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一个新生命给我的答案

2023-08-30 02:16周敏
中学生天地(A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充实感生娃生子

周敏

40岁,我有娃了。在朋友圈晒娃时,总被熟悉和不熟悉的人问,这是二娃还是三娃?我知道他们的言下之意,但也只能如实回答“此乃头娃”,泰然承认我“老来得子”。

读完博士,毕业工作,等晚两级的女朋友毕业工作,时间一晃,到我们结婚时,我已经35岁了。当时的我戴着矫正牙齿的牙箍,感觉自己还不算大。再加上夫人小我好几岁,就没那么急迫要孩子。多过几年二人世界吧,等我40岁再议,正好利用这几年好好搞搞科研,在单位站稳脚跟。在外人眼中,也许这是要丁克的架势。甚至连我的博士后导师也好几次不厌其烦地劝我抓紧生娃,并举身边一同事为例:“他去幼儿园接娃,常被误认作爷爷!”但我还是没听,继续一天一天拖下去。

之所以在生娃这件事上犯拖延症,说到底还是一个“怕”字。怕新生命的降临会把原来相对平静自在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怕我们没有准备好足够的知识、耐心与责任心,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等等。毕竟,养孩子是一种生命之间的联结与承诺,当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千般考虑,果然说明了一点:年纪越大,胆子越小,越害怕变化。读了那么多年书,也让我们更瞻前顾后,像哈姆雷特一样,想得多而做得少!并且,我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一个道理:虽然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但准备太多,会把准备误认为目标,也会错失机会。拖着拖着,也就拖成了习惯。

但还是拖不下去了,我的不惑之年转眼临近,生娃必须提上日程。我们很快从最开始的忐忑不安中走出来,学会了坦然接受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期待。记得第一次做4D超声检查时,屏幕上的娃还有些类外星人的怪模怪样,但影像定格的刹那,我完全为一种悸动所充满。孩子出生了,在乱糟糟的病房里,盯着熟睡的他,我有种很强烈的不真实感,难以想象这个7斤多重、能哭能喝奶的娃就这样从夫人的肚子里出来了。凝视着这个还不知道像父亲还是母亲、软软的一团让我们手足无措到不敢抱起的小婴儿,我突然意识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是什么。

结婚、生娃确实是人生大事,也是个说不尽的话题,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以各种方式去想象和谈论它们。我上中学时也曾认真想过,不过那时更多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所以听你们说“未来不想结婚生子”“我认为自己无法成为一个好家长”时,多少感到一些诧异。但站在你们的角度,我也能理解这些表达所释放出的消极意味。信息爆炸的时代,你们接触了大量知识,似乎什么都懂,再加上更重的学业压力,所以才会对未来产生了一些倦怠乃至恐惧情绪。但通过我的婚育经历,我想说的是,外界信息多数时候不等于亲身经历,而人生的厚度是由经验构成的。更何况,中国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与急剧转型的阶段,现有的知识与个体有限的经验都有可能追不上社会思潮的变化。所以,因先入为主的观念而给年少的自己下一个未来的决定,未免太过仓促。

你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倘若非要探寻一个确定的答案,我想你们可以暂时绕開“要不要”的话题,而是进一步思考:我希望长大后的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不生孩子,我将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如果生孩子,我将如何不求回报地付出我的爱,尽好责任?当我不得不面临各种选择的时候,我又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且不惧他人的眼光……看,你们要思考的可不仅仅只有结婚生子这个选项,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推进的方面。而且无论怎样,都请记住我们现在的状态——我们不喜欢的,以后不应强加在孩子身上;同时,也要多从我们父母的角度考虑,理解他们对我们的“强加”。

老实说,自从有了娃,确实比以前要忙碌多了,甚至很影响我的工作,但我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这种充实感可能正体现了生命的厚度,是无法被其他东西替代的。

猜你喜欢
充实感生娃生子
生娃吧!国家鼓励
海马爸爸能“生娃”
全球首例!机器人“生娃”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处暑
现实一种
清明
充实
闽南妈妈的“生娃”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