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亚欣
【摘要】 目的 探究在牙周病行种植牙术后患者护理中行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 2023年1月入院治疗的6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患者口腔知识水平的认知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口腔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口腔健康知识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施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周病性种植牙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口腔健康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口腔健康教育;牙周病;种植牙术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7--02
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牙龈发炎、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的统称,牙周疾病不仅仅指存在于口腔感染中,还与关节炎、肾炎等全身性疾病有一定的关联性。牙周病分类较多因此临床症状表现也具有差异性[1]。对于牙周病牙列缺损者,多实施种牙术进行治疗,但如果术后口腔护理不当,将影响术后预后效果,甚至会导致种植失败,进而加重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因此,在牙周病患者行种植术后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对口腔护理的重视程度,提升预后。本研究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行种植术后护理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年1月- 2023年1月入院治疗的6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行种植牙术;配合度高。排除标准:语言、精神障碍者;不宜实施牙种植术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女=18∶12;年龄20~66岁,平均40.58±3.41岁。对照组男∶女=17∶13;年龄23~67岁,平均41.66±3.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严密检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告知患者恢复期间的口腔注意事项,对其饮食进行管控,出院后要求患者定期复诊。
1.2.2 观察组 实施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风险因素评估: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含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对口腔护理的认知水平等,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风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制定对应的健康教育干预。
(2)口腔健康知识宣教:针对患者认知水平给予相应的知识内容准备,知识内容需要条理清晰,重点知识突出。如突出讲解牙周病的引发原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发牙周病;种植术后的注意事项,护理要点等。考虑到有患者文化程度不高,可通过事先录制相关视频,制作相应的动画、PPT进行知识点循环播放,亦可组建微信群聊,定期推送相关视频,以实现多元化口腔健康知识宣教。
(3)口腔护理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刷牙以及使用牙线,提倡使用巴氏刷牙法;要求患者每日早晚进行牙齿、口腔清洁;指导患者按医嘱进行换药;叮嘱患者少食用甜食、碳酸饮料及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口腔清洁行为进行监督。
(4)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术后患者多会由于牙痛而引发烦躁、暴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正确缓解自身情绪,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病情恢复造成的严重影响,让其保持平和的情绪,联通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或做其它事情如看电视、听音乐等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
(5)延续护理: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彻底牙周检查,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若牙周状况良好可于3、6个月和1年进行常规随访。
1.3 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水平:护理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行评估,包含正确刷牙、正确使用牙线、饮食规范以及自我防护,各项均为10分,总分为4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2)護理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自制表,共有1、2、3、4、5个星,代表5个水平等级,4~5星表示护理工作满意,2~3星表示护理工作基本满意,1星表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口腔健康知识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口腔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口腔健康知识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討论
牙周病在全球成人中的患病率高达80%以上,是人群中最广泛流行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在牙周病患者行种植术后为保障种植体的留存率,术后需要实施口腔护理,并保证养成良好的健康口腔行为。为提升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水平认知,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是比不可少的过程[3]。
本研究中对牙周炎行种植牙术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生活饮食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判定风险因素,再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关健康指导,并联合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突出讲解关于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及定时进行刷牙的重要作用,提升患者的认知,进而让患者有自我防护意识,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4]。此外,还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让其释放出心理不良情绪,进而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促进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的观察组的口腔健康认知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由于观察的样本量较小,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升认知,纠正错误潜意识,进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5]。
综上所述,对牙周病性种植牙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口腔健康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口腔的健康状况。
4 参考文献
[1] 李胜男.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患者种植牙术后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2):162-163.
[2] 李爱芳.探析口腔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患者种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186.
[3] 王香玲.定期口腔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患者种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2):58-59.
[4] 杨李亚.系统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4):4600-4601.
[5] 王洁茹,岳平,严春玲.标准化路径式健康教育对慢性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0):152-155.
[2023-07-17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