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 金涛涛 郭帮杰 刘 秀 房勇汉
(中核战略规划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长期对我实施技术封锁和科技脱钩,导致我国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危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世界格局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加强底层创新、源头创新,努力突破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显得更加紧迫。当前全球核能科技变革加速演进,先进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项[1]。核能科技创新为建设核工业强国、构建全球战略新平衡提供了关键支撑。面向未来,我国由核能大国向核能强国加速迈进,必须更加注重核科技创新,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起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协同创新,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全面加强底层创新、源头创新、原始创新,努力实现更多“从0 到1”的突破,全力助推核工业强国实现。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新时代十年,中核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当前,核工业迎来了继“两弹一艇”以来又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是核工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核工业创建60 周年时做出重要指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二是核科技领域的创新正在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核科技领域的创新不断开辟新的前沿方向,先进核动力、先进核材料、小型模块式反应堆、核废料嬗变处理等领域,已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三是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较为广阔,核能是清洁、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减排承诺的重要选择。核技术在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交叉融合,市场潜力巨大。但现有的科研体系对基础前沿和“领跑”类科研考虑不足,导致技术储备和基础研究不足,原始创新少,科技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强[2],最终必将导致工程科研进度被动、对未来发展方向技术判断不足等技术储备不足。
随着科技融合发展日益推进,跨单位合作创新已是大势所趋。当前,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已是科技创新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核工业是典型的封闭式链式产业,长期以来相对封闭,其发展大多源于并服务于军工,计划经济模式和军工封闭运行导致与外界交流较少。其整个链条是一个自产自销的体系,就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来看,从上游的天然铀再到核燃料等领域配套性极强,难以脱离核工业自身市场。鉴此,引入高水平外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资源,构建更加开放和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变得更加迫切。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特朗普政府自2018 年3 月挑起贸易战,加大了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管制力度,出台了对关键新兴和基础技术的出口管制框架,先后将华为、中广核等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到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19 年8 月13 日,美国商务部将中广核及其下属3 家公司列入清单,科技战火烧至核科技工业。2022年10 月27 日,美国国防部发布2022 年《核态势审议报告》(NPR),再次反映出其谋求绝对军事优势的霸权逻辑,将挑动核军备竞赛与核对抗、刺激核扩散,严重破坏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
在这种严峻的外部形势下,中央企业要发挥中坚作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其中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的研发工作,其在高温气冷堆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上海交大的船舶专业是传统优势学科,船核结合是其重点发展方向;西安交大在热工水力、钠冷快堆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中科院下属的高能所、金属所、近代物理所等为我国核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力推动中央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实施校企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优势。鉴此,深入开展实施核工业联合大攻关,快速实现核工业自主可控对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提出了要求。
(1)面向需求,强化科技战略支撑重点任务布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聚焦先进核能领域创新链的卡点、短板和薄弱环节,强化型号产品与技术体系梳理、识别,系统开展研发布局,形成先进核能技术谱系。(2)凝练需求,以重点项目带动技术突破。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以重大项目攻关带动重大原创技术突破。(3)挖掘需求,以重大科技项目带动技术突破。成立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联盟、中国海水提铀创新联盟、天然铀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最大程度聚集科技创新要素,发挥大型军工央企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集成作用,凝练核领域重大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协同创新。
(1)夯实基础研究,广开基础技术之源。聚焦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凝练出策源技术背后的源头科学问题和基础技术问题,形成支撑原创技术突破的基础科学、基础原理、基础技术需求[3]。全面加强“小核心、大协作”协同创新[4],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程、深圳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高校、中科院全面合作共建,构建“利益共享、责任共负、风险共担、成果共有、信息共通、平台共建”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树立新时代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典范。(2)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广开前沿技术之源。围绕天然铀、核燃料、核电建设运行、后处理等全产业链急需解决的短板,系统梳理 “卡脖子”项目清单,深入实施“卡脖子”攻关任务。(3)聚焦核科技前沿热点,广开颠覆技术之源。深入实施ITER 计划,精细谋划、积极参与ITER 堆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做好ITER 技术的全面消化吸收,为再创新做好技术和能力准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设立东欧、北欧研发中心,统筹用好海外创新资源。
(1)布局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全面梳理核领域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研发平台、技术体系、设备设施和科技人才等科技创新要素,优化核领域实验室和研发平台能力体系布局,加快打造原创性战略科技力量。(2)打造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充分激发优秀人才在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继续深入实施“青年英才计划”,创建核科技创新“试验田”,形成人才成长“快车道”。(3)建立一套高效能研发投入与保障体系。加大自主投入力度,争取国家投入,引入政府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建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风投和天使基金),坚决执行将成员单位科技创新投入纳入考核,鼓励成员单位加大自主投入,通过“后补助”等形式鼓励成员单位强化原创技术研发。探索给予院所一定额度的稳定科研经费支持,用于院所自主选择科研课题的研发,重点用于支持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探索,促进原始创新。
(1)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围绕“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优化绩效管理机制,落实科技创新主体责任、强化全面薪酬激励,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强化综合支持保障,打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等4 个方面,打造系统科学、规范有效、上下贯通、内外协同的激励保障体系,充分激发成员单位和广大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2)加速推进原创成果推广应用。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核创空间”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与转化中心高效协同联动,共同打造集政策体系、孵化平台、科技成果、金融资本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支撑核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3)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向标准转化。全面落实国家标准化部署,承接部委工作要求,主动适应标准化改革,开展标准管理提升,超前谋划国际标准布局,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向标准转化。
中核集团与国内一流高校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联合研究院,开启校企共建新模式,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领头雁”的良好示范效应,中核集团开展的这种校企合作共建模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指引性,与包括1 号高校在内的一流高校、1 号科研院所实施深度融合共建,有效整合了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和中核集团的产业优势,打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核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为我国由核工业大国走向核工业强国做出贡献。通过实施深度融合共建,双方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互相渗透,将核行业内的优质资源有效聚集,构建起以中核集团为核心的“盟友圈”,破除孤军奋战的局面。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其中部分已实现转化应用;扎实推进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体两翼”的国内翼日渐丰满;培养壮大了我国核工业创新人才队伍,为核强国建设夯实了人才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创新是核工业立足之本,是引领中核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中核集团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核领域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提升“一体两翼”协同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实现“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工业,推动我国建成世界核工业强国”的中核集团三位一体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基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战略支撑和力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