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音乐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3-09-01 20:39:11李霞
大众文艺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经典音乐高校教师党史

李霞

(广东药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前进方向。国家的强邦兴盛离不开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建立一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高校的管理水平高低,事关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事关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素质,事关国家未来。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迈向新征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教师当下最重要的职责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程度很高的时代,随着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呈现,越来越少人愿意传承民族文化。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未来力量,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基因,更要将党的内涵和精神传承下去。建党百年,青年一代朝气蓬勃,新时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弥足珍贵,用更好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重要的是把党的精神传递下去。

一、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党的百年诞辰,我们见证了中华复兴,能为生活在这个和平时代而无比自豪。百年前,那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年代,也是一群知识热血青年,1921年7月,他们满怀豪情和热血,开启了革命历程,为了民族,为了中国人民的未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他们有一种信仰,把信仰寄托在一首歌上,那就是《国际歌》。回到历史百年后的今天,虽然没有了战火的喧嚣,但世界的霸权欺凌依然存在,从1999年中国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001年南海撞击事件,再到历时三年多的孟晚舟事件,时刻不提提醒我们民族当自强,现在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中坚力量,肩负历史使命,传承历史血脉,爱党、爱国、爱民族是青年一代的精神所在,进行深入的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精神铭心刻骨。不负历史前辈烈士英魂,不负现在家国民族寄托!

二、党史学习教育的不足

在社会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用改革开放四十年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复兴。时过境迁,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世界文化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融合,信息高度泛滥的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对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经过长期的社会调查和思考,民族文化在当今新社会背景下占有重要地位,在爱国热潮中不断展现咏唱,但缺乏更专业、更深层的教育力量,社会需要更专业的力量加入党史学习教育中来。需求不仅仅是高校的需求,而是全社会的需求。怎样建立一套适合现代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制度至关重要。对高校教师来说,深入研究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方法,已成为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使命。

三、青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需要深厚底蕴

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文化教育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2]。孔子说:“因人之利而利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魅力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的心灵,党史学习教育离不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成为潮流,紧跟时代步伐,让更多的大学生把经典传承下去,把党的事业担当起来。

(一)音乐是开启心灵的语言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魅力无限的乐章,我们的年轻人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超过了老一辈,今天这个时代有更多的方式去享受音乐、欣赏音乐的魅力,音乐作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艺术形态陪伴在我们身边。音乐能记录历史,音乐能坚定信念,音乐能净化心灵,音乐能凝聚力量。音乐总带有一个民族文化的影子。有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喜欢听音乐的36%,音乐能引起情绪变化的为100%[3]。可见,听音乐已成为不少大学生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放松方式,让音乐陪伴大学生活,让音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去,让党史学习教育增添更多的风采,增添更多的魅力。开启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之心,使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喜欢党史,热爱学习党史知识。

(二)红色经典音乐的概述

红色原指一种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吉祥,另一层含义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向指向作用[4]。而红色音乐是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的音乐作品[5]。代表的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对生活积极向上、奋发图强、追求美好生活的作品。

经典是指权威性的、有价值的和有代表性的传世之作。红色经典音乐是指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中国特色文艺理论有机结合下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色文化的核心载体[6]。

红色经典音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吸收了中华优秀文化中优良的传统道德和文化元素。红色音乐在特定时期对于鼓舞人民的斗志,增强人们的凝聚力,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爱国精神,挖掘革命题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红色经典音乐仍然在神州大地上回响。

(三)红色经典音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号角

党的革命和发展历程是举世瞩目的辉煌历程,音乐伴随着整个党史历程,无论是在民族大义的抗战中,还是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红色经典音乐是继古典音乐艺术经典之后,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紧密联系的音乐经典作品。时间是构成红色经典的第一要素,而对于红色经典音乐而言,信仰的价值以及文学艺术与未来之间的关联是必不可少的。高效率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的资讯,开启红色经典音乐党史学习教育课程,让红色经典音乐紧跟时代潮流,让更多年轻人学经典、传经典成为当务之急。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历史歌曲永不褪色[7]。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在红歌的激昂下,燃烧青春的年华。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建设祖国的奋斗岁月,再到国泰民安的激情岁月,伴随着红歌的旋律,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党史学习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宣讲和参观,红色经典音乐的激情伴随下的党史学习教育必将展开新的篇章。大学生把学习党史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程,把红色歌曲作为吹响党史学习教育号角的一种形式。

