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瑶
你看过自己的故事被别人演绎吗?
参与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演员聆听,并即兴表演。除此之外,还有乐师负责情绪烘托,领航员负责提问和引导。
这是上海的一些剧团正在进行的“一人一故事”实践。
每周四晚上7点半,在“空的空间”里,还原剧团会进行“一人一故事”的公开排练。
朱婷婷是“一人一故事”剧团还原剧团的初创成员,“空的空间”是她家,也是“一人一故事”公开排练的活动场地。
“过敏”是一场“一人一故事”的话题。在演出开始前,活动带领者李小艾邀请大家在纸片上先写下自己的“过敏源”。
纸片上的“过敏源”,小翠写的是“学人精”。
在过去两年里,因为没有什么人可以倾诉,小翠从没分享过这些烦恼,今天是一次让她敞开心扉的机会。
“‘过敏发生的时候,你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你喜欢这种感觉吗?”
……
以上是热身环节,是带领者帮助参与者“打开”的一个过程。一些和话题有关的故事和情绪会在此时浮现,随后过渡至接下来的故事分享环节。
“有谁要分享故事吗?”领航员贾儿问。
小翠举手。“同事拿着剽窃了我的论文想法假意来找我合作,她还不承认,后来我在办公室总是感觉到被她偷看,我做了什么,别人也要做什么……”
“接下来请演员带来‘他们怎么都这样!”领航员报幕。领航员选取小翠叙述中出现了3次的句式作为小翠故事的名字。
表演开场,演员吴嘉斌率先站出来,他扮演小翠的角色。他疯狂地在“键盘”上敲打,同时又紧张地环顾四周,当察觉到有人时不时地偷看,他开始用手臂做出遮挡的架势,拼命护着电脑屏幕。“能不能不要抄袭我的想法了!”吴嘉斌愤怒地大喊。
此时,演员李小艾扮演了帘子,冲到吴嘉斌面前,替他挡住了偷窥。
“他做到了我一直很想却没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的事情。”小翠说。
还原剧团成立于2018年初,是上海较早实践“一人一故事”的剧团。
汤宇泽、朱婷婷和剧团创始人黄超因为即兴戏剧而相识。包括摄影师在内,还原剧团团员有18人。活跃参与演出的有12人。5年来,有团员因生活和工作等种种原因暂时离开,但也有人会回来。黄超和其他团员很早就有过共识——剧团能给予彼此在人生中的支持就足够了。
作为一个高敏感人,李小艾内心一直有很多声音,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剧团给了李小艾表达的空间。在剧团里,在学习如何自如地演绎观众的故事中,李小艾收获了自信。
“剧团的意义是,你总算是有一个能放松下来的地方。”汤宇泽说。
在上海,在還原剧团之外,还有几家剧团在做“一人一故事”的实践。根据各自带领者的发展差异,每个剧团也都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和对“一人一故事”形式的理解。
“疗愈”也是很多还原剧团参与者表达的体验。肥犬是一个90后程序员。在接触到戏剧表演之前,他是一个特别宅的人,工作日朝九晚五,公司和家点对点地往返,周末两天足不出户。2021年5月,肥犬第一次接触到“一人一故事”和还原剧团。
“有一天晚上,我坐在地铁上看手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突然靠在我身上。我第一反应是‘震惊,因为我是一个很怕跟小孩接触的人,我不敢跟他们去玩、去聊天,虽然我很喜欢他们。但那天我后知后觉发现我并没有感到害怕,内心还有些欣喜。我甚至把手垂下来,放下手机,想让他多往我这儿靠一点。”肥犬讲述。
这其实是非常微小的生活片段,但在这一分钟里,肥犬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 。他选择在还原剧团“一人一故事”工作坊中表达出来。“剧团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认真倾听你的故事。”肥犬说。
因团员大多不具备心理学专业方面的资质,还原剧团并不愿意给自己贴上“疗愈”的标签。“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空间,做了一些转化,观众对自己真实的生命和生活的分享才是‘疗愈的根源。”还原剧团的团员李甘甘说。
心理工作坊中触及的深度该如何拿捏?“疗愈”该由谁来决定?
“当‘疗愈被过分标榜,也很容易变成对脆弱性的捕猎。”李甘甘说,“他们害怕吸引那些生活正处在不确定性当中的人群消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疗愈成为一种目的,‘一人一故事的受众会变小。”心理剧导演、心理学博士丁敬耘说,这可能是为什么这些工作坊不愿去强调自己具备“疗愈”属性的原因。
还原剧团的复购率还算可观。据汤宇泽观察,“大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比较频繁地来参与我们,之后又会迅速投身到自己的生活里去。在消失了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又会带着新的故事回来”。
目前,“一人一故事”形式更多会在学校出现,社会上的“一人一故事”主要还是依托于工作坊存在。这种心理剧形式是否可以在社会上更广泛地推广?
近期的一次公开排练上,还原剧团把“即兴艺术”融入“一人一故事”剧场。带领者汤宇泽邀请参与者携带创作工具,用绘画、装置、诗歌任意形式即兴创作,通过艺术的表达和自我的投入,参与者身心得到了放松,思维被逐步打开。
“一人一故事”的形式有很大的需求量,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丁敬耘认为,“心理剧的话题越聚焦越有效,更有针对性”。因每个人成长路径的差异,社会层面的人的心理议题会更分散,是社区被广泛利用的难点之一。
丁敬耘建议,可以先从企业开始,尝试在企业内部运用这样的形式。“现代人压力都比较大。如果企业利用休闲时间,应用戏剧‘激发情感、情绪的抒发,这也有助于团队整体的建设”。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