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诗眼睛,一颗澎湃的诗心

2023-08-29 07:32梁志宏
辽河 2023年8期
关键词:诗心眼睛诗人

2023年初,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主办的2022年度民间诗歌奖揭晓,《诗眼睛》公众号获评全国十佳诗刊(微刊)荣誉。这是对《诗眼睛》主编王恩荣创办五年推送近2000期,影响波及全国诗坛及海外的高度肯定和褒扬。

与此同步,五年来王恩荣诗歌创作和诗评也有了长足进步,作品频频在《诗刊》《草堂》《诗选刊》《山西文学》《山西日报》等报刊及众多网络平台发表,多次入选全国性诗歌选本,2020年荣获第六届“晋中文学奖”评论奖。

王恩荣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和进步,我想应该写点儿什么给予鼓励了。

王恩荣命名自己的公众号为《诗眼睛》,正好成为观察其诗歌与诗评写作的切入点。

第一次见到王恩荣,是2017年夏日在和顺县举行的“牛郎织女诗歌文化节”。那时他刚创办《诗眼睛》,我便留意他的眼睛,读出了太行山人的朴实和热诚,也感受到性情相投的缘分。我与王恩荣合影,还引荐他与著名诗评家吴思敬老师相识并一起合影。

回到省城,我写了《七夕,在和顺天池》和《阳曲山坡遇牛郎》交作业。王恩荣很快写了诗评《神话传说的“神”与“化”》,着重评述两首诗对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如何进行“神性”阐释和“诗性”表达:“其中既有对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神话的内核‘忠贞不渝的揭示,又有宏观上对‘人间有爱的判断和‘莫辜负了两情相许真爱的呼唤;同时通过对一个现实版的牛郎的描述,呈现出山区底层百姓在婚姻爱情上的困境”。

虽然,王恩荣的文字比较粗糙,在层次衔接处也不够融通,但初学写作者能够选取神话与人间对应这一视角,进行恰当而又透彻的评析,让我感到由衷惊喜。此文在省级刊物《火花》发表,王恩荣也受到一些激励。

此后几年,我们一同参加采风和作品研讨会,我也关注王恩荣几乎每日一期的《诗眼睛》公众号,读他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的诗作和评论,看到他的辛勤付出和不断进步。

王恩荣初期写的诗歌,大多为身边风物和故乡风情,物象与情思交融,以白描手法诗意地呈现。比如《在楼上》,写俯视小城灰色的街道及行走其间的感觉。

如《故乡斜在秋雨中》:

……

剪切一段秋风

剪切一场秋雨

让风粘贴着雨

让雨复制在望乡的眼睛里

让故乡斜在秋雨中

这些诗句表达了王恩荣难以排遣的乡愁和对父母萦绕心头的思念。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人区别于常人之处,在于视野的开阔、目光的犀利,在于眼睛之窗后边一颗异常敏感的诗心。

王恩荣曾如是表白自己的写作体验:“一首好诗就是诗心与自然的一次美妙绝伦的相遇。”

当然,优秀诗人的可贵之处,更在于要有审美发现、审美感知和审美鉴赏与表达的能力。王恩荣也具备这样的能力,近期创作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勾联、触发中年人所累积的生命经验,经过审美转化,完成一首首有意味的诗篇。

来看发表于《诗刊》,他的《麻衣寺的井水》:

慈悲的人是奔跑的寺庙

草木是生长的寺庙

芸芸众生,打水者

让麻衣寺的井水

源源不断地流向尘世

……

开头一节几个互有关联的画面组合,呈现出众生来去、慈悲为怀的佛门境界。作者笔下麻衣寺的井水只是个由头,后边两节写“山上那绵远的流水声/如麻衣老衲在念诵经文”,以及声声木鱼,一句“麻衣寺的流水/只如白云,难穿透人心”,意蕴在转换和打开中显得广阔与深邃。

诺贝尔获奖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认为:“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

