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泽泉 罗宇翔 曾木 王晓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认识论前提、方法论准则和价值基石。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社会工作的中国化和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要立足中国实践,紧扣时代脉搏,突出问题意识,强化主体思维,彰显自信包容;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回答时代课题中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是迈向人民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是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工作,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理论自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640(2023)03-0005-1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必然会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世界文明进步和社会变迁产生广泛、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在人类发展史上,还从未有过一个人口规模如此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发生过如此大的变动,这无论是对现有的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还是对既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历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中国成功走出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前提下,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不断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过程中,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融入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工作,业已成为其制度体系和文化价值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的进程中,在以理论创新和基层实践不断回应现代化的道路上,人民需求、治理需要和致力于社会福祉建设的社会工作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要素。本文将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如何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新视野、新方向和新议题?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如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即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中国社会工作力量、体现中国社会工作智慧和发挥中国社会工作作用?
一、经由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为方法”“以中国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自主性、自明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坚持继承中华文明,又积极借鉴人类发展一切有益成果,充分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多样性。[3]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认识论前提、方法论准则和价值基石。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早期,大多数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会工作理论思考和具体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执着于从西方社会理论和实务中寻求答案,或套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框架诠释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或重复、验证、借用和诠释性地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成果、理论话语体系、理论模型和实务经验运用到本土社会工作实践。[4]中国社会工作需要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品质,开展具有自主性、自明性和反思性的社会工作实践,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
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要求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立足中国实践,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价值,突出问题意识;要求强化主体思维,彰显自信包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增进民生福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弘扬中华优秀傳统文化中、在回答时代课题中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建构整体的中国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进路,并以此来建设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共建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社会工作的中国化和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是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工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迈向人民的社会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在于“人民立场”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5]。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着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具有一致性,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在于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迈向人民的社会工作”的本质意蕴和价值追求
一方面,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和认识论准则,深化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本质意蕴和价值追求。
社会工作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存在、正义平等与自由、民生福祉和美好生活追求。中国社会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6],将增进民生福祉、解决人民困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助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作自身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历史使命。这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一致,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契合,与党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相符。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工作的本质内涵就是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全面贯彻到中国社会工作的整体性逻辑和总体性解释中去,就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度融入到中国社会工作“在地性”实践场域与“本土化”理论建构中去。
另一方面,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思想前提。将社会工作发展与党领导的群众工作、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紧密结合[7],中国社会工作从秉承“助人自助”转向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工作走向。
