我们跟着总书记的文化足迹,一起感受这种自信。

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谢环驰/新华社

“这个工作不容易”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

此次考察,总书记乘坐高铁入川。过中原、进关中,穿秦岭、越巴山,列车风驰电掣的路线,大致就是沿着古蜀道的走向。

考察第一站,总书记来到位于剑门关附近的翠云廊。

这段古蜀道,之所以有如此诗意的名字,正是由于“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的奇观——长达300余里的古道两旁,竟植有古柏12000余株。

置身其中,总会好奇:这些古柏究竟何人所植?

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蔡东洲教授,对此颇有研究。他向总书记介绍,千百年时光,从“官民相禁剪伐”禁令、“交树交印”制度,到如今的“官员离任交接”“林长制”……代代种、时时护、人人护,“这是前人留下的财富,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古柏”。

“翠云廊确实是叹为观止啊!”总书记十分感慨,“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挖掘出很多意义,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

成都往北,广汉鸭子河畔,“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上新了。7月26日下午,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

在博物馆展厅里,总书记频频驻足,有时看完正面,还缓步绕着展柜,察看文物的不同侧面细节,赞叹“现代人也没有这种想象力、创造力”。

打小在三星堆遗址旁长大,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经39年的“大国工匠”郭汉中,细细向总书记讲述一个神坛底座的修复过程:为受损文物检测分析,使用传统工具进行矫形,测算残缺部分进行补配……

“很复杂啊!你修复这一件要多长时间?”总书记问。

“至少得一年。”郭汉中答道。

“这个工作不容易!发扬慢工出细活的精神,慢慢来,久久为功,搞成一件是一件。谢谢你们为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总书记语含深情。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若无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手铲释天书”的接力传承,若无一代代文物保护者“甘坐冷板凳”的悉心呵护,何来文明瑰宝呈现于世、传于后人。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总书记表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只有深入认识古代之中国,才能深刻理解現代之中国,方能不断创造未来之中国。

“住在这里很有福气”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

“我慕名而来,昨天看了苏州工业园区,今天又来看了苏州的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7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有2500多年历史的平江路,感受古城之韵。

在平江路入口处的展厅展板上,一幅刻制于南宋年间的《平江图》,清晰展示着800年前平江府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总书记走近前,细细端详。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新华社

在平江路,当地负责同志自豪地向总书记细数苏州的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大运河苏州段,昆曲、古琴、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碧螺春……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里。”总书记形象地点赞。

在街边一家商铺内,总书记见到了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

看着卢建英心静如水地飞针走线,听闻四代人传承的故事,总书记十分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一番话阐明了自古以来中国人血液里不变的根、本、魂,流贯的意、蕴、脉,传承的精、气、神,“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平江河边、大樟树下,碧螺春茶飘香,琵琶三弦,曲乐悠扬,吴侬软语,百转千回。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同当地居民和游客一道欣赏评弹表演,一曲唱罢,总书记带头鼓起掌来。

“住在这里很有福气”,总书记笑着同大家说。

“看了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很有收获”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和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

2023年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离北京中心城区约40公里的燕山脚下,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国家版本馆是我亲自批准的建设项目,一直非常关注。”总书记举目环视,微笑着说,“坐落在山水之间,中国古典建筑看起来很舒服。”

步入文华堂,绕过大屏风,迎面是国家级版本陈列殿堂——国家书房。

总书记走近书柜,仔细观摩,一套《宋画全集》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是我在浙江工作时候,浙江大学张曦负责的项目。先是编纂《宋画全集》,后来又扩展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不仅在浙江当地,还和海内外广泛合作。”总书记回忆道。

当年,正是在习近平同志亲力推动、全程支持下,历时十余年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顺利出版,将穿越千年的丹青、散落全球的国宝汇聚一堂,生动呈现赫赫先秦、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典雅宋韵、元明清风采。

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

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里,一条“历史大道”,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铭刻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这是一件出土于安徽蒙城新石器时代尉迟寺遗址的大口陶尊,距今大约4800年。”讲解员指着一件陶器展品,“而我国最早的陶器,早在16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中国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国家吗?”总书记向讲解员询问。

“是的。”

“不是‘最早的之一,就是‘最早的?”总书记又问。

“是的,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的早期陶器,基本都是从中国起源之后传播过去的。”

“4000多年前的东西这么精致”;“这个技术在那时是很先进的”;“真漂亮!制作工艺太精湛了”……总书记边走边看,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看了國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很有收获。我更加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殷墟我向往已久”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考察。

在考察中,一件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这是一件牛尊,牛角弯曲有力、四足粗短壮实,牛头前伸、双目大睁、形神兼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研究殷墟考古23年的何毓灵介绍:“这是商朝部落首领亚长祭祀的礼器亚长牛尊,是殷墟发现的唯一牛形青铜尊。”

“这个牛尊是当时的礼器,同时也应该是一件艺术品,铸造得非常精细,商代古人的铸造技术水平很高啊。”总书记说。

总书记来到车马坑展厅,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

“这是商代的马车。”总书记扶着复制的马车问道,“当时的车可以坐几个人,怎样驾车?”

何毓灵一一作答。何毓灵为总书记讲述最多的还是甲骨文:“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是表意文字,超越方言性、语言性,以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就可以多元一体地传下去……”

总书记表示赞同,他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这个礼物很珍贵”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拿起桌上摆放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总书记一边翻阅一边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引用《论语》等儒学经典,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一部《论语》,蕴藏着中国人的精神根脉。儒家经典,是世界读懂中国文明的密码。

2019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马克龙先邀请习近平来到会客厅。“这是法国的一位汉学家帮我们找到的。”马克龙小心翼翼地拿起桌上一本书,脸上透着自豪,“这本书是1688年出版的,是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伏尔泰、孟德斯鸠都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听了马克龙总统介绍,习近平主席说:“这个礼物很珍贵,我要把它带回去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随后,这本珍贵的典籍不远万里来到了它思想起源的故乡。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典藏仪式,续写元首外交引领文化交流的佳话。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听说你们那儿下雨啦?”

“是的,总书记,我们在做相关监测工作。”

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同“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热情握手,并关切地询问敦煌的近况。

敦煌的雨,为何让总书记如此挂心?

此前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首站便来到敦煌莫高窟。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关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明互鉴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次座谈会上,樊锦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一系列影响敦煌文物保护的自然因素,水是其中之一。

“游客目前是否超量了?超负荷情况怎样?”

“您说的自然灾害影响有哪些?”

“近年敦煌下雨多了?”

……

座谈会上,从游客数量到自然灾害影响,总书记细致询问。

樊锦诗感叹:“他关心的,都是敦煌当前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

“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是属于世界的。”敦煌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下不断发扬光大,总书记所期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敦煌学研究的高地”,正在敦煌儿女的努力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打开互联网,中英文双语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向全球共享着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影像。

探索打开传统文化的更多新方式,敦煌研究院精心打造敦煌仙子“伽瑶”,以动画方式、人格化的内容讲述古老的敦煌传奇,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体现着他对敦煌文化的深情与深刻思考。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只有心怀自信的民族,才能在历史潮流激荡中屹立不倒,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敦煌,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不朽见证。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敦煌总书记文化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谁远谁近?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