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胃癌患者个人意愿与体验的饮食护理思维导图构建与应用

2023-08-31 07:31:08李玲周烨煜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导图胃癌依从性

李玲 周烨煜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为40~50 万人[1]。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含手术、放疗以及化疗,但均会对患者消化吸收、机体代谢以及正常饮食摄入构成一定影响,最终可导致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2-3]。既往在胃癌患者的饮食护理过程中,多采用健康教育手册和口头告知相结合的方式,但内容繁杂、分散,患者完全记忆较为困难。思维导图可借助词汇、图片及线条等改变健康教育结构,将各部分重点突出及条理清晰的内容相互连接,确保所传递知识的组织性、逻辑性,更有助于护士及患者理解和掌握[4]。目前虽然已有研究将思维导图用于癌症患者的饮食护理中,但仅针对癌症患者治疗的某个阶段,完整性及系统性仍需完善[5];既往在饮食护理过程中多由护士主导,对患者的个人意愿与体验缺少足够重视,导致患者参与感及依从性降低[6]。本研究拟构建基于胃癌患者个人意愿与体验的饮食护理思维导图,以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2 年4 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160 例。纳入标准:①临床分期I~III期,行胃癌根治手术;②年龄≥18 岁;③肿瘤无远处转移;④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排除标准:①复发性肿瘤患者;②沟通障碍;③合并精神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④合并全身慢性疾病;⑤合并身体脏器严重疾病(如心、肝、肺、肾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 例(分组后两组患者均安排在不同病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续)

表1 两组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胃癌术后常规护理策略(包含监测生命体征、留置管路护理、心理疏导、疼痛护理等);为患者制订个体化饮食计划,术后当日可少量饮水,术后次日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质食物以及正常饮食;同时,分发《胃癌术后饮食指导手册》,为患者讲解术后适宜食用的饮食类型、饮食禁忌以及饮食原则等,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并做好饮食日记。患者出院后每个月安排专职随访护士采用电话对患者进行1 次随访,加强饮食健康教育;每次电话随访持续时间5~10 min,直至术后3 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胃癌患者个人意愿与体验的饮食护理思维导图进行饮食护理。(1)组建研究小组:组建由1 名副主任医师、2 名主治医师、肿瘤科护士长、2 名主管护师、1 名营养师以及3名护师组成的研究小组。(2)饮食护理思维导图构建:研究正式实施前,由研究小组采用查阅文献、图书、专家指南[7]以及胃癌术后营养相关书籍,明确胃癌术后饮食护理思维导图所涵盖的内容,经过3 轮简化、修改、整合意见后绘制成简单的饮食护理思维导图;安排10 名胃癌手术患者阅读,充分听取、记录患者反馈的体验、意见以及建议,继续由研究小组讨论后绘制出胃癌术后饮食护理思维导图终稿,该思维导图涵盖饮食原则、术后饮食、术后并发症饮食、放化疗饮食四个方面,最终将胃癌术后饮食护理思维导图打印、补充至《胃癌术后饮食指导手册》中。(3)基于胃癌患者个人意愿与体验的饮食护理方案的实施:①入院阶段。胃癌手术患者入院后,即分发《胃癌术后饮食指导手册》,指导其提前熟悉饮食护理思维导图中的各部分内容,掌握患者日常饮食习惯、食物偏好以及烹饪方式,通过检测BMI、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由营养师评估后与患者共同制订个体化饮食方案;②术后住院阶段。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充分遵循患者个人饮食意愿及反馈,重点应用胃癌术后饮食原则、术后饮食、术后并发症饮食三个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指导,结合思维导图制订术后每日饮食计划(包含食物类型、数量、烹饪方法、进食次数以及进食时间等)并记录在《胃癌术后饮食指导手册》中,嘱咐患者按照饮食计划要求进食;③出院阶段。出院前1 d,再次提醒患者饮食护理对自身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出院后继续按照饮食护理思维导图优化日常饮食、术后并发症饮食等,出院后按照对照组同样的方法及频率进行电话随访指导;④放、化疗阶段。帮助患者按照胃癌放、化疗饮食思维导图科学规划日常饮食,患者放、化疗后亦可根据自身喜爱选取思维导图相应主题下对应的食物,思维导图中需中医辨证的部分均由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医师进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胃癌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术后出院3 个月)的饮食管理指标以及营养指标。①饮食管理指标包含患者饮食依从性以及饮食相关症状,两者均采用国内学者汪丹丹等[8]编制的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其中饮食依从性量表有11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分制,总分范围0~88 分,患者饮食依从性越好得分则越高;饮食相关症状量表有体质量减轻、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7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分制(0~4 分),总分范围0~28 分,饮食相关症状越严重得分则越高。②营养指标包含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9]得分、BMI、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PG-SGA 量表有患者自评与他评2 个部分,自评部分包括食物摄入、近期体质量变化、功能/活动以及体征4 个项目,他评部分有患者年龄、体格检查及代谢应激3 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相加为总分,营养状况越差则总得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癌患者干预前后饮食管理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胃癌患者干预前后饮食管理指标比较[(±s),分]

