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朝阳 赵金平
[摘 要] 课程思政建设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而被提出来的,是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来的。课程思政必须要以非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和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方式有所区别,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这就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应该从课程思政的具体建设目标出发,紧扣课程知识体系挖掘思政资源,结合课程自在逻辑实施课程思政,落实相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建设内容;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3-0001-04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课程思政正是落实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效手段,它将专业知识学习、基本技能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统一于思政课以外,包括公共基础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等各类课程之中,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全覆盖,极大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价值塑造,以立德树人为统领,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进行价值观引导。就此而言,在各类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中贯彻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出发,在求知解惑过程中渗透立德树人的价值观,促使青年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目标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立德树人的内涵应该包括健全的人格、理想和信念、家国情怀等基本要素。
首先,立德树人应该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使个体具有独立、自主、乐观、积极、开放、包容等个性和品质。这些都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层面强调自由、平等、民主、诚信等观念和品质,个体、社会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理性怀疑精神的个体,基于理性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才是一个社会凝聚力的真实表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是个体心理健康乃至人格健全的基本标志,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首先源自个体的进取心和成就感;开放和包容是世界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建立的强者心态,这种心态不仅是面对世界的,还是面对不同地域文化下的个体和人群的。中国地方文化、城乡习俗等的差异都非常大,超越这些差异性,巩固中华民族统一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命题,正是基于人类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立德树人更加任重而道远,对个体素养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学校教育也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2]这是对高等教育培养人问题的基本回答。
其次,立德树人应该培养具有理想和信念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年轻一代,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奉献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特色,要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有为青年,对党的使命和担当理解清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不移、对共产主义理想高度认同。课程思政的目标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任务进行。
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当前西方思潮加紧对我国传播的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始终存在,西方国家妄图改变中国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野心依旧存在。为此,在高校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做到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全覆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
最后,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是对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和熏陶。家国情怀是一个人的基本情感,家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空间,家乡是一个人无法抹去的记忆,祖国是一个人最坚实的依靠。在人生诸多困难时期,家国情怀总会给人以温情和力量,支撑着前行者不屈不挠地奋勇前进。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这是一个健康人格的基本情感要素。当然,家国情怀也需要正面凝练和引导。我国近代以来经历了落后挨打的不堪和艰难曲折的斗争,这些会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年对家国的自信、自豪的情感。培养青年学生理性思考我国的过去、现在,展望我国的美好未来,客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家国变迁和社会进步,正確比较中西差别,形成当代青年基于理性的家国情怀基础上的家国担当,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
课程思政的提出,结合时代特色,强化了当前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其抓手和着力点,是“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主要是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1]总结上述论述,课程思政就是任课教师主导实施,主要在课程建设中挖掘思政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这其中的核心一环是课程思政资源的发掘。当前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应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从三个基本视角入手发掘:世界文明的兼蓄、民族传统的涵养、时代精神的熏陶。
(一)从世界历史文明的进化中寻找课程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需要从大历史的视角去建构。只有从世界历史文明的进步历程中感受人文之美、科技之光以及人类乃至万物的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才能形成博大的胸怀、邃远的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责任意识。由此,加强历史主义教育,就成为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各级各类学科、课程中渗透历史主义教育,厘清科学的进展之于人类社会普遍进步的意义,从而树立对世界历史文明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信心。同时也牢固树立青年对历史、社会、家国的强烈责任感,深刻理解“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共生共进高度融合,统一于时代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具体到现代课程制体系下建构课程思政资源,一个明显的宏观事实是,现代学科体系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和进步的,这带来了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人类物质文明以至精神文化的繁荣,从而逐步实现教育的基本平等化以及人的逐步平等。回顾社会科技发展的进程,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对知识及教育的认知,西方历史从古希腊开始,就认定教育是一种高尚的事业,是为那些“有奴仆侍候的而且有余暇的人而设的那种学问同训练”[3],这样的教育和知识就与普通人无关,与普通人的生活无关。这样的认知在近代化历程中被打破,近代科学的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不同的学科。这些学科同传统意义上高度重视的道德伦理以至哲学、政治是密不可分的。甚至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世界观认为物质基础决定精神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从事物质财富的创造工作及其科学不断受到重视。就此而言,人生而平等的意识只有在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全面理解和认同。
这样,从学科史和课程设置进程的角度,可以探知人类科技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水平,理解人类社会基本价值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发掘具体的思政资源,可以从每个理论或每项技术的进步付出的人类的努力和协作,以及他们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的思想、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的贡献,理解科技进步背后人类的探索精神、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价值观;还可以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应的产业之间的联系,了解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工序紧密相连,遑论整个社会个人之间、集体之间、区域之间等都是唇齿相依,这是建设课程思政资源的一个视角。
(二)从民族传承的视角挖掘课程思政资源
