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勇,张立杰
(宁夏大学党委组织部,宁夏银川 750021)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纳入重要内容,提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1],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指引。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既是推动新时代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又是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内容。高校党委只有深刻认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意义,长远谋划、常态化选拔培养,方能集聚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紧紧围绕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把握规律,特别是在破解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等重点问题上出实招、硬招、高招,先后制定出台了常态化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若干意见、支持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办法、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若干意见、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方案,开展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5123”工程、干部交流“源泉工程”,积极探索适合宁夏发展实际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为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宁夏大学对标党中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关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总体部署,着眼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选育管用”长效机制,推进年轻干部更好更快成长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强化党组织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把关作用。科学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注重选用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的干部,坚决不用政治上的“墙头草”“骑墙派”和“两面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专项考察,坚决做到“首关不过,余关莫论”。二是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德的优先地位和事业为上的导向,严把动议关、民主推荐关、组织考察关和讨论决定关,真正实现选任的干部组织认可、群众满意。三是健全完善干部工作相关制度。制定出台、修订完善任职试用期干部考察办法、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施办法、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实施方案、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二级单位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及“一票否决”实施办法等干部工作制度,着力完善干部工作“五大体系”,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有效提升干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四是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培训班等为载体,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宣传,特别是抓好党委书记、组织部门负责同志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和精准度。
一是注重全方位调研。以科学的方法全方位、多渠道、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将考察贯穿于干部履职的整个过程,功夫下在平时,从细节着手、从实际着手,突出政治标准,优化考察方式[2]。二是注重综合研判。坚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用好干部集中“盘点”“一职多备”“九宫格”等工具手段,综合运用巡视巡察、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核查等各方面成果,让更多优秀年轻干部上主场、当干将、挑重担。三是积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在干部自愿报名、党组织资格审查的基础上,组织中层正职领导干部对拟任用干部进行提名推荐,初步人选确定后在人选所在单位全体人员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部分岗位还在综合比选基础上增加结构化面试环节,通过多渠道推荐、多角度考察,力求将人选选准用好。
一是充分利用部区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等相关平台和支持政策,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立足宁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按照“讲政治的教育家,懂教育的政治家”要求,积极寻求教育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以及对口合建高校的支持,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切实选优配强校级领导班子。二是以教学科研单位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和学院党组织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中层领导班子。通过换届调整,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干部梯队化建设成效显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80 后、90 后的年轻干部已逐渐成为学校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三是健全优秀年轻干部识别补充机制。经常性做好干部队伍“盘点”工作,注重分析年轻干部的数量、专长、分布等情况,建立持续发现、动态补充长效机制,做好干部储备和干部队伍梯队建设,着力发现、重点培养复合型年轻干部,为建设年龄结构合理、学科结构相互补充、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奠定基础。
一是坚持横向联动。制定落实纪委与组织、人事、巡察、审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部门与纪委、巡察、审计等部门的联系沟通,结合年度考核、离任审计和校内巡察等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纠正领导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形成干部监督合力。二是坚持纵向深入。认真做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的宣讲,从严抓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规范填报和查核工作。及时修订《教职工因私出国(境)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因私出国(境)证件登记、保管、领用制度和干部因私出国(境)申请“一事一报”规定,从严管理教职工因私出国(境)工作。三是突出用心用情。积极协调解决部分干部未兑现相应管理岗位工资待遇问题,切实体现学校党委、行政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全力营造干部主动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四是助力成长成才。依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干部交流“源泉工程”,常态化实施年轻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任职,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复合型知识、复合型能力、复合型思维的年轻干部,同时通过交流任职进一步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五是强化一线历练。坚持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急难工作一线、乡村振兴前沿去锻炼成长,推动干部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当一当“热锅上的蚂蚁”,切实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处理复杂矛盾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3]。注重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中发现、选拔、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对表现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队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任用。
受干部职数限制,队伍建设缺乏系统谋划,现有干部队伍梯队结构还不尽合理。存在平均年龄偏大、在现职级岗位任职时间长等突出问题,干部队伍活力不足、晋升渠道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给选人用人工作带来了困难;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短缺,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字号”高端人才缺乏,人才的潜性闲置和显性短缺同时并存;对年轻干部选拔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培养历练的途径渠道不宽,缺少相应的顶层设计和指导帮助,未能充分激发干部内在潜力,一定程度制约了干部的成长发展。
源头培养机制尚不健全,政治素质好、有一定行政管理经验的年轻技术干部存量不足,学院行政干部不同程度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现实问题;干部考察关注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较多,对管理能力等潜在素养识别不够精准,致使管理岗位任职“水土不服”的情形时有发生;常态化开展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调研相对不足,选拔视野较狭窄、选拔环境相对封闭,指导帮助年轻干部健康快速成长的针对性还不强。
