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钧
《过雪山》(油画) 吴作人
20世纪30年代,英勇的红军将士在强敌环伺、环境恶劣,衣不御寒、食不果腹的处境下,走完了凶险重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怎样创造出长征的人间奇迹,从饮食里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就意识到,8万多人马长途转移,“吃”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但由于中央苏区面积日益缩小,财力有限,出发时只能每个战士随身携带有限的粮食,“吃”的问题主要靠途中补给。
为此,1934年11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颁布《关于重新规定红军中没收征发委员会的组织的命令》,规定:“从步兵团起至师、军团、总政部,均设立没收征发委员会,各级没委在同级政治机关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此后,红军总政治部又发布命令:“没收一切豪绅地主与反革命的财产、用具、米谷等,除了红军必须外,尽量地发给群众,金银现款交没收征发委员会。”
1934年11月至12月间,红军连续突破敌人3道封锁线,又在湘江沿岸血战5个昼夜,部队从长征出发时的8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携带的粮食也消耗殆尽,饥饿像瘟神一样威胁着每位将士。
1935年1月5日,红军攻占遵义,中革军委指示:“对城市的搜索与检查,没收反动分子和土豪的粮食和财产,概由政治机关和保卫局负责。”在革命群众的协助下,共没收了遵义城268户反动豪绅、军阀囤积的粮款,让饥肠辘辘的红军将士吃上了饱饭。
红军长征途中的粮食,除没收豪绅、军阀的存储外,另一主要来源是向当地群众征购。红军购粮先要讲清政策、谈明价格,当面付钱。如找不到主人,红军要留下借(欠)条,写明征用的粮食数量和欠额。
1935年1月,红四军团攻占桐梓后,发现了一个储存军备物资的山洞,收缴银圆6万多块、粮食20余万斤及食盐、布匹等。红军在习水土城镇与敌人激战后,也缴获了大量粮食和财物,除了部队存留,全部分发给了穷苦百姓。
非常时期的特殊举措,为数万人马长途转战提供了保障,长征路上的袅袅炊烟,舌尖上的二万五千里,凸顯了将士们用信念和意志铺就的铁血征程。
1934年10月22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筹粮、捐款暂行细则规定的通知》要求:“各部队在白区行动中,不许损害工农群众的丝毫利益,防止无组织、乱没收行为。”同年11月,红军总司令朱德签发《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强调:“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
1935年1月5日,红军攻克遵义,总政治部下达军装整齐、不自由行动、不拿老乡物品、买卖公平等八项注意的通令。遵义城的百姓看到红军在寒风中怀抱枪支,露宿街边、檐下,无不动容。当他们得知这仁义之师缺吃少穿,就主动协助筹粮,赶制军装,基本解决了入城红军的温饱问题。
长征行进中的红军各部队严格执行规定、遵守纪律,向群众征购粮食、物品时不白拿、不强买,价钱公道、契据明晰。
如今,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档案局还珍藏着一张红军借条,发黄的纸上写道:“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一百零五担,生猪三头,重量五百零三斤,鸡一十二只,重量四十二斤,此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
当时,胡四德将借条珍藏了起来,60多年后,胡家后人无意中发现了借条,当地政府根据借条记载,按现价折款,兑现了红军当年的承诺。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吾洛老人家里,还保存着一块当年红军立的木牌,即便几十年过去,字迹依然清晰:“我们在这块田内割了青稞一千斤,我们自己吃了。这块木板可以作为我们购买你们这些青稞的凭证,请你们归来以后,拿住(着)这块木板,向任何红军部队或苏维埃政府,都可兑取与我们吃你们青稞价值相等的银子、茶叶或你们所需的物品。在你们还未曾兑得这些东西之前,需要好好保存这块木牌子。前敌总政治部。”