立德树人需要从民族传统中发掘教育元素,课程思政也要从传统中寻找恰当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中,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等的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生发家国情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无论是在文史哲诸领域还是在科技层面都有光辉的成就。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根据现代学科制分类详细梳理中国古代数学、物理、化学、天学、地学等各学科的成就[4],既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宏观思想素材,也为我们从具体学科和课程中发现中国科学发展史准备了基础,对中国在现代科技进步中的贡献增进了解,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民族的文化,现代课程制教学中能发掘到其各种有益的资源,其中许多内容是有其自在价值和意义的。我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包括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浸染着我国艺术家的天赋和才华,对世界现代文学艺术进步也是贡献甚多。在相关学科和课程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掘我国古代思想的精华,发现我国传统思想艺术的华美和独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生发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如前所述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已经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给予充分描述。我们要根据现代学科更加翔实地梳理我国古代不同的科技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同时也要结合学科教学和课程学习从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典籍中整理本学科、本课程的相关科技理论和实践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和深刻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发达,形成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自信。
(三)从时代内涵凝练课程思政资源
当今世界是高度融合和高度竞争的世界,在纷繁复杂的竞争中,中华民族在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重塑,是对世界文明的回应,更是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特征的把握。当代世界是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为起点发展而来的世界,是人文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航海大发现和“人”的发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信,“关于进步的观念开始形成”,人们“期待着文明臻于尽善尽美”。[5]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脱节了。后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对西方的学习追随到反思开拓,逐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时代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视角凝练课程思政资源,承认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认可现代西方科技文明对世界发展的推动,深刻认识我国在一段时间里科技方面的落后,反思“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树立强国有我、自立自强的雄心壮志。从宏观上确立科学技术学习的意义,从微观上厘清各种理工科学科课程在现代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强化对相关学科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熟悉學科和课程在现代科技发展道路上的贡献基础上建立学科自信和课程自信,培养对从事学科和课程的热爱,这也是课程思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程思政主要是在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学习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相关思政元素的发掘凝练必须精心策划,尤其重要的是,不能脱离课程内容学习谈思政,否则就将适得其反。总的来说,课程思政落实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水乳交融,不矫揉造作
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水乳交融才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领略了思想情操,实现学科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共同提高。反之,不适当的思政元素引入只会令人觉得画蛇添足,甚至是无中生有,达到反面效果。
要实现课程思政不落痕迹地融入教学,重点在对课程内容高度熟悉的基础上恰当地凝练思政元素。如前所述,思政元素可以从世界文明、民族传统和家国情怀等各个视角去发掘,即便这些角度都不太适合,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语言及其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也都能体现个人修养和爱岗敬业等立德树人的内容。思政元素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不要让一些既定的框框限制我们的眼界,不能按图索骥,而是从课程内容生发出课程思政的资源。也就是说这种思政元素是课程内容本身所蕴含的而非臆造出来的。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价值观熏陶和理想信念教育。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时应该是行为言先、循循善诱,不能强加于人
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讲求的是春风化雨,急功近利是无法实现的;立德树人也是一项综合工程,课程思政是这个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实现相关目标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因此,课程思政工作者要有極大的耐心和细心,更需要很高的理论水平,能够高瞻远瞩,认清立德树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目的,充分认识到育人不易,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思想政治工作当然要从思想抓起,要从青年学生的心理出发,急躁冒进是要不得的。同时,教学工作中应强调言传不如身教,立德树人要从自己做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思想道德修养,通过高尚的品德、正直的行为影响人而非枯燥的说教甚至教师的身份地位压服人。也就是说,树立学生的信仰道德规范,首先教师要真的信仰和践行。只有这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耳濡目染学生的心灵一点一滴净化,思想道德情操才能逐步得到升华。
(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时注意不能打破课程既有的知识结构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自己内在的知识结构,其中每一章节也有自在的思维逻辑,知识的魅力首先就来源于此。在思政课以外的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或许最大的障碍也就在于此。
课程思政是建立在课程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课程的知识体系之上的,进一步说,是建立在课程知识严谨性和真实性基础上的。离开了课程学习的内在价值,课程思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换句话说,学生学习一门课程首先应该是本着知识学习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始终高度关注知识学习。因此,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严谨是第一位的,学生在求真知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师德师风,从而实现学做真人。更进一步,学生在此过程中接收到有关健康人格、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等的点滴教育,那就初步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而如果在知识讲解中违背课程知识的结构勉强嫁接甚或插入思政元素,以破坏固有的知识逻辑为代价试图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其结果必然会消解课程的知识魅力,令学生兴味索然,课程思政自然也就无法实施。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以培养人为基本目标,立德树人的目标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课程思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思政育人“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高度结合。[6]正确实施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落实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素养,尤其需要思政教师和课程教师紧密协作,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凝练健全人格、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等方面课程思政的目标,确立世界文明、民族传统和时代特征等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的视角,遵循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融入课堂、融入学生的基本要求,不无中生有、不盛气凌人,不影响课程知识的整体架构。这样努力建构师生之间知识、情感、价值沟通的畅通渠道,将有助于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3-02-25].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 606.htm.
[2]习近平谈教育发展: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EB/OL].(2018-09-10)[2023-02-21].https://pinglun.youth.cn/ll/201809/t20180910_11722613.htm.
[3][美]鲁滨孙.新史学[M].何炳松,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4.
[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1976.
[5][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5.
[6]刘国敬,牛丽丽.高校思政课精准育人的理论思维、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究[J].传承,2022(2):73.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