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珍 罗文娟 张华文 伍清龙 谢玉芳 范燕 黄艳梅 卢雪冰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1年7月- 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在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有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平均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联合门冬胰岛素30可有效降低血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减少胰岛素用量,提升C肽水平及缩短血糖达标时间。
【关键词】 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门冬胰岛素30;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7--0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病人群不断增加,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的2型糖尿病(T2DM)为主要发病类型。T2DM是近30年来全球患病率增长最快的疾病,近10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趋势不断攀升[1]。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9.7%,患病总人数已高达9240万,是世界上T2DM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T2DM是以胰岛素的相对缺乏或抵抗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诱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T2DM的主要治疗方式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抑制糖原的吸收来降低血糖,但降糖的同时也会加重患者肝肾功能负担。中医药治疗T2DM的历史悠久,注重整体原则,具有降糖平稳、不良反应轻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等优点,越来越受患者青睐。本研究针对T2DM患者采用益气养阴生清化浊法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7月- 2022年12月南康区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在24~70岁;②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患者糖尿病症状典型(如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和难以解释的体重减轻)加1个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PG≥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PG≥11.1mmol/L;③符合中医的气阴两虚兼痰浊内阻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制定,主证:口干喜饮、尿频量多、倦怠乏力、脉寸沉弱、关滑涩,兼证:少气懒言、纳少、头晕头昏、心烦、大便溏薄、视物模糊、失眠、耳鸣、舌质淡红、苔黄干,以上症状主证2项以上,兼证2项以上即可诊断为气阴两虚痰浊内阻证;④既往未曾应用过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者。排除标准: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糖尿病严重急、慢性并发症;④备孕、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史者;⑥精神异常或无法独立言语表达者。在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39±7.68岁,平均体重指数27.12±6.12;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68±7.93岁,平均体重指数26.89±6.86。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NKZYYLL2021036)。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胰岛素治疗。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ml∶300U),每日3次,早、中、晚餐前5分钟皮下注射,注射剂量根据患者血糖及时调整。持续治疗1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方加减治疗。处方:黄芪30g、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葛根30g、升麻10g、柴胡6g、知母10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6g、鬼箭羽15g、鸡内金15g。每日1剂,加水600ml煎煮,取药液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以及餐后2小时C肽的水平。
(2)胰島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记录两组胰岛素用量(U)及血糖达标天数。
(3)中医症状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口渴喜饮、小便频多、倦怠乏力3项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及气短懒言、脘腹胀、心烦、大便不爽、失眠、舌质红苔黄干6项次要中医症状积分,每项主要症状按无、轻、中、重度得分为0、2、4、6分,每项次要症状按无、轻、中、重度得分为0、1、2、3分,总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症状越严重。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G、HbA1c、空腹C肽及餐后2小時C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水平有所上升,但观察组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T2DM的发病人数众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我国T2DM患者以胰岛素β细胞功能减退导致的储备能力偏低为特征[6]。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较低,容易出现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此外,我国居民饮食仍以谷类等高热量食物为主,每餐进食量较大、进餐次数少,不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7]。胰岛素抵抗也是我国T2DM发生的基本病理机制[8]。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剂量相对充足,但生物效能低下,导致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近年来,中医药降糖及应对胰岛素抵抗的方法备受临床关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是近年来我院中医科治疗T2DM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研究证明T2DM的病理机制主要为气阴两虚、血瘀,应用益气养阴法可改善患者气滞血瘀症状,辅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9]。中医学将T2DM归属于“消渴”范畴,气与血密切相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益气养阴法可改善气血循环,改善血流不畅及缓慢涩滞。阴气不足则阴虚火旺,患者会出现煎熬津液、口干多饮、乏力短气、肢体麻木及舌暗瘀斑等征象,治疗上可配合益气养阴的方剂,改善患者气血不足的症状。本组方中黄芪、人参、麦冬均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还可生精止渴。虞艳玮等[10]研究证实,黄芪具有较好的促进肝糖原合成,调节血糖代谢作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葛根可活血补气,促进肝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张东鹏等[11]研究证实,活血益气法可改善微循环,加快血流速度,提高葡萄糖利用效率,降低血糖水平。升清化浊是中医理论中用于健脾升清、和胃降浊的方法,用于治疗口渴烦躁、脾胃失调、腹痛腹泻等症候。升清使清阳之气上升,化浊致浊阴之气下降,升清化浊使营养物质能够吸收并上输于肺,胃纳食物可下降至小肠,使糟粕之物下降大肠而排出体外。升清化浊可使气机通畅、纠正机体不良的营养代谢状态。升麻、陈皮、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生阳气而退热邪等功效;知母、法半夏、甘草、茯苓、鬼箭羽、鸡内金等化浊药物,可有效促进患者积食不消,有生津止遗的功效。何彬彬等[12]证实,应用升清化浊疗法可有效纠正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高于对照组,平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益气养阴升清化浊疗法可有效降低观察组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促进血糖达标及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益气养阴升清化浊法联合胰岛素可有效降低血糖指标、减轻临床症状,减少胰岛素用量,提升C肽水平及缩短血糖达标时间。
4 参考文献
[1] 陈亦晨,陈华,孙良红,等.2010—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糖尿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6):393-399.
[2] 石瑞峰,郭晓蕙,章秋.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 13(2):121-124.
[3] 方凤贞,李壮苗,陈婷玉.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疾病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21, 24(33):4261-4267.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8):865-869.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4(1):13-16.
[6] 周琼,彭葆坤,周松兰,等.初诊断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J].重庆医学,2022,51(6):945-948.
[7] 徐英,李志学,马艳,等.1990~2019年我国15岁以上居民中2型糖尿病归因于饮食因素的疾病负担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10):1016-1022.
[8] 李佳欣,陈思琦,葛鹏玲.胰岛素抵抗也是我国T2DM基本的病理现象[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2):147-150.
[9] 连书光,张琼瑶,刘海立,等.自拟济肾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Ⅲ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44(2):159-163.
[10] 虞艳玮,张芯,毛竹君.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黄芪-黄连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4):2235-2240.
[11] 张东鹏,张定华,连琯,等.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21,34(4):150-153.
[12] 何彬彬,熊霞,廖秋红.消渴化浊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3):118-121.
[2023-04-1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