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组诗献给中国重工业的奠基者
那年,彻夜通亮的灯光
大白楼小白楼
一个已经渐渐被人淡忘的称呼
一座永远不会被历史遗忘的指挥中心
七十五年的岁月不短也长
一百年的光阴不长也短……
坐北朝南
在黎明的风中
那么安详、自信地耸立
一只敛翅在晨雾中的巨鹰
彻夜通亮的灯光
鹰的巢穴
风与火的川流
涌动激情与憧憬
涌动畅想与梦
每个明亮的窗下
每张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
都跳荡着讨论、构思的阳光
与热烈的决策与争议
那些匆匆忙忙为新政权奔走的
一道道红色指令
飞出指挥中心
震起每一声破土开槽的喝彩
洒向每一台修复运转的炉膛
植下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火种
直达长长岁月的梦
哦!夜夜无眠
指挥中心的彻夜灯光
乘黎明的风,展翅
燃起朝霞万斛
点燃工业长子的第一捧薪火
从此熊熊烈烈的爱
放飞一穷二白但火红的中国
巨鹰腾空
口衔猎猎雄风……
(注:大白楼、小白楼指当年鞍钢的建设指挥办公中心。)
北方,震动世界的夯声
我骄傲,在那震动世界的夯声里
曾经响起我还有些些乳气的号子声
在一座开槽灌浆旳钢筋水泥基础里
有我们曾经掉落的汗水
杭育杭育,一下一下
拍醒春天的大地
拍出漫天的春雨
拍出民族的骨气与智慧
拍出世界秩序的转折
多么美妙而又沉实的响
一座一座大山在地平线上
蹚开步子
一条一条大河在蓝天下
挪动身子
每一响夯声
令人遐思飞动的音乐
亢奋着
渲泄着一个时代的姿势
昨天的瓦砾荒草
已经清除
今日的正负零地脚线
已经弹上了施工墨线
哦!小小墨斗
一只神奇的宝盒
它吐出的每一条细微痕迹
都通往一条神奇的道路
一下一下的夯声
就是道路在大声说话
岩石开花,岩石起舞
传向遥远以远
所有的山冈河流
都为这夯声奋起、感动
所有的痛苦与希冀
都在这夯声里大笑和澎湃
轰轰,汩汩
奔腾如川流不息的长江黄河
汹涌着千年不衰的血脉
这夯声,新长征的宣言,大钢铁国家的梦想
美妙绝伦的响动
升腾,奔出一座辉煌的指挥中心
五十年后,一百年后
当打桩机收拢它特有的沉重的印迹
可还有谁想起
那石破天惊的古典抒情
(注:当年兴建厂房时,全靠人工搅拌水泥砂浆、夯实地基。打夯时,由一人指挥领喊号子,众人随之一起高高拉起木石夯体,自空中重重砸下。)
当第一根大型钢轨横空出世
飘起来了
那太阳的羽毛
吐露芬芳了
那岩石的畅想
蜿蜓千里的光芒
定格于历史时刻
一瞬千年
那徐徐滚动的轧辊
这火红激动的交响诗
以龙的姿势
以花的色彩
与风电赛跑
与岁月争路
向前向前
奔腾飞动
就从这徐徐滚动的压延的伸展里
重金属的脊梁
“霍”地躺卧成
血气旺盛的中国大动脉
扇动快乐的翅膀
横穿大江南北
威风凛凛地列队四野八荒
青春的樣子,壮丽的样子
高唱“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哦!谁在唱这首老歌
多么经典
谁能忘记那个追赶时间的岁月
和所有追赶时间的人
在层层叠叠的封锁包围圈里
我们用自己的脚步
追赶理想的王国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
创造新的生活
于是我们唱着、赶着、飞着
放胆阔步
走向遥远以远的
今天,也许
那第一次蜿蜒在第一台大型轧钢机上的
第一节钢轨,已在岁月的风雨中
磨砺得少了棱角
但它锃亮峥嵘的骨质
仍挺拔着太阳的风采
万里河山,沉沉一线
心连心手拉手的血肉灵魂
蜿蜒千里,一泻千里
永远走在时间的前面
哦,世上没有一台秤
可以称出,中国第一节重型钢轨的重量
可以称出太阳都市的血性
它是硬度中的硬度
火焰里的火焰
辉煌的启程
直指两万两千千米的高铁动车
啊……高铁,高铁
长长延伸
正日日夜夜
奔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大好河山
(注: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自动化高炉,史称鞍钢三大工程,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性开端,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重轨、不能铺设铁路的历史。)
作者简介
朱赤,原名朱玉豪,1933年生,江苏张家港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作协顾问。著有诗集《斑斓斑驳》《太阳都市》等。1951年6月,与四百余名高考完毕的同学一道,响应“全国支援鞍钢,鞍钢支援全国”的国家号召,直接参与鞍钢的恢复与建设,成为共和国工业基地鞍钢的第一批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