四、建立有底蕴的党史学习教育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时代化,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党史氛围,打造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已成为学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对高校来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意义重大。红色经典音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的教学工作积累和学生党支部的经验总结,并在多年的常规党课中吸取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为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兴趣,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刻性、领悟性。两年多来,在新的党史学习教育方式下,受到青年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喜爱与追捧。相信在精益求精中,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和成果。

(一)挖掘红色经典音乐中红色基因的传承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红色文化创作的社会源泉,让红色基因融入有血有肉的党史学习教育之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内涵。

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核中最宝贵的财富,从革命斗争年代一直到今天的和平年代,都要把红色基因深深嵌入人们的心灵深处,鼓舞每一代人奋发向上、奋发图强。从艺术的角度、审美的角度、情感的角度感知红色经典故事中的红色基因,深入思考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从感知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角度思考经典剧目的现实价值,帮助人们在红色经典音乐中加深对红色基因的理解[8]。

以《黄河大合唱》为例,这首红色经典乐曲背后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秋冬,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进途中亲眼看见了中国雄奇的山河,也真切感受到了船工们与黄河大浪搏斗的情景,他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首乐曲。此次演出,经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创作,从而搬上舞台。《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可以说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真实、最激烈的一部民心大合唱史诗,它伴随着我们的劳动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为建设更加富强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二)进行有文化的党史学习教育

如果说文学是文化的载体,那么经典乐曲则是文化传播的精华,以经典乐曲映射出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党史学习教育增添了底蕴。

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创业、乐观前行、勤劳爱民的精神,在这首歌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体现,对文化渊源的深入挖掘,是爱党爱国爱民族的重要内容。《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写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一句古训。告诉我们,只要老百姓勤劳了,社会安定了,人民和国家才会跟着富裕起来。现代人还是要保持以勤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富足[9]。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丰富红色经典音乐的内容和底蕴,除了音乐语言的艺术价值外,更有文化价值,使文化更具艺术魅力,使音乐更具民族文化底蕴。让红色经典乐曲更加血肉丰满,彰显无限魅力。

(三)立足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红色经典音乐的活动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以大学生为主体建设,贯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生涯,无形之中却有显著的教育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同,校园文化与时间没有特定的空间,却可以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0]。红色经典音乐历经百年创作,是思想与艺术交融的结晶。

校园文化活动中穿插红色经典音乐的运用,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史的学习中,感受党史的魅力。在革命相关纪念日,组织大家重温红色经典音乐,甚至让学生亲自演唱红色歌曲,每首红色经典音乐都是时代的印记。在此提高大学生对于红色经典音乐的参与度,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氛围,在红色氛围中,音乐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共鸣,精神上得到充足,对党史理论知识的记忆更能加强,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更有好处。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红色经典音乐的流行普及起到了良好的党史学习教育导向,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对青年大学生的深度熏陶。

(四)将红色经典音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由于课程的性质,给大学生造成的刻板印象较枯燥,难免会让大学生产生畏难的学习心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因此需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转变大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态度,从而接受和学习它。

充分运用红色经典音乐的大众化、群众性特点,在各学科教学中,高校教师应主动融入红色经典音乐,从而活跃课堂氛围。音乐是最能触及心灵、最容易打动人的艺术形式,而红色经典音乐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历史印记,课堂上红色经典音乐的开启,意味着课堂的精彩呈现,教育的亲和力提高,师生之间用音乐架起桥梁,距离的缩短,促使青年大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为主动地接受学习。

以《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为例,各个历史时期都会有历史故事和代表人物,可结合红色经典音乐《走进新时代》,导入新课。这首歌曲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概述了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大起来的艰辛历程,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伟大辉煌的成就。

(五)提高高校教师的音乐素养

高校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素养,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价值观产生较大的波动,无疑给高校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此打造具备音乐素养又有政治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尤其重要。

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进校,讲授和组织红色经典音乐会,提升高校教师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高校教师对红色经典音乐相关知识的了解,打造具备音乐素养又有政治素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从而提高高校教师的音乐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红色经典音乐的熏陶下,促使高校教师在教学育人过程中提升音乐素养,同时也提高对党史知识的了解,增强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红色经典音乐去启迪大学生,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育内容,扩大红色经典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立德授艺、教书育人!社会需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高校教师在做好大学生日常教学的同时,要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塑造完美的个性,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运用红色经典音乐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导入,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去,实现音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

猜你喜欢
经典音乐高校教师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
央广第二套国家级音乐广播
琴童(2017年8期)2017-09-04 04:11:26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红色经典音乐——复排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启示
乐府新声(2016年4期)2016-06-22 13:03:13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