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菲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人类对美学价值的研究与追求,是为了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事实上,大多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中就蕴含丰富的美学价值,但是这种价值需要有心之人进行挖掘与提炼。文学作品本身具备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架构、语言呈现、情感表达等方面。对于译者而言,需要深入理解英语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审视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将作品中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主题和思想内涵在译文中重新展现出来。
在英语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译文的方式将文学作品重新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以自己熟悉的语言感受来自不同文化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美学价值。事实上,翻译的目的不仅在于让两种语言进行转换,还在于让两种文明进行碰撞,是文化的迁移。翻译的过程能够充分展现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艺术修养和美学思维。译者并非单纯地将内容进行转换,还需要对双方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具备文学艺术家的鉴赏能力,能够结合自身的知识技能与艺术修养,仔细研究语言的遣词、造句、修辞等,确保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意图及传递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精妙地完成翻译,让读者能够确切地感受到原作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核,与原作者形成精神上的共鸣。由此可见,英语文学翻译属于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除了翻译技能之外,也考验译者的艺术审美。简言之,英语文学翻译远非将内容进行重现便可,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原文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创作。因此,出色的文学翻译能够赋予译文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能够准确展现原作者的思想情感,让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译文获得与阅读原文相同的体验。
文学作品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作品内容的创作往往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所谓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中都包含着作者对自己的梦想、爱情、人生等方面的情感表达。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先深刻体会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进行翻译。翻译时,译者既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调查与研究,也要关注中西方文学在表达情感时的差异。中国文化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更为内敛,而西方文化在情感表达上则常常热烈。如果在翻译时生硬地将西方的情感表达形式展现出来,则会与中国文化的美学取向相悖,导致中国读者在阅读译文时难以体会到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情感,也就无法与原作者形成共鸣。对此,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充分考虑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表达情感时语言习惯上的不同,要根据中国文化情感表达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搭建桥梁让读者去感受和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之美。比如,西方文化中常常以“I love you”直接表达爱意,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则往往间接委婉,甚少用到“我爱你”这样直白的表达,对应到两种语言之下的文学作品中亦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需要注意到类似的情感表达差异,否则将影响到情感表达的美感展现。
语言是文学表达的基本载体,是思想情感的外部展现,是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直接获取到的内容,是读者感受英语文学作品中蕴含情感的媒介。精准把握英语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美感,合理巧妙地进行翻译,呈现原文的语言之美,是译者的职责所在。不同类型英语文学作品的创作,其语言表达都有所不同,有的作者在语言表达上较为细腻,有的作者在语言表达上则较为粗犷。这些作者独有的语言表达及其美感展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因此,译者需要自己感悟总结作者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特点,并借助流畅、自然的文字将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再度进行呈现,给读者带来独有的美学享受。比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作品语言幽默,常以充满俚语的口语和滑稽俏皮的描写来揭示生活中的真理。他的经典名句:“Don’t go around saying the world owes you a living.The world owes you nothing. It was here first.”在干脆利落的语气中透露着犀利,翻译的时候应当呈现出对应的美感:“别四处抱怨这个世界亏欠了你。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欠你。它可比你来得早。”再比如:“If you pick up a starving dog and make him prosperous,he will not bite you. This is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 between a dog and a man.”平平无奇的语言中暗藏着尖锐的嘲讽,翻译的时候同样需要关注语言美感的展现:“如果你收留了一只饥饿的狗,让它衣食无忧,它就不会咬你。人就不一样了。”
