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倩 肖紫薇
摘要: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混合式学习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国内高校的教学中。笔者对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基本确认,目前学生个体自信感较高,学习能力感不足;学习规划意识较清晰,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学习策略运用较好,学习评价有待加强。通过T检验发现,混合式学习模式、学生的年级、学生的性别对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影响。据此,从根据年段制定学习方案、教授学习策略、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教育改革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学习模式;自主学习能力
21世纪,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时代到来。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需要深度联合教育教学,让校与校之间形成“互联网+教育”体系,充分实现多方资源共享[1]。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目标中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旋律。截至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随着混合学习模式的兴起,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始受到重视,而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内部心理动机的外在表征,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 混合学习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1.1 混合学习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混合学习模式(blended learning)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试图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从而形成混合式课堂教学法。我国首次提出混合学习理念是2003年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提出的。混合学习模式是指将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C-learning)与网络学习(E-learning)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了资源的融合[2]。一方面,混合学习模式能提高学习效率。在“互联网+”背景下,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前有意识地预习,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也更加具有计划性,课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开放且便捷的学习环境[3]。另一方面,混合学习模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兴趣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并且网络学习的资源的易获得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以及与同学交流[4]。
1.2 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与结构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了,学校难以将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元认知的一个方面,其中包括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知识或意识、个体使用自我调节机制来控制个体认知过程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具有的学习控制能力即为自主学习能力。国内学者对自主学习能力结构的划分多数是基于人在认知过程中主体能动性的角度切入,而非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自主学习提出的。故本文借鉴了潘娟[5]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视角将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划分为学习目标与计划能力、学习策略使用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四个维度。
2.“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学习模式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2.1 个体自信感较高,学习能力感不足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内部心理动机的外在表征,是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四个维度均值由高到低为:个体自信感(M=3.612)、学习努力感(M=3.520)、网络环境感知(M=3.407)、学习能力感(M=3.390)。根据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M=3.482)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混合学习模式下自我效能感的四个维度中,大学生个体自信感较高,学习的能力感不足。根据表2可以看出,仅0.74%的大学生对于自身能通过使用混合学习模式获得优秀的成绩没有信心,且0.74%的学生认为他们很难应对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其他学生均认为自身可以解决各类问题,从而高效地进行学习。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运用混合学习模式进行学习有较强的自信感,相信自身能通过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但在学习能力感中,仅38.52%的大学生认为与其他同学相比,自身的网络技术更好一些。57.04%的学生能根据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与补救。
综上所述,在教师选择运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前,多数学生对于自身是否具备混合学习能力比较有信心,比较接受这种学习模式,这是由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基础。在混合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多数运用钉钉、学习通、雨课堂、腾讯会议等学习平台组建授课班级,上传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多数学生认为自身的网络技术运用能力较差,找不到老师布置的讨论话题、难以按时完成小组任务等情况时有发生。
2.2 学习规划意识较清晰,自我监控能力较差
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又称为自我定向能力,即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设置学习目标,并且能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M=3.569)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一般”3分的水平。
2.3 学习策略运用较好,学习评价有待加强
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一定的策略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达成目标,有效地进行学习。根据表3可以看出,在运用学习策略的问卷中,51.12%的大学生了解各种自主学习的策略,并能运用策略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遇到难题时,62.97%的大学生能利用网络或者书籍等多种方式寻求解决办法,仅0.74%的大学生不能根据任务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能合理地运用策略来进行学习,从而高效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评价上大学生还有所欠缺,在自我评价方面,仅43.71%的学生会基本或完全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总结,50.38%的大学生会基本或完全正确评价自身学习取得的进步,并且从中汲取经验发现薄弱点。综上所述,大学生在运用混合模式进行学习时,学习评价能力有一定的欠缺,缺少相互评价,并且形成性评价较弱。对于学习策略的运用较好,了解各种策略的使用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學习类型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
3.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3.1 混合学习模式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
自主学习能力作为21世纪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能否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以及树立终身学习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提出要构建新时代的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为焦点的崭新教育模式[6]。大学生能否适应混合学习模式、混合学习模式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如表4、表5所示。
根据表4可以看出,是否用运用混合学习模式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p=0.052)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运用混合学习模式进行学习的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值(M=3.654)均高于单独学习模式(M=3.424)的学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四个维度中,学习能力感(p=0.044)、网络环境感知(p=0.020)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混合学习模式的运用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感、网络环境感知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平均值均高于运用单独学习模式的学生。
3.2 混合学习中年级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混合学习模式下不同学历层次进行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差异性检测。从表5中可以看出,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混合学习模式下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其四个维度的平均值最高,其中本科生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M=3.614)最好。专升本的自我效能感最高。不同年级的“学习评价”的平均值差距最大,表明在大学生评价能力方面差异较为明显。
3.3 混合式学习中性别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的方差Levene检验中,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四个维度P值大于0.05,说明方差齐性相等。从表6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在男女性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学习策略的运用方面,女生的运用情况(M=3.609)要高于男生(M=3.571)。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其他方面男生的均值均高于女生。
4. 结论与建议
4.1 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不同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
笔者调查发现,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使用混合学习模式进行学习时,其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使其通过一定努力可以达成小目标,学生实现目标后会获得成就感与自我效能感,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使用学习方法和行为调控上有更强的主动性,教师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感、能力感,能促进学生继续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7]。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他们愿意且主动去学习。例如大一新生由于刚入学且较为迷茫,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拥有良好的价值导向等,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2 系统传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过程监控能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践的情景使学生了解多种学习策略,如精细加工策略、元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等,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训练与实践,使学生能根据情景合理运用策略[8]。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具体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利用外界的资源去解决遇到的困难。最后,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对其自身学习进行监控,监控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进行调整,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与进步。
4.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动机的产生。在“互联网+”背景下,交流與沟通更快捷与方便,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理解,使学生能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之中学习与合作,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混合学习模式下教师也不需要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评与反思,通过评价发现自身的问题,改进自主学习中的不足,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A/OL].(2018-4-18)[2023-7-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陈旭.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3]申群意.“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11):24-25
[4]孙嘉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问题与改进[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5]潘娟.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与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模型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J].现代教育技术, 2019,29(2):1.
[7]秦强.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大学生学习特征及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6(37):17-19.
[8]刘娜.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文化产业,2021,(15): 141-142.
作者简介:平倩,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肖紫薇,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科研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学习模式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研究(编号:JGJX2021C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