红军在藏区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正确执行民族政策,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深受藏族同胞的赞誉,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
1935年,红一、红四方面军等近10万部队先后在茂县、松潘等地活动3个多月,共购得群众支援的粮食2500多万斤,牦牛等牲畜20多万头,为长征的最后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
1935年6月,红军准备翻越夹金山,中革军委发出《关于筹办节省及携带粮食办法的通电》,要求各部队尽可能备足棉衣,携带7天的粮食,并派人员到附近征购粮食、油盐、皮革及牛羊猪等。但当地居民稀少,百姓生活也十分贫苦,征购粮食和牲畜极为困难。
在翻越雪山之前,上级还通知各部队轻装,只带粮食,每人尽可能带一些生姜、辣椒和干柴。但因食物匮乏,许多战士只带些炒麦面、红薯干、萝卜条等,背起干竹子扎的火把,穿上棕树皮做的马甲,就踏上了翻雪山的征程。
红军冒着风雪向峰顶攀登,越向上路越陡越滑,空气越稀薄,越喘不过气,将士们腹中饥饿、四肢无力,虽已时近中午,却乌云遮天,昏如傍晚。突然,大雪夹着冰雹劈头盖脸砸下来,大队人马无处躲避,不少人或滑入深谷或被埋冰雪,再也没能站起来。
到了晚上,衣着单薄的将士们在凛冽的寒风中宿营。他们围坐在火堆旁,靠煮玉米、麦粒、薯干和辣椒水充饥、取暖,许多人一把炒面一把雪,在漫漫长夜中熬过最艰难的时光。
吃草根、树皮则是另一番景况。草根多是无毒的野菜根和庄稼的嫩根,挖出来洗净或煮或拌,有时就生吃。
长征路上虽然树很多,但树皮能吃的只有榆树等少数几种树。树皮多是挖野菜或外出寻粮的战士剥回来的,如果是老皮,就取里面较软的一层,嫩皮则要刮掉外面的青绿层,切碎放到水里煮,一直熬到十分黏稠,就成了微苦略涩的“榆皮粥”。
在草地行军三四天后,许多将士没粮吃,一路上野菜、树皮都所剩无几,就开始吃随身携带的牛皮腰带、文件包、手枪套、马笼头等,以此充饥救命。
国家博物馆珍藏着长征途中未吃完的半条皮带,皮带上有一截一截的切痕,是每次吃的“份额”。红军吃的皮制品都是用莽硝、石灰腌“熟”的牛皮,吃之前要用水浸泡,泡的时间越长苦涩味越淡。
红二方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吃剩的皮带
据亲历长征的将士回忆,皮带有四种吃法。一是煮:切成条,煮软后把苦涩的表层刮去再接着煮熟了吃。二是烤:烤到变色变软后吃。三是先煮再烤:剪碎煮软后再烤,又脆又扛饿。四是先烤再煮:先烤熟,刮掉黑灰表层后再煮软,切丝和野菜粥熬在一起吃。
1935年9月,红军到了四川、甘肃交界的小镇哈达铺。哈达铺从明代开始,就是川、黔、鄂连接大西北的贸易枢纽,有几百家商铺、客栈、饭馆,且物价十分便宜。长时间饱受饑饿、疲惫折磨的战士有了一种绝处逢生的欣喜。
红军刚刚抵临哈达铺,国民党守军就已仓皇逃窜,丢下数座仓库,内存十几万斤大米、白面,数千斤食盐和一批棉衣、鞋帽等。虽然红军缺吃少穿,但依然将大部分物资发给了当地的贫困群众。百姓见到露宿街头、秋毫无犯的红军给自己发粮食、盐和衣帽,都非常感动,主动请战士到自己家住宿,特意给他们烤“锅盔”,回族居民也送来只有节庆时才制作的“油香”。
如今的哈达铺,还流传着周恩来与一把铜勺的故事。周恩来过草地时患上肝病,到了哈达铺,警卫员请来一位名叫畅通的中医为他诊治。当开好药方,抓来草药时,周恩来问:“诊费和药钱付了吗?”警卫员说:“给钱了,可畅大夫无论如何也不收。他说畅家在镇上几代行医,从没见过这么仁义的军队,药就送给红军了。”
周恩来听后眉头紧锁,第二天一早就来到畅氏诊所,补交诊费和药钱,但畅大夫依然坚决不收。无奈之下,周恩来从怀里掏出一把小铜勺,说:“这铜勺跟随我多年,虽不值什么钱,送您做个纪念。您什么也不收是不行的,我们红军有纪律。”
(摘自《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