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爽
[摘要]文章以19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基本信息、推送情况与推送成效三个方面分析和研究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结果表明:有16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以论文类和资讯类为主,有11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资讯类推文阅读量高于论文类推文阅读量。其中《煤炭学报》微信公众号无论是推文数量,还是推文阅读量,都位列前茅,其在新媒体运营与服务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文章还从提升推文质量与传播成效、注重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创新“推文+视频”融合方面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建设和高质量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新媒体运营;发展启示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更加完善[1]。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阅读方式已呈现移动化、碎片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逐渐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的重要性,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也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2]。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度年检的4845种科技期刊中,有2298种填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数量,占比47.43%[3];在2020年度年检的4931种科技期刊中,有2541种填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数量,占比51.53%[4]。可见,微信公众号作为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5],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
截至目前,关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类别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推文内容质量提升途径、选题策划、运营推广策略、热点文章特征等[6-8],以矿业工程类科技期刊为出发点进行的微信公众号发文统计和研究仍较少。因此,文章以19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基本信息、推送情况和推送成效,探究优秀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方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启示,为矿业工程类科技期刊等推进新媒体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文章基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索引分类,获得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外)类和煤矿开采类共计19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经过调查研究,《煤炭技术》《爆破》《工程爆破》暂未开通微信公众号。因此,文章以其他16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些期刊的微信公众号2022年推送内容及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运营现状。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5月30日。
二、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
(一)基本信息
表1梳理和汇总了16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基本信息和2022年推送情况。在微信公众号名称方面,75%的期刊微信公众号名称与期刊名称完全相同;3种期刊微信公众号名称是对期刊名称的补充,比如增加“期刊”“杂志”等内容;《有色金属(选矿部分)》较为特殊,没有独立的微信公众号,依托“矿冶期刊汇”推送信息,该微信公众号共推送6种期刊内容,文章选取《有色金属(选矿部分)》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在微信公众号开通年份方面,75%的期刊在2014—2017年开通微信公众号,其中《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工程》《金属矿山》于2014年开通微信公众号;25%的期刊在2019—2021年开通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认证情况方面,只有2种期刊暂未认证。在微信公众号开通类型方面,有11种期刊选择开通微信公众订阅号,5种期刊选择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号。微信公众订阅号侧重于传播内容,可每天推送一条信息;微信公众服务号侧重于提供服务,可每月群发4次信息,且推送信息能直接显示在微信聊天界面,增加曝光率。对科技期刊而言,两者各有利弊,都可以通过高质量运营,扩大期刊传播范围和提高期刊影响力。大部分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选择开通微信公众订阅号,以及时传递信息,增强用户黏性。
(二)推送情况
笔者分析被调查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情况,发现其推文内容大部分为原创内容。一是论文类,包括期刊发文推介、目次、专题论文汇总等;二是资讯类,包括征稿通知、会议通知、新闻公示等。文章主要统计分析被调查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推文,详见表1。其中:《煤炭学报》的微信公众号保持每个工作日至少推送一条信息,这有利于增强用户黏性;部分期刊微信公众号穿插推送与行业相关的转载文章,以保持微信公众号推送频次和活跃度,如《金属矿山》《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
调查显示:微信公众号年推文量在150篇以上的被調查期刊有《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金属矿山》5种,这说明这些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活跃度较好,微信公众平台利用率较高;其中《金属矿山》《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的论文类与资讯类年推文量总和分别为139篇和98篇,小于年推文量,且大量推文为非原创内容,《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微信公众号的推文则是与期刊紧密相关的原创内容,既保证较高的推文量,又强化推文内容的原创相关性,这说明这些期刊微信公众号从多角度、多方面挖掘推文内容,提高了宣传频次;微信公众号年推文量在50篇及以上、150篇以下的被调查期刊有4种,且月均推文量在10篇左右,基本保证每月定期推送;微信公众号年推文量在50篇以下的期刊有7种,占比43.75%,这些期刊微信公众号月均推文量不足5篇,且论文类与资讯类的年推文量均较少,《矿业研究与开发》微信公众号则没有推送论文类内容。
同时,微信公众号论文类年推文量排名前4位的期刊分别为《煤炭学报》《金属矿山》《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炭科学技术》。据中国知网统计,2022年该4种期刊出版文献总量分别为402、411、243、507,这说明该4种期刊具有较高出版文献量,可将更多的素材和内容用于每期择优推送,扩大论文阅读量和增强传播效果。微信公众号资讯类年推文量排名前4位的期刊分别为《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矿安全》《煤炭科学技术》,其中《煤矿安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期刊专家库中优秀专家简介,其他3种期刊微信公众号主要推送专题征稿信息、期刊或编委获奖荣誉、会议视频内容回放等,基本做到精心运营,及时、高效、全方位地推送相关资讯。
(三)推送成效
由表1可见:有11种被调查期刊微信公众号资讯类篇均阅读量高于论文类,有5种被调查期刊微信公众号论文类篇均阅读量高于资讯类,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行业资讯类推文更吸引读者关注、阅读和转发;微信公众号论文类篇均阅读量大于500的期刊有4种,分别为《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金属矿山》《煤田地质与勘探》,小于500的期刊有12种;微信公众号资讯类篇均阅读量大于500的期刊有6种,分别为《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金属矿山》《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小于500的期刊有10种;《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微信公众号的论文类与资讯类篇均阅读量均超过1000,特别是《煤炭学报》微信公众号,无论是推文量,还是阅读量,都处于领先水平,究其原因,该期刊影响因子在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中长期位列第一,汇聚行业高水平研究成果;部分期刊微信公众号论文类篇均阅读量与资讯类篇均阅读量存在明显差异,如《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论文类篇均阅读量低于《煤田地质与勘探》的,而在资讯类篇均阅读量上两者则相反。因此,《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可以适当地增加资讯类推文,以获取更高的关注度,扩大期刊影响力。