从社会工作发展源流来看,无论是以芮奇芒德为代表的关注个体家庭,改善案主处境的技术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还是以简·亚当斯为代表的偏重宏观取向,改变社区、组织或者社会政策的社区性、社会性社会工作,他们均聚焦底层社会,与劳苦大众一起共创美好生活。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实践来看,无论是被称为“本土性社会工作”,即在国际上通行的专业社会工作影响之前的那一套有效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制度化方法与助人活动,还是被称为“本土化社会工作”,即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体系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中国化的社会工作[8],均致力于优先发展以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人员、流动人口、家庭暴力受害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推进精神慰藉、教育辅导、婚姻家庭、矫治帮教、戒毒等领域的社会工作。
(二) 中国式现代化与“迈向人民的社会工作”的使命目标和专业实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契合了社会工作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使命目标。社会工作是一种现代社会转型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护机制,社会工作借助专业工作方法为能力较弱的群体提供专业帮助,预防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其专业目标,改善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专业追求。中国社会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壮大,社会工作成为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制度创新。[9]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在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科学确定和集中力量完成中心任务的时代要求下,社会工作由于其专业精神与定位,价值更加凸显,日益成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问题的重要抓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廓清了道路,回答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如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即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中国社会工作力量。社会工作区别于一般群众工作,社会工作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帮助有需要的人士特别是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难,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专业。自中国专业社会工作恢复重建以来,社会工作本土化蓬勃发展,社会工作在中國经由创造性转化的本土符号资源、社会表征系统和价值系统,构建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系统下中国式的社会工作的意义生成方式、言语的有效性基础、意义生成规则和社会干预策略。[4]中国社会工作应当自觉回应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重要论述。中国社会工作应当自觉服务于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着眼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弱项和短板,增强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在坚持包容、共享、普惠、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共同奋斗目标。[10]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共同富裕是致力于让全体人民共同走向兼顾效率和公平、统筹物质和精神、致力共建和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奋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持守公平正义作为职业道德的社会工作是一支重要的建设力量。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的本质意蕴和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要求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共同富裕是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富裕,在具有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继续发展问题、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发展等多重面向下,共同富裕也包括实现兜底困弱群体的基本福利、解决困弱群体的生活困境、缓解困弱群体的社会参与压力,从而整体上实现全体人民在物质、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共同富裕。[11]作为社会服务主要力量的社会工作,以普惠、赋能的时代感召与实践经验,经由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救助、关怀、赋能社会困弱群体对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道路建设做出积极响应,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的本质意蕴和价值追求。
中国社会工作与强调共享性、均衡性、普惠性、可及性、发展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本质深度契合。普惠是社会工作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无差别、均衡性回应困弱群体多样化和异质性的需求,增强专业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在以人为本、扶弱济贫的专业使命下,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将追求困弱利益最大化作为发展动力,对困弱群体链接多样社会资源,力争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赋能是社会工作基于优势视角的服务视角,发掘困弱群体的内在潜能和主体行动力,在保障和提升困弱群体物质生活的同时,社会工作还通过增权、赋能的职业理念和专业实践致力于实现困弱群体的生计和生活可持续的内源性发展,并在培育和激发困弱群体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过程中丰富困弱群体的精神生活、恢复其社会尊严。由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下,社会工作是以普惠和赋能为价值导向,在关怀困弱群体的助人实践中延续并践行着共同富裕所包含的精神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普惠的价值守则。
(二) 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的使命目标和专业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核心要义是全社会、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基于普惠、赋能的价值导向下,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工作助推困弱群体大步迈进共同富裕新征程。在践行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理性的基础上,社会工作以推进参与式共享作为使命目标,具有与共同富裕的本质契合、制度契合的根本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发展背景下以参与式共享作为使命目标的社会工作是在发挥专业性、强调责任感、专业方法过程中倡导人道主义和共同体精神[12],致力于不同群体共同参与社会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3]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利他主义的社会行动,其实现民主参与、共同体利益的政治属性使得其在实践中表现为以专業有效的理念与技巧针对性、差异性、均衡性提供服务,在提升服务对象能力、倡导共同体理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过程中实现服务对象的社会参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社会工作与强调共享性、均衡性、普惠性、可及性、发展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本质深度契合。
