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之间》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这种阅读的畅快体验在一般的散文集阅读中是少见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作者陈涛是我的同事,他赴甘南挂职的始末我大体知道一些,借由这本集子了解他的这段经历,可以看作对身边人的再认识,有“探秘”的意味,所以兴味颇浓;另一方面,乃在于这本散文集朴实无华、真挚感人的文风,正合乎我关于散文的口味。
说到散文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这里面其实关涉当下散文写作的诸多问题。我们都知道散文贵在真实,贵在写作者的独特体验,或者经过审美化的个人经验,即所谓有我。一个人的写作,总不脱个人的影子,一己经验、趣味、情感、见识如何融汇在文章中,并引起阅读者的共鸣,是散文能否夺人眼球的关键。现代散文自“五四”以来形成的一大传统,就是写作者的意志、思想、品性能够自由无碍地呈现在文章中,呈现出元气淋漓、自由洒脱的散文风格。《在群山之间》的独特性,与其说来自甘南藏地异质的文化、习俗和自然景观,不如说来自作者作为“外来者”的獨到眼光和深刻体察,并且将这体察用心咀嚼,再由心抒发,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可感知、可触摸、可共情。比如作者在书中经常提到的孤独感,作为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如果缺乏具体的语境,则难免有无病呻吟之嫌。而如果你是一个现代都市人,突然置身边地群山之间,所在皆是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生活不便,言语不通,远离亲人故旧,在雷电交加之夜,又恰好碰上停电,那种为世界所抛弃的孤独感甚至恐惧感,是不是就一下子直达你的内心?作者恰恰是把这种特殊环境下的真实感受用平实的语言传达出来,不回避孤独,也不忌讳脆弱,只是把内心袒露给自己,也袒露给读者,完成心灵世界的一次审视、一次淬炼。我想但凡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都能从作者的笔下再次触摸到那种孤独心灵的战栗。
与此相关的,则是散文的语言问题。我们大概都不能否认,散文的取材往往直接决定了散文的语言风格。在真实的情感面前,一切言语雕琢和故作高深都显得多余,大悲无言、大喜忘言常是人们真实的情感反应。散文的真实性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散文语言的准确性。表达尚不准确,何谈真实?仍以孤独为例,人当孤独之时,倘只想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想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便不能算是现代个体关于孤独的真实体验,对于写作者而言,便不能算是一流的写作者,虽然在这一点上,我们跟古人在情感上是相通的。作者在《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月》一文中,如是写孤独:“我会在核桃树下坐许久,大脑空白,无所事事;也会在午后或黄昏的暖阳中沿着河边行走,此时的自己同样会将大脑放空。有时会随手捡起一根柳枝在身前随意舞动抽打,只是那样走下去,再折回来,一抬头,一转身,碰到好的景致就停下脚步,欣赏一番后离去。”在这里,我们看到,孤独可以是想念,也可以是什么都不想,可以是静坐,也可以是行走,全在于人彼时的心境。孤独是一种心境,只看你如何用文字传达出来。作者的传达方式近乎白描,全无雕饰,然而自有境界,自有诗意,也更加准确。
就以上两个方面来说,《在群山之间》其实重新提示了当下写作“好散文”的两个标准,即个人体验如何写出共情力,散文语言如何以平实、准确取胜。这原是五四新文学以来中国现代散文固有的传统,却常被当下散文写作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今天,我们不断强调散文写作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散文写作边界的突破性时,其实应该时时回过头来反观传统,确认散文文体的核心内涵,如此才不至于在铺天盖地的散文写作中渐失散文的根性。
说回这本散文集的内容。《在群山之间》是作者挂职甘南小镇冶力关池沟村第一书记两年间的忠实记录:有描摹甘南壮美风光的,有记录挂职期间内心感受的,有叙述当地民风和人事的……无论何种取材,作者都能在回望和内省中思考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关联时代变迁,也关乎内心成长。在我看来,这本散文集最大的意义,是作者作为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工程的参与者和普通一员,目睹、亲身经历了这一段可以载入史册的历史进程,将这段进程的一个局部或者缩影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这一记录极富个人性和文学性,有效地区别于数量庞杂的纪实性脱贫文学作品。
在这本集子中,作者的主体性非常突出,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更是思考者,而且是以“都市外乡人”的身份。换句话说,作者身份上的多样性赋予了这本散文集阐释上的多重性。一方面,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作为扶贫对象的甘南乡民身上,将他们的生活现状、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展示给读者,直接反映我国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以作者作为第一书记期间重点从事的教育扶贫工作为例,山区孩子教育的现状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刺激着作者的内心——贫穷何以至此?落后何以至此?孩子们的出路何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扶贫先扶智”在理念上是共识,在这里却只能停留在理念上,贫穷成为造成一切落后的根源,所以,扶贫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作者也将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内心。作为万千扶贫大军中的一员,肩负扶贫任务的驻村第一书记是新时代中国故事中的重要角色。讲好中国故事,第一书记是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一意义上,《在群山之间》就是关于第一书记的故事。陈涛以自我为观照对象,忠实反映自己驻村扶贫工作的心路历程,不回避顾虑,不回避困惑,直面孤独,直面脆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亲的第一书记形象。在《几个朋友》中,陈涛用“赤诚之情”形容同样担任第一书记的几位同事和朋友,齐雄的热情和忘我付出,国平把“挂职”当“任职”的认真,时鹏将个人与时代融为一体的信念,他们以赤诚为底色,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勇毅和担当。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并历史地汇聚成时代进步的洪流。作为实干者,陈涛参与了这一历史进程,实实在在地为池沟村、为冶力关镇的扶贫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记录者,“文学人”陈涛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这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文字,以文学的方式让这一历史进程为更多的人所知,也是以文学的方式对所有为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付出心血的人致敬。这种致敬不是凌空蹈虚地唱赞歌,而是一个亲历者对于志同道合者由衷的敬意和惺惺相惜。
从文学和哲学的角度看,《在群山之间》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现代人反思生活和存在价值的思维向度。“在群山之间”作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生活的一种反对,意味着作者脱离生活固有轨迹,步入生活的崭新一面,这种生活环境的置换必然带来对心灵世界和生活观念的冲击。在陈涛笔下,这种冲击集中表现为如何学会与时间相处,与孤独自我相处。在同名篇目《在群山之间》中,陈涛如是记录这种体验:“任职的两年时光,我认为我从生活的表面融入生活的内部,我学会了在生活的内部去生活。”“在这段岁月中,我获得了与孤独和谐共处的能力。”“与孤独的相处,实则是内心逐渐沉静下来的过程。”这些由内心深处自然生长出来的生命体验是置身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之中的现代人难以真切感知的,生命和生存的意义在两相对比中自然地呈现出彼此的分量。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或许难以选择生活的环境,却不能不知道在惯常的生活之外,还有另一种生命的可能性。虽不能至,但常常想起,亦可以抚慰疲惫的心灵,升起继续面对生活的勇气。
再一次回到这本散文集的名字,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群山环抱之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在慢慢前行,在他的前面有天池冶海,有高山草场,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
作者简介
张俊平,1987年生,山东滕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有评论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解放军报》《十月》《北京文学》《小说选刊》等。曾为鲁迅文学院教研部教师,现供职于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