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2023-08-29 12:16洪燕龙郑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2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活疫苗依从性

洪燕龙 郑秀丽 陈 霞

(晋江市金井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福建 晋江 362251)

按照相关规定,为保障社会性健康安全,预防部分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国家大部分儿童需依照免疫程序,计划性地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部分严重传染性及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具有经济、便利、高效优势。预防接种疫苗对家庭而言,能够有效减轻因受到部分疾病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健康生命威胁等风险[1]。预防接种是指应用人工制备的疫苗类制剂或免疫血清制剂,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机体,使个体或群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自动免疫或变异免疫[2]。儿童预防接种由于儿童对疼痛的敏感性等诸多因素,在接种过程中常会遇到一定阻碍,且儿童注射疫苗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往往较成年人更为严重,本文针对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系统性护理的价值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800例于2022年1~12月在预防接种处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对照组,男性212例,女性188例,年龄1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42±2.51)岁;研究组,男性198例,女性202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37±2.65)岁。纳入标准:家长、监护人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定期预防接种儿童。排除标准:存在器质性疾病儿童;凝血功能障碍儿童;存在血液性、代谢性疾病儿童;过敏体质儿童。研究组及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预防接种护理方案,预防接种整个过程,需护理人员严格坚持无菌原则,对环境、儿童疫苗接种处进行严格消毒,且在儿童接种结束后30 min内需仔细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异常反应,若存在异常,需进行及时、有效的医学干预。研究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步骤如下:①接种前疫苗科普。相关护理人员需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科普,使家长或监护人了解儿童所要接种的疫苗,掌握该疫苗的用途、禁忌证、不良反应等。②接种前检查。相关护理人员在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前,还需对儿童即将接种的疫苗及注射器具进行严格检查,核对疫苗的质量、生产厂家、有效期等。③建立儿童体检表档案。相关护理人员需在进行预防接种前详细了解、掌握接种儿童近期健康状态及是否存在相关病史、过敏史。为儿童进行体温测量,当儿童体温处于异常情况下,如体温超过37.5 ℃时,禁止进行预防接种。④接种中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在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过程中,需始终坚持无菌操作,采用75.00%酒精,对儿童接种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当酒精挥发后,再进行接种。儿童皮肤稚嫩,神经敏感,因此对疼痛的感知较成年人更为强烈。因此,可为年龄较小儿童选择斜卧位或由其家长环抱,家长可轻压儿童的前臂后区以及肘关节,相关医护人员可将疫苗注射于儿童三角肌处,尽力缓慢推注,尽量减少因注射为儿童带来的疼痛感。当注射完毕后,注射针需进行约90°的旋转,避免注入的疫苗溢出。⑤接种全程的心理护理。疫苗接种处,可将室内环境进行布置,儿童通常对所处环境较为敏感,可多采用暖色调装饰物或墙纸,有利于帮助儿童缓解、放松紧张情绪。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相关护理人员可给予言语上的鼓励与表扬,提高儿童的配合度,以便接种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接种时,医护人员及家长可用玩具,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防止儿童因过度专注于注射器而害怕哭闹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度调查以调查问卷形式开展,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将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②统计预防接种儿童并发症发生例数,包括:发热症状、注射部位红肿热痛、皮疹、注射部位硬结、恶心呕吐。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热发生率+注射部位红肿热痛发生率+皮疹发生率+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③儿童护理依从性评估标准:高度依从性,儿童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预防接种,无哭闹现象;中度依从性,儿童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完成预防接种,存在较轻微的哭闹现象或躲避现象;拒绝依从,儿童哭闹现象严重,配合度极低,无法顺利进行预防接种工作。总护理依从性=高度依从性+中度依从性。④本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共计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238例,较为满意150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率为97.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46例,较为满意186例,不满意68例,总满意率为83.00%。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护理依从性对比 据结果显示,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6.00%,对照组总依从率为81.50%,研究组儿童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对比[n(%)]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对照组发生率为13.50%,研究组并发症风险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比[n(%)]

2.4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疼痛评分为(3.37±0.97)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5.26±1.29)分,研究组儿童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535,P=0.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儿童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可分为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其中减毒活疫苗是指经过科学处置,使疫苗内细菌、病毒保留一定活性,但丧失原有的致病性。减毒活疫苗具有免疫活性高、抗原需求量少的特点,但安全性与灭活疫苗相比较低。灭活疫苗主要是指经过科学处置后,所含细菌、病毒完全丧失活性的疫苗,该疫苗具有免疫活性低、抗原需求量较高、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儿童与成人相异,机体较为敏感,免疫系统较为薄弱,针对体弱或存在先天性疾病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应首选灭活疫苗,避免出现病毒感染、异常反应等,对儿童生命健康造成损害[3-5]。

进行儿童预防接种时,相关护理人员需仔细观察儿童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给予有效干预。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可按照其产生原因而分类,可分为疫苗的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6-7]。由于儿童个体之间对疫苗存在差异,少部分接种儿童可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

儿童预防接种可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可分为:①一般反应。多为儿童在接种后出现一过性的轻微反应,包括接种处皮肤的红肿热痛、瘙痒、小皮疹等局部性反应,或发热、恶心呕吐等。通常情况下,儿童预防接种后所产生的一般反应多持续24~48 h后即可消失。其所带来的影响,儿童机体自愈能力即可恢复,多数无须过多干预。②异常反应。与一般反应不同,异常反应是较为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其发生极为罕见,常可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③心因性反应,主要由于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过程中,情绪过度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出现的形体化症状,非实质性损伤,与疫苗无关[8]。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具有积极影响,通过系统性护理干预,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能够系统、明确地掌握相关疫苗的多方面信息,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定期定时,按照规定次数进行预防接种[9-13]。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搭建沟通桥梁,避免因非接种失误、疫苗问题而出现某种不良反应,产生医疗纠纷[14-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预防接种依从性方面均较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更为理想,这表明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推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并发症统计结果中显示,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同时,在儿童预防接种疼痛度方面,研究组儿童所感受到的疼痛对比对照组,存在明显地降低,这表明在预防接种中应用系统性护理能够为儿童提供更为舒适的接种环境与感受。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依从性等,有力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活疫苗依从性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番鸭呼肠孤病毒活疫苗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