以参与式共享为使命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又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相契合。第三次分配作为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共同富裕道路上实现社会财富流动与资源机遇分配均衡化的重要制度安排。[14]而社会工作实践中所具有的助推市场社会属性回归、政府服务属性强化以及社会道德属性彰显等专业优势使得其与第三次分配相契合。[15]这表现为在职业属性上,社会工作的道德属性与第三次分配强调公平正义的特征相通;在实践机制上,社会工作注重资源整合的实践路径又与第三次分配强调社会机制的逻辑相符;在专业价值上,社会工作坚持价值理性与第三次分配注重社会理性相融。[16]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工作在价值导向、使命目标等多维内涵方面与实现共同富裕深度契合。社会工作应结合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情景,在坚持本土化、在地化的专业建设和行动取向中遵循多领域、多面向的实践拓展逻辑,发挥推动多元治理、促进成果共享以及加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重专业优势,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建设过程中。
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的社会工作所面对的是中国特色的民族特质、社会情景、文化脉络和制度结构。面对共同富裕的深层内涵,社会工作需要在提炼本土化社会工作经验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与共同富裕议题进行文化价值的整合和制度体系的融入。[17]将理论建构、价值定位和职业伦理与共同富裕建设相结合,并在本土特色服务模式过程中回应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均衡发展等共同富裕议题。在坚持本土自觉的基础上,共同富裕议题包含缩减区域差距、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等多维度内容,因而社会工作服务还需要进行多领域、多面向的实践拓展。社会工作服务在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困弱群体社会服务的同时,还需要拓展自身在推进区域平等、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服务领域和服务面向,更深入地嵌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框架中。如在助力城乡融合方面,基于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以社区为本的本土化社会工作方法可助力乡村生态、生计和生活的“系统性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探索社会工作与城乡融合建设有机结合。[18]
四、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一个多方位、多层次、多样态的系统性话题,其内涵涉及充裕的物质条件、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丰富的精神食粮、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19]中国社会工作通过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社会工作是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的本质意蕴和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好生活是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具有人民性这一鲜明时代特征,美好生活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从根本上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价值取向。[20]因而,满足并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由人民共享的必由之路。在此道路指向下,社会工作作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专业助人实践,在秉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的需求和偏好、肯定人的自决和能力等专业道德实践过程中,回应当前人民对物质、精神等需要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表达。
一方面,社会工作以差异化、精准化、多元化服务应对和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社会工作在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发掘社会大众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公共体验的感性需要等不同类型需要,结合美好生活的多重维度全面开展涉及医疗、教育、就业以及生态环境等差异性、多元化的专业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以多样性行动实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际需要。当前社会工作通过开展发展性服务、赋能性服务等进行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在实实在在的专业行动中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满足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 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的使命目标和专业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美好生活是在正确把握个人与集体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美好和集体美好的相互促进。[21]新时代美好生活所传达的不是属于原子式个体的生活样式,而是属于有组织、有力量、富有创造性的人民整体的生活样式,是具有共创共享属性的美好生活实现样态。[22]以此建构美好生活的意义在于如何营造公共美好生活,其中社区营造作为撬动社区公共生活的一种新型模式为公共美好生活建设提供了新途径。[23]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助力社会和谐的社会工作正是在以专业性服务提高个人生活幸福感的同时,在坚守公共性的使命目标基础上,通过深入基层社区开展综合性服务来促进人民整体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人民整体的生活追求,是在以满足个人生活需求为基础,维护人们共同的生活利益和生活价值中进行,是对社会公共性建设需求更直观的表达。
社会工作从最初的睦邻组织运动开始,就将回归社区、复兴社区作为专业助人实践的重要方式,在社区这一个承载美好生活的最佳公共场域中追求实现提升社会整体的公共性建设水平的使命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中,更是坚持以社区为本的专业理念和实践,在社区这样一个基于真实共同生活并具有内聚性群体关系的空间集合中营造具有群体间信任、公共生活参与友好、社区文化氛围浓郁的良好社区生活。在不断回应公共性的价值追求中,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的社会工作实践通过开展社区公益慈善、社区营造等基层社区治理活动,在再造社区公共性的过程中真正贴近人民生活,以不断满足人民整体的美好生活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美好生活的建设是“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工作应继续发挥社会组织所独有的社会公共属性与职能,在社区这样一个具有情感与空间的二元意涵的实践场域中[24],通过对内聚合、对外联动的行动策略打造群众生活共同体,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层意涵融入更深层次的专业行动。并且构建“生活共同体”的路径目标,在扎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专业服务中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既是国家治理的单元,也是实现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共建美好生活的载体和基本单元。“社区这一主题是新型政治的根本所在”,在面对诸如“社区素质衰落、贫富差距急需扩大”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时,只有社区建设才能解决。[25]经由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在社区内构建以集体情感为纽带的社区美好公共生活,营造具有公共性、自治性的社区氛围,以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培育具有信任感、安全感的社区公共美好生活过程中,社会工作可通过发展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社区再组织化服务,将社区内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相似行动偏好的居民组织和凝聚起来,增进居民在公共生活空间参与过程中实现社区集体情感聚合。在社区的外部环境方面,社会工作应该积极创造并改善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社会性条件和空间。发挥社会工作组织“桥介”属性的组织优势[26],促进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其他主体跨域组织角色、职责与边界,以推进多层复合协商联动的机制,推进组织间互动、合作与联合。[27]