许多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围绕着“人”来展开,在人物、情节、场景三大主要结构元素中,人物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英语小说中,作者基本都是围绕着具体的人物展开叙述,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塑造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影响读者的情感。除了故事本身的讲述,文学作品同样会展现某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表达某种深刻的情感,以小见大。读者透过人物形象之美,感受作品中丰富的精神情感。正因如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对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有全面的了解,深刻剖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品析人物形象蕴含的艺术美感,在译文中重新呈现出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例如在文学作品《飘》中,描写主角斯嘉丽·奥哈拉小姐时,原文用这样一句话来表现她的特质:“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出了斯嘉丽的外貌特点,为后续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展现奠定了基础。译者在进行后文的翻译时需要记住主角的外貌特点,“算不上美人却独具迷人的魅力”,在呈现故事情节的时候将其准确地贯穿其中,让读者脑海中斯嘉丽的形象生动鲜活起来。她虽然没有美艳的外貌,但她独有的魅力吸引了许多爱慕者,这也为她在后续的故事发展中的许多邂逅进行了铺垫。
故事结构的不同设计,能够给予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拥有全局视角,通过采取不同的写作手法,巧妙地安排故事结构,引导故事中的人物发生着一件又一件事情,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并最终走向结局。有的作家善于“设疑”,会多以插叙的方式安排故事结构。有的作家善于撰写宏伟的故事,喜欢运用线性叙事的方式安排故事结构。不同故事结构的搭建,能够给读者不一样的心理体验,体会故事的结构之美。译者在翻译作品时,要对整个作品的结构安排进行了解,把握作者所运用的故事结构搭建方式,以及运用这种结构安排故事进展的目的所在,从而帮助自己在翻译作品时能够更好地从宏观层面把控故事的起伏与走向,以宏观指导细节,精准把握翻译过程中词汇句式的选择,完整地还原原作的结构之美,让读者获得最真实的阅读体验。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根据刘禹锡对“意境”的表述,“境生于象外”,指的是“境”既离不开象,但又不等同于象,“境”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创作者最高级别的美学追求。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许多作者同样注重“意境”的营造,不同的“意境”能够烘托出不同的氛围与情感,是美学艺术的极致体现。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在意境创作手法上有相似之处却又有所不同,对此,译者需要对中西方文学常用的“意境”创作手法都要了解,从而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化“彼境”为“此境”。英语文学作品在创设意境时,多以直接、间接两种方式相互穿插进行表达,常通过外在景色、事物的描写传递独有意境。比如在梭罗的《瓦尔登湖》中,就常见通过细腻的词语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营造一种悠远清静之境,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需对细腻词语的转化格外留心。
中国近代启蒙翻译家严复指出,在翻译英语文学时应遵循“信、达、雅”三大原则,其中,“信”为“忠实原文本意”。在历史的发展中,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风俗人情、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译者在翻译中要准确把握作品中的各种文化概念并进行转化,具有一定的难度。译者既需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又要对汉语文学中的写作手法与情感表达方式有一定掌握,才能很好地在理解作品情感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将文学作品转化为汉语习惯表达的内容,既尊重原作,忠实于原文本意,又能还原原作的美学艺术。比如在汉语文学作品的撰写中,常会用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而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也有着类似的写作手法。如在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有这样的一句话“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life of the Negro is still sadly crippled by the manacles of segregation and the chains of discrimination”,翻译为“百年之后,在种族隔离的镣铐与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黑人的生活依旧举步维艰”。“镣铐”和“枷锁”的翻译,既忠实于原文意思的传递,又还原了原作的修辞之美。事实上,翻译既是再创造,又需要中立严谨。译者需要遵循原文原意,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与喜好而篡改原意,否则会导致译文与原文表达的情感和主题相背离。
在不同时代下,作者的作品及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会有着显著的时代烙印。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熟悉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背后深层的诱因。比如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就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创作背景,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惨痛,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痛恶之情。在翻译这样的著作时,译者需要对战争背景进行调查,了解战争过程中作者及其国家所处的立场,如此才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战争,代入作者的情绪与感受,产生同理心与深度共鸣。
坚持合理原则,译者需要立足整体的文学作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文字、句式、架构进行合理的重组规划,从而做到既能保留文学作品本身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又能通过艺术语言的运用融入中国文化的特色,为以中国语言和文化为背景的读者搭建通往原作的桥梁。比如法国导演吕克·贝松著名的电影作品Leon 在中国被译为《这个杀手不太冷》,既合理地反映出故事主题,又用“不太冷”这一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将故事主角的杀手职业与情感走线进行反差呈现,是“合理原则”与“文化特色”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
文学作品本身就极具美学价值,读者在赏析作者精心创作之下的情节架构、语言呈现、情感表达的同时,也可以体会语言与文化的艺术,获得审美享受。英语文学翻译让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走向更为广阔的受众,让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有机会享受到更多的美学盛宴。在翻译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艺术语言的处理上,需要译者采用恰当的策略才能够准确而又贴切地还原原作在情感表达、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和故事结构方面的美感展现,用译文在原文与读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无障碍沟通的桥梁,让英语文学的光芒可以闪耀在遥远的异国天地,丰富更多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