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勇,高 歌,王洪涛
(1.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安徽 太和2366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神经外科;3.麻醉科,安徽 合肥236500)
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的病因[1]。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临床上多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外科处理[2]。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介入栓塞术的术中、术后效果,常有很大的影响[3]。七氟醚是一种吸入麻醉药物,不会致术中患者颅内压增高,且具有改善局部脑血流灌注、预防脑血管痉挛的作用[4]。为探讨七氟醚麻醉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脑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机理,我们对收治的8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87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满足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2];(3)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Ⅱ级或Ⅲ级,可耐受手术与麻醉;(4)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Hunt-Hess Ⅱ—Ⅳ级。排除标准:(1)有创伤性脑损伤史、脑中风史或颅内血管畸形者;(2)长期镇静、镇痛药物应用史;(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术前应用扩血管药物者;(5)预计生存期<3个月;(6)对研究用药成分过敏者。患者分组:对全部87例颅内动脉瘤患进行介入栓塞的患者,按纳入顺序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本研究经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一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麻醉方法全部87例患者均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丙泊酚组麻醉维持:恒速输注100~200 μg /(kg ·min)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079),联合右美托咪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248) 0.5 μg/(kg· h)。七氟醚组麻醉维持:应用2%~4%七氟醚(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772)持续吸入,联合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h),术毕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改为氧支持,氧流量4~6 L/min。
1.3 血清学实验室检测术前和术后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应用雷杜酶标仪(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试剂盒均购自美国R &D公司。
2.1 七氟烷组与丙泊酚组的一般资料比较七氟醚组共有4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为(54.32±10.03)岁。丙泊酚组共有4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9~84岁,平均年龄为(56.12±11.02)岁。七氟醚组与丙泊酚组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2.2 MBP检测结果七氟醚组MBP在术前、术后即时和术后24 h分别为:63.98±2.47 ng/ml,47.54±2.14 ng/ml和23.17±1.15 ng/ml;丙泊酚组MBP术前、术后即时和术后24 h分别为:64.38±2.67 ng/ml,49.70±2.61 ng/ml和34.05±2.22 ng/ml。统计分析:术前,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时,七氟醚组低于丙泊酚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24 h,七氟醚组低于丙泊酚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七氟醚组内,术前与术后即时比较、术前与术后24 h比较差异显著(P<0.01),见图1。
图1 血清MBP检测箱图和正态分布曲线
2.3 BDNF检测结果七氟醚组BNDF在术前、术后即时和术后24 h分别为:18.03±1.06 pg/ml,18.01±1.14 pg/ml,和18.24±1.24 pg/ml;丙泊酚组BNDF在术前、术后即时和术后24 h分别为:18.11±1.27 pg/ml,18.12±1.12 pg/ml,和18.24±1.17 pg/ml。统计分析: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术前、术后即时、术后24 h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七氟醚组内术前与术后即时比较、术前与术后24 h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2。
图2 血清BDNF箱图和正态分布曲线
麻醉药物对临床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会产生诸多影响[5]。近年来。丙泊酚与七氟醚均常被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麻醉过程[6,7]。Hertle DN等报道[8]:丙泊酚的应用与29例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6个月的不良预后有关。因此,七氟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值得关注。
目前,评价脑神经功能的生化检测常用指标包括:BDNF,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等。BDNF是哺乳动物大脑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可塑性的指导性媒介,影响神经元的生成[9]。MBP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中含量第二高的蛋白,负责髓鞘细胞膜表面的粘附作用[10]。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正常情况MBP仅小量释放入血液,而当血脑屏障受到损害时则会导致使血清中MBP含量升高。
Sukun A等报道[11]:急性卒中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血清BDNF水平下降;在一组30例经选择性血管内手术(ECAT)的脑动脉瘤患者中,术后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显著增高,但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没有显著变化。王剑刃等报道[12]:亚低温可显著降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MBP水平。王美芳报道[13]: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保护的作用与显著降低患者MBP水平有关。另外,韩明明等[7]报道:在对总计10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的检测中,丙泊酚与七氟醚对患者的预后及血浆中NSE和S100β蛋白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患者应用七氟醚后,关于血清BDNF水平变化的结果,与文献报道[11]相符;关于血清MBP水平变化的结果,与文献报道[12-13]基本相符。由于实验设计方式的不同,我们的结果与韩明明等报道[7]不一致。结合上述文献[7,11-13]和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对于不同预后的患者,检测血清中MBP的变化,可能对观察麻醉药物在颅神经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更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