五、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工作”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合作是建设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现实基础,作为社会力量的社会工作,在这一现实基础中,发挥着创新并传导治理理念、整合多方关系、畅通和規范群众诉求表达、协调各方面利益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工作”的本质内涵和价值追求
社会治理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群众需求、保障群众利益、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与治理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的本质内涵是面向人民的治理,其历史使命在于保证稳定的社会秩序、整合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激发多元的社会参与活力。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强调政府作为重要的治理主体,市场、社会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强调社会工作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进入社会治理各个环节。应对转型问题而生的社会工作能够协助参与社会治理,在化解社会风险、解决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畅通权益保障通道、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8]经由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要求依据社会工作自身专业性与制度环境,要求坚持推进治理与发展职业相结合的基本宗旨。一是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参与理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首先应确立具有中国特色人民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参与理念[29]。这是社会工作人本性内核的延伸,也是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是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坚持“利他主义”的参与价值。作为福利性质的社会活动,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本质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引导下的助人服务。三是经由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参与目标,建设价值—工具型社会治理共同体[30]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政治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为社会工作职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服务型政府的转向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参与治理的机会与资源,社会工作可以依托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政策,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利用内外部资源提升专业能力,增加专业认同度,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
(二) 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工作”的使命目标和专业实践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性,来源于其合法性的建构与多重功能的发挥。外部环境需求与专业理念契合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具体表现为制度合法性、身份合法性与专业合法性。作为制度化行动的社会工作,受到制度环境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合法性建构,其本质是维护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政治正当性与政策可持续性。[31]社会工作身份合法性的建构表征为社会对其治理主体身份符号的认同度,政府、公众在多大程度上认同社会工作的治理身份,影响着其他治理主体对社会工作的价值本体承认度,以及社会工作对工具性资源的获取。[32]社会工作必须在实践中证明其专业技术的有效性,通过解决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题和满足现实需求来体现实效合法性,这是社会工作合法性的关键所在。[33]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如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即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中国社会工作力量,要求经由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培育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一是经由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协同与合作共治。社会工作可以整合资源,经由“五社联动”或“社会治理共同体培育”,促进多方良性互动,实现多元主体协商共治。二是经由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推进社会治理的专业化与规范化转变。社会工作的治理实践遵循专业化规范,运用专业技能与方法开展服务,通过专业化优势推动社会治理从“大众化”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变。[34]三是经由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提升社会治理的公共性、社会性与共享性。社会工作通过激发社会的公共性参与而推动治理过程的社会化转向。社会工作强调案主自决,这一工作理念能够提升群众的自主性能力,从而提升参与式治理效能。社会工作倡导改变不合理、不健全的政策规定,以保护案主合法权益,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体现各主体共享治理成果的价值追求。四是经由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推动社会治理的专业化与技术化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各治理主体通过灵活的治理技术与再造组织流程,满足差异需求,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治理目标。[35]社会工作以个体情感和行为为中心,针对不同案主特点,逐步将服务拓展到家庭和社区,直到社会系统,正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治理模式,有助于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源头治理、差异治理与具体治理。[36]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通过功能性协同参与及嵌入性服务治理机制介入社会治理结构中,经由协同和嵌入与服务提升社会工作参与效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培育社会治理共同体。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经由社会工作的功能性、结构性协同参与,通过建立良好互动的治理主体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社会力量多社联动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培育社会力量并提高其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37]通过社会工作制度性嵌入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38];通过促进社会工作嵌入社会治理在地化实践,立足地方性知识,把社会治理实践嵌入到当地的社会与历史脉络之中。通过社会工作的整合性治理参与和整合性治理逻辑,有效动员、链接和整合社会治理资源[39],对治理资源进行挖掘与链接[40],整合各方资源的治理力量,发挥社会工作的整合性作用,提升社会工作社会治理效能。[41]因此,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应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资源整合性作用,要求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从业者加强自我能力提升,使其能够正确评估所在地社会治理的各方需求,同时有能力协调各方资源,以满足治理需求。
六、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
