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爱华
(中共甘南州委党校,甘肃甘南 747000)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多年以来,受到城乡二元发展“剪刀差”的影响,甘南乡村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的不良状态。导致乡村经济发展不力的众多因素中,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刻板僵化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之一。正因如此,产业兴旺应放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首位。而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多种产业模式并行,以更加多元的发展促使一、二、三产业在广阔的乡村实现有机融合。这不仅是新时期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也是基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解决甘南“三农”问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传统模式下的农牧业生产都是十分艰辛的发展状态。尤其生态保护要求高、破题难。国土面积90%以上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甘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往往长期处于勉强维持的局面。这种极为困苦的面貌决定了甘南有些乡村的传统经济发展很难保证品质和提高经营效能。
但在多元化发展模式下,甘南乡村既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解决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收入。这些都将从根本上改变农牧业生产低质低效的困局,也有助于农牧业生产大幅提升经营效能。这也是新时期多元化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之一。
在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之前的漫长历史中,乡村经济发展通常以种植口粮作物为主、其他经济作物为辅。这种极其同质化的模式决定了同一区域中不同地方的乡村经济存在事实上的同质化竞争隐患。
但在加快多元化发展模式后,更多种类与创新的趋势决定了相邻地区的乡村经济有更大可能、更好条件探索差异化竞争的机制与格局。而差异化本身就是避免同质化的解决方案。换言之,多元化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避免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
相比于城市地区,甘南大多数乡村即便在经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后,整体上也依然存在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大乡村地区依然远远不及城市地区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不少乡村在多元经济发展中起步晚、历程短、资源少,这些不利因素也决定了乡村的多元经济相对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等方面仍然略逊一筹。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模式下甘南的乡村经济过度依赖口粮作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不少乡村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结构单一的局限性。同时,由于甘南藏族人口占56.8%,农牧村人口居住远远不及城市集中,因而在发展经济时也会同时存在分散化、碎片化问题。这些都会对多元经济及乡村振兴造成不小的影响。
很长时间以来,城乡二元发展的整体趋势导致大量资金和资源流入城市地区,许多乡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种资金、资源层面的“马太效应”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的多维度产生深刻且长久的影响,这也是不少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至今依然相对缺少资金和资源支持的重要原因。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才会坚持不懈地针对“三农”问题出台各种各样的扶持性政策。尤其甘南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给予甘南生态保护的政策很多,这些极具针对性的政策不仅会在实践过程中为广大农牧村发展多元经济提供宏观指导,也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产生激励与引导作用,也就是激励和引导越来越多的资源回归乡村,成为乡村经济多元发展的支柱力量。
在多元化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中,保持政策性激励引导,持续增加资源投入。不过,受到各地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的基本格局影响,不同地区的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面临着千差万别的地区差异。即便是在战略层面出台了宏观政策,但仍有可能存在“原则性有余但实践力不足”的缺陷。新时期,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还需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比如,结合地区有经验、实际案例等,提供单选与多选相结合的规章、细则,由各地乡村自行选择、自主探索。这种多项可选的政策有助于避免一刀切的武断,能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不同乡村地区实际情况与现实要求。又如,模仿“白名单”或“黑名单”制,针对各个乡村经济发展特点、未来方向等罗列多种产业经济种类、机制、模式。秉承“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引导各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尝试多元发展道路。再如,尽快构建政府、乡村、机构、个人等共同投入的综合模式,使乡村经济最大限度获得最多渠道的资金与资源。这种多渠道、多来源的资金与资源本身既可发挥出一定的引导作用,促使乡村经济朝着不同方向、多种类型发展,也可适当分散投入风险,同时引导乡村经济基本结构更加立体化、多级化。这对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
不过,与进一步细化激励政策同等重要的还有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一贯性。特别是在强化资金、资源投入方面政策扶持过程中,长期性、长效化的政策至关重要。这是由于资金与资源的投入关系到乡村地区不断夯实经济多元化发展基础,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决定性作用。只有政策层面保持一贯的精神、原则、内容,广大乡村地区才能基于政策的稳定性、长远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也是甘南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最终落到实处的根本与关键。
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发展历程中,甘南州不同乡村逐渐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代表性的产生不仅是人为作用的结果,更是自然选择与人为作用相互融合后的成功经验。换言之,不同地区农村经济传统模式很大程度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因此,各地乡村经济传统模式固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而在探索更加现代化的多元发展进程中,乡村经济同样需要尊重规律、敬畏自然。这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道路,也是在更大程度上确保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保质保量、提质增效的前提与关键之一。即,多元化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还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化、提高针对性。
