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炳奎,裴 云
(霍邱县白莲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霍邱 237400)
霍邱县是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小麦产量在粮食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白莲乡是典型的农业乡,耕地0.69万hm2,以粮食生产为主,一年两熟制,主要生产模式是“水稻-小麦”或“水稻-油菜”,小麦也是白莲乡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66.67 hm2,单产400 kg/667m2左右。小麦赤霉病是当地小麦生产的首要病害,近年来灾害频发、为害严重。该病具有“可防难治”的特点,一旦错过防治“窗口期”,侵染为害会造成小麦籽粒秕瘪、容重降低,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和销售价格,更重要的是真菌产生的毒素污染麦粒,直接影响小麦质量安全,根据国家标准,小麦赤霉病病粒率超过4%时就不宜供人畜食用。加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是保证小麦的生产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品质的有效措施。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该病的流行频率较高,防治难度比较大,对小麦的产量、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小麦赤霉病病菌在小麦花期侵染,经一定潜伏期再显症、扩展,侵染显症后防治效果不佳甚至无药可治,一旦错过防治时期,将会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按照“思想重视、应对及时、措施科学”的要求,因地制宜,分区防治。针对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特征、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通过生态治理、健康栽培、药剂防治及收获后治理等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赤霉病防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小麦赤霉病的防控贯彻到小麦生产全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概率,降低小麦赤霉病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
严格落实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全程绿色防控和防治质量监管,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要及时调整,明确工作目标,强化监测预警,对当地小麦赤霉病的菌源、气候条件进行科学研判,不断推进小麦赤霉病的绿色防控措施,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农药,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应急防控准备,提高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提升对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可行性、科学性,也推动小麦全生育期赤霉病的防治,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搞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是小麦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但农户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上操作不够规范,如施药时间过早或过迟,延误“窗口期”的最佳防治时间,或兑水量过低、喷洒不均匀等,影响防治效果。加强对小麦赤霉病的监测预警,指导科学用药,推行统防统治,严防暴发流行。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调查,应在小麦拔节孕穗期和始穗期进行,选择稻麦轮作、残留有稻桩的田块3块,每块田随机调查50~100丛稻桩,检查带菌情况,及时准确地发布小麦赤霉病的相关信息和病虫情报。
组织召开统防统治现场会、开展防治技术培训会、开通咨询服务电话、散发防治技术明白纸、张贴病虫情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普及防治技术知识,营造赤霉病防控的良好舆论氛围。另外,通过微信群发布文章、乡村大喇叭提醒的形式让人民群众了解到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防治策略,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带动散户积极开展防治。大力宣传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让人民群众了解赤霉病的动态信息,了解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时间、施药方法、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小麦赤霉病的绿色防控措施,提高防治水平以及效果。在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深入地头,和农户沟通交流,观察小麦的长势,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和指导。
小麦赤霉病病菌主要在农作物秸秆及病残体上存活,春季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在扬花期侵染小麦花,并逐渐蔓延到籽粒和穗轴。小麦赤霉病属典型气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其发生主要与品种抗性、菌源数量以及抽穗至灌浆期天气有密切关系,如抽穗至灌浆期遇到持续阴雨或多雾天气,将会造成病害严重发生甚至大流行。
霍邱县白莲乡介于东经116°、北纬32°左右,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而且无霜期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冻害、雷雨、大风等。自然灾害能够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所以,在防治方面,要结合白莲乡的气候特点以及赤霉病的发生趋势进行科学防治[1]。重点做好小麦抽穗扬花期赤霉病化学药剂预防工作和成熟后的收储管理。
农业防治: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秋播改种油菜、花草或实行休耕;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错开雨期出穗;推广药剂拌种,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积极推进健身栽培,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进行适时、适墒、适量播种,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性;平整土地,开好墒沟,做到雨停水止,防止渍害,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施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要高度关注天气预报,抢在雨前或雨天间隙期及时进行施药防治,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防治策略,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两次防治”的防控措施,即首次用药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天气预报若有连阴雨,可提前到抽穗期打第一次药);第一次用药后5~7 d开展第二次防治。对高秆品种、生育期不整齐、花期遇多雨天气的田块,还要开展第三次防治。施药后6 h内,遇雨应及时补治。在小麦收获之前的15 d要停止使用农药,以免对小麦品质造成不良影响。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等持效性的高效对路农药,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提倡使用复配制剂,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如丙硫菌唑、唑醚•氟环唑、井冈•戊唑醇、丙硫•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咪酮•氟环唑、戊唑•百菌清、戊唑•福美双、甲硫•己唑醇、丙环•福美双等化学药剂和井冈•蜡芽菌等生物药剂。
因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窗口期短,时效性强,针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要不断地强化统防统治,解决一家一户乱打药的现象。加强政府引导,实行统防统治,是提高防治效果,控制病害流行的强有力的手段。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要不断强化在小麦穗期“一喷多防”的管理方式,即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同时,兼顾小麦锈病、蚜虫等病虫和早衰、干热风的防控,对小麦穗期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措施,做到药、肥、调节剂混用,一喷多防,保粒增重,减少施药次数和防治成本,降低环境污染。选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智能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机械,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职能,实行全面无死角的统防统治。
多年来,霍邱县组织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药肥,激励壮大社会化服务队伍的方式,提高防控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推进统防统治。抓住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窗口期,将小麦赤霉病防治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全面提升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保证粮食增产和丰收[3]。
小麦收获的季节,往往阴晴不定,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保证小麦能够在雨季之前完成抢收工作,实现丰产丰收。在小麦开始收获的时候,如果遇到了连续阴雨的天气,会导致小麦的“仓门灾”;已经发生了赤霉病的小麦,若遇上雨天的影响,会导致小麦赤霉病得到大范围的扩散;将要成熟的小麦发生倒伏,会加重赤霉病的危害,对小麦质量影响极大;小麦收获之后,如果含水量较大,不能堆放,在潮湿条件下容易继续侵染,导致小麦病粒的增加[2]。因此,要及时收获,晾晒烘干,清选赤霉病粒,在安全水分以下收储。
综上所述,要坚持政府主导以及绿色防控的原则,不断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控的措施和政策,落实小麦赤霉病全生育期的防控实践。加强政府监督指导,把理论落实到小麦赤霉病防控实践工作中,严防病害流行,降低灾害损失,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