中共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设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4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写入了宪法与党章,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和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属于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实践主张以人为核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其社会工作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契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目标中,中国社会工作应当乘势而上,勇于作为。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的本质内涵和价值追求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是当代中国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是我们面对全球风险社会的具体实际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回应[43],是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不断增进全人类福祉的具体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体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44],是追求促进全球社会公正、维护人类社会正义、倡导世界和平、治理全球环境污染、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价值导向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具有内在一致性,社会工作具有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等价值导向,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自由与人类社会全面发展,以维护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尊严为专业使命。其价值取向、总体目标与专业手段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天然契合,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独特的学科视角。[45]中国社会工作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的要求。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会不断深化。这也重构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各种复杂矛盾与社会问题也会因此不斷暴露和放大,社会工作参与其中并助力问题解决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社会为支持社会工作参与全球服务,将逐步完善政策支持和制度接纳,不断丰富资助项目种类与提升资助强度,并培育专门的服务机构和稳定的项目执行机制。社会工作发展需要引入“全球在地化视角”,经由“去在地化”与“重新在地化”,将全球社会工作知识融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重新诠释,最终将区域性、地方异质性转化为全球社会工作共同体都能接受的知识。[46]让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话语体系进入国际社会工作学术界的话语体系并对其产生影响,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47]时代呼唤中国社会工作能走出去。
(二) 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的使命目标和专业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给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视域与行动空间,同时也提出新的使命目标。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要求国际社会应当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共同努力[42],要求就外交、文化、军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金融、贸易、卫生健康、教育、环境治理等具体领域加强全球治理合作与交流平台建设。社会工作以识别社会风险、评估和诊断社会问题、干预社会问题为学科自觉与生长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社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就在于为国际具体项目的开展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尽可能化解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风险,进而坚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社会工作大有作为,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若要中国社会工作真正走出去,在处理国际性的社会工作议题时保持效度,中国社会工作在工作方法、专业理念、内容领域、工作目标、政策制度等方面均需要适时更新与应因发展。[45]具体说来,应当从理论创新、知识储备、法律与政策支持、国际化人才与机构扶持等方面着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需要加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创新,从理论上回答好“为何参与”和“如何参与”的问题,为中国社会工作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合法性、参与的模式与有效性提供理论指导,促进中国社会工作走出去、有效参与全球治理,进而提升中国社会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和在全球社会工作学术与实践场域中的话语权,并最终经由此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走出去势必要求中国社会工作在服务层次上具备跨国与比较文化视野,在服务目标上,更加关注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国际性大问题,包括参与全球治理、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治理全球环境污染等议题,也包括气候环境、跨国文化、地区安全、教育不平等、全球健康、疫情防控、公共安全风险应对等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走出去”的法律与政策支撑体系。中国社会工作“走出去”需要从服务提供者走向政府合作的推动者、组织间网络的协作者与制度建议的倡导者,要不断强化社会工作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法性理解,包括法律合法性、规范合法性、专业知识合法性和绩效的实用合法性等。中国社会工作“走出去”需要深度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国家价值标准、国际规则、专项规定等制度建设,要构建社会工作走出去的政企合作发展网络、跨国倡议网络、全球治理伙伴关系网络以及公共物品提供的专业性伙伴关系网络等方面的参与机制。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认识论前提、方法论准则和价值基石。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社会工作的中国化,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是迈向人民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工作,是共建美好生活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工作,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 1 ]习近平. 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20): 5-7.
[ 2 ]李涛.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发逻辑、实践特征及成功经验[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4): 9-17.
[ 3 ]潘泽泉. 社会工作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知识建构如何可能[J].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3): 29-41,99.
[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164.
[ 5 ]吴铎, 陈良瑾, 张昱. 中国社会工作二十年发展状况分析与前瞻[M]//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蓝皮书: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1-38.
[ 6 ]王思斌. 我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之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 29-38.
[ 7 ]王思斌.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 浙江学刊, 2001(2):55-60.