比如,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而农业人口数量较少且较分散地区,采取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方式,使粮食或经济作物进行大面积工业化种植。一方面,借助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自动化播种、养护、收获可以最大限度减轻人工作业劳动强度,且大面积作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这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与收益率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将数量较少且相对分散的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管理,这些农户不仅可以从土地流转中获得一部分收益,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这对农户增产增收同样大有帮助。
又如,在土地资源相对匮乏而农业人口数量较多的地区,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代表服务业较为可行。一方面,有限的土地资源可以作为集体所有资产进行规模化开发,选择单位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使单位面积的产品价值不断提高。这种产业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集体经济收入,也能从根本上夯实乡村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大力整饬乡村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新图景。这是基于乡村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辟旅游经济路线的主要方式。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跨行业数量最多、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之一。加之旅游业内涵极其丰富、形式十分多样,其中不乏小而美、小而精的服务模式。因此,在相对缺乏土地资源但乡村人口数量较充足的地区,农家乐、田野旅游、农田采摘休闲游、乡村研学游等都可以作为乡村发展多元经济的多选模式。
再如,在甘南山区、丘陵和森林等自然环境周边地区、传统农业经济落后的乡村,大力发展山地经济、林下经济等同样大有可为。随着越来越多自然保护区的划分,甘南的许多乡村地区靠近或处于保护区附近或内部,在发展传统农业时受到一些限制。然而,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往往意味着更少的工业污染。因此,山地或林下经济更加天然、环保、洁净。这对愈发注重健康、养生的现代人而言,无污染的天然农产品往往是健康养生的首选。因此,即便这些山地或林下经济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也有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了健康买单。
综合以上各种多元经济类型可知,甘南州不同的乡村在发展各自多元经济时务必立足本地实际,在全面分析传统农业产业模式的利弊后大胆取舍,通过高度个性化、特色化的产业机制、经济模式大幅提高多元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这才是新时期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与长期内生动力的根本。
信息时代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突破更多传统瓶颈问题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同样,甘南多元化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品质。
传统模式下的农牧业生产具有十分典型的主观性、经验型、靠天吃饭等特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不仅深受自然环境全面影响,而且耕种与收获往往相对被动,且时常需要面临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干扰与阻碍,进而导致农牧业生产低质、低效等问题。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局面下,不少农牧村人只能选择外出打工以谋求相对良好的生存状态。
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前沿科技的强大助力,这就是近年来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的“智慧农业”。所谓智慧一方面是指农牧业生产不再完全依赖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经验,而是能够基于更加理性、客观的科学数据做到有的放矢、精益求精。换言之,借助各种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传统的粮食耕种等农牧业生产也不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而是可以用数据说话,按照各种真实、翔实的数据合理安排每个步骤。
另一方面,智慧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天吃饭模式,而是可以在智慧大棚、温室等农业基础设施中做到完全可视、可控。即便是在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后,今年我国各地也实现了农业生产大丰收。这就是越来越多智慧农业普及应用的良好成果。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可知,随着信息技术愈发深入地应用,各地农牧业生产早已超越了随波逐流的被动模式,而是向着始终优质高效的科学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借助各种科学、先进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在信息技术全方位支撑下,各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也正在成为甘南乡村经济多元化的选择目标。同时,越来越多农牧民也在产业化发展浪潮中成为农牧业产业工人。
由此可见,随着信息技术全面普及和快速迭代,当前和未来甘南乡村在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中还有更多渠道与途径。加之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青年人才正在源源不断地回归乡村,新生力量的加入也在助力甘南乡村加快经济多元发展的速度。
多元化发展是新时期农业加快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乡融合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广阔的乡村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无可限量的价值洼地。这也是大量资金、资源逐渐向乡村汇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极其有利的大背景下,甘南越来越多乡村探索出极具特色的个性化发展道路,不仅为本地区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成为乡村振兴大潮中可借鉴和学习的优秀模板。不过,在资金、资源、技术等相对直接、直观的客观要素支撑之外,人的因素并没有格外突出。然而,甘南一些乡村在探索经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时常碰壁、遇挫,其根本原因并非资金、资源、技术等体量不足,而是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所致。换言之,多元化发展乡村经济绝非简单的技术改良或资源叠加,而是需要内外因素共同发力、主客观层面同步推进的综合结果。只有深刻认识到多元化发展表象之下的科学性、系统性,乡村经济才能摆脱“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束缚,才能着眼于更加长远的战略目标谋篇布局。这才是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能够行稳致远的根本。乡村振兴背景下,甘南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不能脱离思想教育和观念引导。只有持之以恒地宣传、教育和激励,乡村才能因为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带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这不仅是以多元化发展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源头治理,也是深化农业农村结构性改革、为乡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