笔者在数据整理中还发现,注明作者及论文研究方向和内容的推文标题,对推文阅读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煤炭学报》微信公众号2022年论文类推文阅读量最高的3篇文章,分别来自王家臣、王恩元和谢和平及其团队;《煤田地质与勘探》微信公众号2022年推文阅读量最高的2篇文章均来自徐凤银,这些都是相关行业领域和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科学家。对发文方向较多的期刊而言,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的推文阅读量表现力也不同,这可从侧面体现期刊某报道方向对期刊影响力的贡献程度,如《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推文中采矿工程和岩石力学与工程方向的推文阅读量普遍高于能源地质和矿物加工工程方向的推文。
三、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问题与发展启示
(一)存在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存在两极分化:《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金属矿山》《煤田地质与勘探》等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较好,但年推文量不足50篇的较多,占比43.75%;有4种期刊微信公众号月均推文量小于2篇,微信公众号活跃度较低。这说明被调查期刊对微信公众号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科技期刊尚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在微信公众号中的资源投入不足,导致运营成效不佳。
2.策划创新能力不足
在16种被调查期刊微信公众号中,除了少数的推文成效较好,大部分的推文影响力不足,推文内容没有创新,仅停留在推送目次、论文内容,甚至直接将论文标题、作者等内容复制呈现,缺乏创新性思考和策划能力,尚未丰富推文类型,不利于提高用户阅读兴趣。此外,大部分推文未被有效地传播到学术群体中,尚未开展后期跟踪和管理。
3.专业人才缺乏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由编辑兼职运营,没有设置新媒体运营岗位,相关专业人才缺乏,而编辑要在完成稿件审理、编辑校对等工作基础上发布和管理推文,实际成效有限。同时,编辑缺乏新媒体专业背景,不利于微信公众号创新性专业运营和内容的策划、推广。
(二)发展启示
1.以内容为王,提升推文质量与传播成效
“内容为王”始终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价值的内容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持续关注[9]。因此,推文质量对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第一,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应深入挖掘与期刊相关的最新资讯,可适当增加资讯类推文数量,提高篇均阅读量。第二,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利用选题策划、举办或协办学术会议等契机,及时推送专题征稿、学术报告视频回放等内容。第三,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要在打造高质量的推文内容、封面和标题等方面下功夫,激发用户阅读兴趣。第四,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要注重对已发表论文的二次传播,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加强高质量论文的宣传推广,如策划虚拟专题等。
此外,科技期刊还可以调动作者、青年编委群体的力量,在期刊学术服务群、学术会议群中借助同行专家进行推广,并在纸质刊物封面、网站、邮件、宣传资料中嵌入期刊二维码进行期刊微信公眾号宣传。同时,科技期刊也应定期分析数据,实时评估推文推送效果,不断优化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和平台建设[10],促进学科最新前沿知识的传播,不断推进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转型。
2.专业人做专业事,注重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应加大资源支持,从组织结构上重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管理,设置专门的运营岗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也应加强新媒体运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学习,培养既有工学背景又有新媒体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新媒体运营的二次创造力。此外,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还应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人员积极性,助力期刊微信公众号持续高质量发展。
3.丰富内容形式,创新“推文+视频”融合
科技期刊可以订阅和关注优秀的期刊微信公众号,借鉴优秀做法。例如:《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除了定期推送期刊论文、目录,还将专题论文汇总成虚拟专题、整理某时间段内的高被引或高专注度论文、及时推送网络首发论文、将作者在会议中的报告视频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中等,以丰富的推文形式吸引更多用户关注;《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收集作者照片并精心制作,将其呈现于每篇推文封面,使风格一致、特色鲜明,有助于提高期刊微信公众号关注度。目前,已有部分科技期刊将直播、视频号、短视频等应用于办刊实践,并初见成效。可见,科技期刊可以基于微信生态搭建私域流量池,创新打造出“微信公众号推文+视频”的融合出版模式。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应顺势而为,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加强新媒体建设与运营。文章梳理和分析19种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2022年微信公众号的基本信息、推文内容、推文成效,发现部分期刊仍然存在对微信公众号重视程度不够、策划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推文质量与传播成效、注重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创新“推文+视频”融合方面措施,为广大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建设与运营提供借鉴,助力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2022-04-24)[2023-06-10].https://www.nppa.gov.cn/xxfb/tzgs/202204/t20220424_666332.html.
[2]薛春璐,王元杰,岳荣强,等.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现状与传播策略: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04):461-472.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学术出版专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5]杨瑞芳.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建设与运营[J].科技与出版,2022(11):101-105.
[6]杨芳艳,江张胜,白永利,等.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热点趋势研究: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学报编辑论丛,2022(00):381-389.
[7]王丹.新媒体时代我国药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传播与版权,2023(02):62-65
[8]江文.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提升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06):118-122.
[9]平静波,郭征.科技期刊微信公眾号运营模式探析[J].传媒,2018(15):26-27.
[10]王妍.浅析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J].传播与版权,2022(05):64-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