[ 8 ]关信平. 论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5): 21-27,144.
[ 9 ]马峰.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更好发展“中国蓝图”[J]. 哲学研究, 2022(6): 13-21.
[10]王思斌. 困弱群体的参与性共同富裕与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J].社会工作, 2022(1): 1-8,100.
[11]王思斌. 发挥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工作, 2021(28): 8.
[12][13] 习近平.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 中国民政, 2021(20): 4-6.马雪松. 第三次分配在新时代的新变化、新利好[J]. 人民论坛,2021(28): 14-17.
[14]徐选国, 秦莲. 社会工作参与共同富裕: 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 学习与实践, 2022(6): 100-112.
[15]莫腾飞, 曾守锤, 唐立. 迈向第三次分配: 社会工作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与机制[J]. 新疆社会科学, 2022(2): 156-163,166.
[16]陆士桢, 王志伟.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双重机理及其实践路径[J]. 新视野, 2020(1): 43-49.
[17]张和清, 尚静. 社会工作干预与中国乡村生态、生计和生活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研究——以绿耕项目为例[J]. 社会学研究,2021(6): 68-89,227-228.
[18][19] 李磊. 习近平的美好生活观论析[J]. 社会主义研究, 2018(1): 1-8.张三元. 论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指引[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5): 83-92,160.
[20]马纯红. 论实现美好生活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关联[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2(1): 35-43.
[21]项久雨.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1): 4-24,204.
[22]闵学勤. 社区营造: 通往公共美好生活的可能及可为[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8(6): 55-62.
[23][24] 户雅琦, 张樹沁, 李贵才. 找回作为分析框架的社区[J]. 社会学评论, 2022(5): 184-201.潘泽泉. 行动中的社区建设: 转型和发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
[25]徐选国, 徐永祥.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 内涵, 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J]. 社会科学, 2016(7): 87-96.
[26]徐珣. 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的协商联动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社区“金点子”行动为契机的观察[J]. 公共管理学报,2018(1): 96-107, 158.
[27]陈成文, 赵杏梓, 张丽芬. 论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J].山东社会科学, 2015(1): 77-82.
[28]赵一红. 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J]. 河北学刊,2019(6): 132-137.
[29]王思斌.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J]. 社会工作, 2020(2): 3-9,108.
[30]吴磊.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绩效评估研究——基于合法性理论的分析框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6): 50-55.
[31]黄红. 社会工作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合法性建构——以灾害社会工作的角色实践为例[J]. 学习与探索, 2022(8): 47-54.
[32]王杰, 徐选国. 我国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困境及其路径重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 41-49.
[33]罗家为, 冯志峰. 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转向: 社会化与专业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6): 114-124,128.
[34]王阳, 熊万胜. 从简约治理到精细治理: 效率视角下的社会治理及其变迁[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7): 87-99.
[35]卫小将. 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路径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6): 81-85.
[36]叶淑静, 戴利有.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何以可能?[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6): 103-110.
[37]李青, 陈成文, 王勇. 论社会工作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建设[J]. 社会工作, 2020(2): 70-77,111.
[38]王杨. 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三个分析维度[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 39-45.
[39]王思斌. 社会治理结构的进化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6): 30-37.
[40]成洪波, 徐选国, 徐永祥. 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及其实践逻辑——基于东莞市横镇的经验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7): 126-135.
[41]习近平.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J]. 当代世界, 2017(12): 4-7.
[42]鎖利铭. 面向共同体的治理: 功能机制与网络结构[J]. 天津社会科学, 2020(6): 71-78.
[43]习近平.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 2015-09-29(002).
[44]李迎生, 蔡康鑫. 社会工作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可行性、因应性变革与切入点[J]. 江海学刊, 2020(5): 105-114.
[45][46] 施旦旦. 社会工作知识生产、扩散以及本土化回应[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 28-36.李友梅. 中国社会科学.
[47] 如何真正从“地方”走向“世界”[J]. 探索与争鸣, 2017(2): 26-29.
(文字编辑:王香丽 责任校对:王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