干部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未能有效体现分类培训、按需培训、精准培训的要求;对年轻干部跟踪管理不够,缺乏跟踪培养和后续培养的有效措施,个别干部思想不解放,有的呈“躺平”状态,有的听不得批评、经不得挫折、抗压能力弱,日常管理约束机制还不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效果还不够明显,虽然制定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实施方案,但因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工作机制结合使用不到位,导致对干部队伍的激励效果仍不理想,一些难点工作等待安排部署多,先行先试先干的主动性不强,干部工作推动服务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
推动干部“下”不够有力,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领导班子考核结果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强化;由于中层干部年龄偏大,受班子年轻化的制约,加之编制职数等客观原因,干部成长平台和晋升空间不够宽阔,“推上去”和“送出去”的机会有限,正处级干部“天花板”现象较为突出。
新时代高校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断探索适合高校实际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一是加强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研究。针对干部队伍不同程度存在的“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等问题,要着重加强年轻干部的能力提升与素质培养,根据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培养,练就过硬本领、掌握真才实学;针对不同干部的工作经历、专业特长、熟悉领域、性格特点、发展特质等情况,对优秀年轻干部明确培养方向,精准制定培养措施,全面激发年轻干部谋事创业的活力与朝气。二是强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年轻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工程,应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聚焦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改革发展需要,深入分析研判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现状,科学制定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要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指导下,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年轻干部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意见,确保不同职务、层级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年龄上合理分布、形成梯队,保证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选拔干部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切实把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敢于担当、善于斗争的优秀年轻干部挖掘出来;要扎实做好干部识别工作,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师生认可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注重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选拔识别干部;要大力选拔在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学校改革发展前沿实干苦干的干部,真正把政治素质过硬、基层历练扎实、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二是建立定期调研制度。建议组织部门常态化开展高校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定期深入机关处室、教学科研单位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充实优秀年轻干部力量;要加强年轻干部的源头储备,充分利用专项工作、专题调研、挂职锻炼、组织谈话等有利时机,加大日常发现力度,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三是建立“有出有进”动态管理机制。对调研发现、组织推荐、一线识别的优秀年轻干部,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培养管理办法,持续跟踪了解,定期掌握现实表现,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对干部成长进行“全过程纪实”。每年对优秀年轻干部库进行调整充实,确保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人选及时作出调整,确保优秀年轻干部库既是“一池活水”,也是“一池清水”。
一是抓好思想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年轻干部培养突出位置,引导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充分利用宁夏各类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通过系统全面的专题培训、集中轮训,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成效、科学工作的方法。二是搭好基层一线舞台。坚持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优先考虑从年轻干部中选派,鼓励和引导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积累经验、丰富阅历、提高素质。进一步深化干部交流“源泉工程”,扎实做好干部的交流任职,精准对接人岗,加强跟踪管理,探索长效机制,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三是完善素质能力培训。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学历提高与访学研修相结合,教学科研与业务技能提升相结合,组织开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意识形态工作、民族宗教和统一战线理论政策、信息化与“互联网+”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四是深化斗争精神培育。要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广阔平台,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鼓励引导干部到基层一线锤练、在基层一线提升、在基层一线成长,让基层成为干部成长锻炼的主战场[4]。
一是健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主基调落实到干部培养、选拔、监督与管理的全方位、各环节,落实到个人有关事项填报、因私出国(境)管理等具体工作中,用具体事例、个别案例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正确认识职权,依法行使公权,自觉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5];加强廉政教育,通过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等途径,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建立健全跟踪管理机制。将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加强经常性干部跟踪培养与监督。日常考核应突出履职尽责、参与和完成重大任务的情况,年终考核应注重全面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一是完善激励机制。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方案》,科学制定符合高校实际、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细化举措,重点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干部在职务职级晋升、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聘、外出进修学习等方面予以倾斜,切实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创造空间。二是落实落细关心关爱。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强化正向激励,持续做好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关爱,及时了解和发现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加油鼓劲,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经常性开展年轻干部谈心走访活动,特别是对思想有波动、新提拔任用、岗位进行调整等的年轻干部,要让干部深入了解组织意图,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每年召开挂职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座谈会,通过聊工作、谈体会、话收获,一方面深入了解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让有意挂职的年轻干部加深对挂职锻炼的了解,积极参与挂职锻炼、提升自我。三是畅通成长路径。聚焦推进学部制、书院制改革等,进一步完善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良性竞争机制,增加年轻干部“能上”的机会,疏通干部“能下”的渠道,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积极探索优秀年轻干部“多渠道”发展路径,有效契合年轻干部多样化成长需求,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更大平台和更广空间。
总之,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对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意义重大。宁夏大学要始终立足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教育的新使命,持续完善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推动优秀年轻干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进而形成干部队伍青蓝相继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