王恩荣深谙此道。他笔下常有梦境入诗,比如那首为人称道的《列车卧铺》,写的是卧铺车厢内深夜鼾声起伏,由此展开幻想:“仿佛拥挤的不是床铺/而是梦”“仿佛不是人在做梦/是车在做梦”“这时,列车载着向前的仿佛不是人/而是一车子梦”。王恩荣没有写一两个梦如何如何,而是留下足够的空间任凭读者想象。

王恩荣新近有一首《行走的内含》也写到梦,只有三节、六行:

那辆车走着走着忽然迟疑了一下

是车子想了个问题

行路的人没有放下散文的脚步

是正催生一個诗的结果

时间把所有带光的人粘贴在夜里

是为了一起发送进梦里

徐殿彬先生将该诗归入“好诗必读”系列做了点评。这首诗容量极大,王恩荣借行走写人生,是对尘世中人的提示或曰警示。第一节写那辆车“迟疑了一下/是车子想了个问题”,在提示行车人要有思想,有点儿忧患意识。第二节写行路人从“散文的脚步”催生“诗的结果”,提示人生在世灵魂的升华。前两节为横向并置,第三节内含递进,写时间老人的期冀:人生要有梦想避免平庸,这里有个限定词“带光的人”,不包括阴暗丑恶之人,显然有一层警示含义。我想末句若有“期待梦想成真”,内含更为积极。

王恩荣还有几首类似这种手法的诗,都是前几节相关的意象并置,最后一节递进。

如《这样的》:

……

妻子的头发是这样的

家中一有烦心事就在庸常的日子

里落下

落着落着就人到中年了

如《镜子》:

……

沉默不语在喋喋不休中看见了自己

我在妻子那无奈的眼里看见了自己

这应该是他最想表达的意蕴,有点儿像相声演员前边铺垫,最后抖包袱的意味。诗中透露出王恩荣忙于教学和熬夜编辑《诗眼睛》,对妻子承担繁重家务的愧疚,让人读了生发出几分感叹。

从上述几首诗,可以看出王恩荣诗歌的风貌,他以简洁朴实的口语、且富有诗性的语言,抒写尘世万象芸芸众生,不乏发自内心的生命体悟和人生经验,隐含慈悲向善的禅意,具有启迪人心的意味。

回头再说一下王恩荣的诗歌评论,两篇诗评与我有过交集,我印象较深。

一篇是2017年太原晋中第三届年度诗人评选揭晓,安排王恩荣写一篇获奖诗人的作品述评。我提出一个思路,他很快写出初稿,题为《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内容也契合此次评奖的指导思想和两市诗歌创作的实际,这表明王恩荣已有了艺术概括的能力。

另一篇是2022年《梁志宏文集续编》出版,王恩荣远离省城不便参加新书分享会,就写了一篇诗评《呈现家国情怀的“大诗歌”》,针对著名评论家杜学文在序中指出我创作中的“大诗歌”现象,以此观点展开评述,抓住了我诗歌创作的重要方面,评析也比较到位。这两篇评论分别发表于《山西经济日报》和《山西日报》副刊,获得了业界认同。

诗人王恩荣能够在较短时间提升创作水平,除了坚守与勤奋,我想主要得益于他有一双诗人的眼睛,有一颗敏感和澎湃的诗心;也得益于在主编公众号《诗眼睛》上开拓视野,博采众长,在诗歌和诗评写作上互鉴互补,不断开发并提升审美鉴赏和审美表达能力。他有一首《喜鹊,一群远涉的义工》,称誉喜鹊为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搭桥的义举。每日编发《诗眼睛》何尝不是一个诗歌义工呢!

王恩荣在诗歌跋涉的路上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其间也有过苦恼和迷茫,但诗人坚持了下来。正如他在晋中文学奖颁奖典礼发表的获奖感言《我有一个梦想》,相信诗人还会继续跋涉,走向远方诗的圣殿。

猜你喜欢
诗心眼睛诗人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诗心依旧(节选)
菊品与诗心——论欧阳修十年迁谪期的菊花诗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