表2 两组胃癌患者干预前后饮食管理指标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饮食依从性评分 饮食相关症状评分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80 54.29±10.46 60.09±9.18 12.85±3.72 11.38±3.33观察组 80 54.33±9.16 65.84±7.40 13.02±3.95 8.42±2.75 t 值 -0.026 -4.362 -0.280 6.130 P 值 0.980 <0.001 0.780 <0.001

2.2 两组胃癌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20.94±5.07 20.19±3.85 48.82±6.4 20.50±4.82 20.50±2.96 49.08±5.9 0.563 -0.571 -0.266组别 n PG-SGA 评分(分) 体质量指数(kg/m2) 血清总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80 7.45±2.03 4.39±1.55 1 55.17±4.77 31.21±4.90 35.38±3.52观察组 80 7.64±2.00 3.51±1.24 4 58.60±4.82 31.65±3.18 38.79±3.02 t 值 -0.596 3.965 -4.524 -0.674 -6.576 P 值 0.552 <0.001 0.575 0.569 0.791 <0.001 0.502 <0.001

3 讨论

胃癌患者治疗包括手术、术后放疗、化疗等多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病情均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饮食结构也会出现多次调整,这就需要患者始终维持较高的饮食依从性,其对饮食相关症状的改善亦具有重要作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饮食相关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本研究制定的饮食护理思维导图基于胃癌患者个人意愿与体验而建立,通过突出饮食护理重点、简化饮食指导内容等方法,将胃癌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分散且有关联的饮食指导内容连接起来,辅助理清事物间的关系,有效避免既往常规饮食指导内容琐碎、复杂、患者被动接受等缺点,患者依从性更好;同时,将思维导图与《胃癌术后饮食指导手册》相配合,思维导图每个对应项目下推荐的皆为常见的饮食,患者可根据思维导图主动调整并记录于指导手册中,参与感与体验感更强,饮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更高;另外,本研究思维导图还针对胃癌术后进食五部曲、术后并发症、放化疗不良反应等,制订科学的饮食策略、饮食宜忌,降低因盲目进食导致的饮食相关症状发生风险。

胃癌患者营养状态可对术后临床结局及放化疗耐受度产生直接影响,而日常饮食是胃癌患者摄取营养的重要途径。但常规饮食指导内容过于繁杂,且均为患者被动接受,患者参与感不强。既往文献报道的饮食思维导图多停留在恶性肿瘤治疗的某个阶段(如术后住院期间、院外期间、放疗期间、化疗期间等)[11-13],但每个阶段的饮食指导重点均不同,而且胃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去不同科室治疗,患者无法获得全程、系统的饮食指导,导致其营养状态不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G-SGA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机体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个人意愿与体验饮食护理思维导图可改善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分析原因可能为本研究构建的思维导图各部分涵盖胃癌治疗的不同阶段,饮食护理内容较为全面且清晰,其中饮食原则部分:主要包含了饮食禁忌、每日食物摄入量等总体饮食原则,使患者对胃癌日常饮食有一个清晰概念,为每日营养摄入提供最基础的指导。术后饮食部分:因手术后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变差,需要循序渐进进食,思维导图使得患者术后每日饮食方案更加清晰,有助于促进患者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饮食部分:思维导图中列出了胃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在每个并发症主题下均有各自的饮食措施,患者应对起来更加从容,降低患者因盲目饮食导致的并发症加重,影响营养摄入。放化疗饮食部分:思维导图以放化疗饮食原则、患者体质、放化疗不良反应等为主题进行指导,通过改善患者食欲不振、胃肠功能减弱、脾胃阴虚等症状,确保机体有充足的营养摄入。此外,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更好的原因也可能是患者饮食依从性提高后的结果,患者依从性越好,饮食更科学,营养摄入也更充足。

综上所述,采用基于患者个人意愿与体验的饮食护理思维导图对胃癌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饮食管理依从性,改善饮食相关不良症状以及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导图胃癌依从性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