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力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方法

2023-08-29 16:14乐碧超
天津教育·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课堂

乐碧超

小学生正处在数学思维培养的早期阶段,而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都有很高要求,这给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课程知识的讲解,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要求。

学习力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学习方面的全面体现,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和科研意志等内容。拥有坚定的学习力,学生可以将自己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资源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资本,从而使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更应该结合个人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数学思考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应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和指导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下继续深入思考数学现象,提高思维创造力,从而真正领悟数学的奥秘。

一、小学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及思考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在课后评阅作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以为教过了,学生就应该学会了,但是学生却学不懂、做不会,这就造成一种教育的断带。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则麻木地听、麻木地学,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题目一变,学生便无从下手。在强调自主运用与创造能力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讲解平行线、直线、垂直等知识时,教师都是在黑板上画图,这样的平面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的创新。部分教师不愿意改革和创新,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存在认知上的局限,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仅按照设定好的课程和任务来教学,却没有考虑到学校情况、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基础的差异性等。

二、基于学习力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

对刚刚接触数学的学生来说,深入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进入数学课堂后,要想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学习力就是确保学生敢于思考的重要因素,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通过建立学习力,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教师所教授的有关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可见学习力与深度学习相互呼应。通过建立学习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并将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可以体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所具有的深度价值。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与开发。

(二)适应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深度学习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必要的技能,从而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思维,符合新时期的需要。教师还可以进行有关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不仅能够学好数学,更能够用好数学。另外,现行的教育制度更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思想,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能够合理地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这既是对教师教学目的的回应,也是素质教育层次的进一步提高。

三、基于学习力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方法研究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提升学生兴趣

深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以及在数学方面的优势,保证学生能够灵活地将知识应用到實际生活中,深度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要想实现深度学习,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前提。一种富有成效的思考往往源于对问题的渴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引起其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其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例如,在解释有关“图形移动”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各位同学,幻灯片上有几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这几张照片都有什么特别之处?”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画。小学生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教学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其数学思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所有图形都具有对称性。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入:“同学们,如果你们说的都是对的,那你们能不能用草稿纸画出轴对称的图案呢?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画出来呢?”

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画图和剪裁来获取大量的轴对称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入,能够将简单的数学知识置于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积极地在课堂上进行深入学习。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引导,比如:“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有一个风车,那么我们如何获得风车图形呢?”仔细研究后,学生会发现,原来图形经过旋转是可以获得风车的。这样,在新课开始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变得主动,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和数学学习能力。

(二)恰当进行挫折教育,以提高其学习意志

许多教学案例表明,小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无法应对学习上的挫折,学习过程没有目标,学习没有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对数学考试产生畏惧心理。所以,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教师需要多加引导,可以在课堂上设计适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习效果更好。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意志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例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在恰当的挫折中成长,逐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整体学情为出发点,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具体状况。例如,有个叫小伟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很好,理解力也很强,但他总是在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上不做解答。通过观察发现,小伟每次都会尝试做最后一道题目,却不够坚持,轻而易举地放弃,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综合成绩很好,所以这道题目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为了让他摆脱这种偏执的心态,教师应该经常与他沟通,为他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题目,逐步改变他的不良心态,增强他的学习意志力。

(三)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其学习效率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引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非常活跃,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而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则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相一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课堂,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与讨论中,以提升其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也可以自行组队,每组派出代表将小组的名单交给教师。在学生完成分组后,教师发布任务:小组内部讨论学习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然后小组间讨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首先,教师用示意图表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其次,教师结合教科书中的内容,详尽阐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以及特征;最后,通过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对这两种图形的属性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够根据参照图进行初步辨识。课后,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寻找一些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物品,并在后续的课程应用这些物品。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请大家注意一下其他小组的人带过来的物品,观察与自己的有何异同,观察完之后,大家共同挑选出本小组最有特色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再用合作的方式计算出该物品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积极地与他人交流,通过比较来探究图形的奥秘,确定最有特色的图案。接下来,在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测量,有的学生负责做记录,还有的学生负责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不断修正,使最终得到的周长和面积值更准确。从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到最终得出结论,每个步骤都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达到双赢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同时,锻炼其交际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四)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部分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甚至有些难以理解,因此很多教师会在难以理解的部分着重讲解,而过度讲授反而不利于学生自我思考。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只有优化课堂提问方式,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这样不但能够达到理解和巩固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进行深度学习时,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严谨认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不断引导学生努力思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也有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提高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其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課堂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最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了讲授新知识外,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才能放松身心,掌握更多知识。

比如,在讲解“分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枯燥的文字知识转变为图片、音频等,使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就变成了二分之一,再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就变成了四分之一。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结果,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最终结论。

(五)在单元教学设计中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很难掌握比较难的知识。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分层教学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制定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设计适合学生的习题,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比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扩展来进行教学,并提出问题:“一个正方形的长是10厘米,那么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又是多少呢?相比于正方形,如果一个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该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又各是多少呢?”利用这些简单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找出重难点,从而取得更大进步。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足够牢固,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最终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力度;二是要加大对学生学习毅力的培养力度;三是要加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以生为本”是教学的核心,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毅力和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