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思政课程议题教学法创新路径研究

2023-08-27 07:37张辉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6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新课改

张辉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议题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增强中职思政课的时效性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学生互动性欠佳、案例资源缺乏等多重困境,议题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进一步优化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的效果,应关注议题教学法的创新问题。文章从当前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教师、学生和案例三个角度探讨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的创新路径,以此推动中职思政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创新路径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议题教学法因其鲜明的实践性、启发性、综合性等特点,对课堂效果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因此也备受中职思政课教师的推崇。但在中职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议题教学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应反思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存在的缺陷,逐步认识到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创新的必要性,并探索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的创新路径。只有让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应时而变,才能不断提升中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面临的困境

(一)教师主导性不足,综合能力欠佳

1. 教师认知上的偏差

部分教师对议题教学这一概念本身就没有厘定清楚。所谓议题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议题教学法的运用是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的过程,其中涉及诸多环节,缺一不可。如果对议题教学法概念本身缺乏科学的认识,显然在后续教学实践中将面临诸多难题。部分教师将“案例”与“事例”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相混淆,把原本生动活泼的案例课变成枯燥乏味的事例课,将议题教学法活生生演绎成讲授法。一些教师对议题教学法的认同度不高,认为议题教学法环节过多且浪费过多课堂时间,毫无意义。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则直接自己讲解案例,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使议题教学失去意义。

2. 教师专业水平的不足

教师对议题教学的应用能力不足也是影响议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案例选择阶段,许多教师对案例不加辨别,选择的材料过于陈旧,有些甚至与教学内容完全脱节,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该议题一无所知。在议题教学的总结分析阶段,许多中职思政教师囿于自身学科理论知识的局限性,难以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全方位解疑释难。

(二)学生互动积极性欠缺,主体性发挥不足

受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的影响,许多学生习惯于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议题教学法这种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师课堂呈现的案例不愿意多加探究思考,导致课堂氛围缺乏活力。在议题教学中的讨论环节,许多学生并没有针对案例进行积极充分的讨论,在总结环节也是敷衍应付教师问答,探究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缺乏创造性,学生的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三)案例资源短缺,缺乏规范管理

案例是议题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职思政课的案例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1. 案例题材陈旧

在案例的选择上缺乏创新性,略显陈旧老套。部分教师一直沿用几年前的案例,忽视了中职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脱离学生实际,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2. 案例质量低下

案例的选材质量低下。部分教师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案例,并直接生搬硬套,并未经过自己的加工改造,导致案例的质量良莠不齐。

3. 案例管理不善

许多学校缺乏案例的管理机制,无法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案例,更难以做到及时引进新的案例,忽视了议题教学对中职思政课的重要性。许多学校仍坚持“应试教育”思想,以提高学生分数为主要任务,对议题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不加重视。

二、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创新的意义

(一)顺应新课改时代背景的要求

新课改在我国已历经多个阶段,以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和重视以学定教为其基本理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中职的思政课教学也开始注重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议题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上学习到各种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当前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面临的一些困境,已经严重阻碍了中职思政课的发展,同时对师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也有悖于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无法顺应新课改这一时代背景要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创新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以顺应新课改时代背景的要求。

(二)顺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

當前,我国素质教育盛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都予以了重视。议题教学法创立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议题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堂的应用,并未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毫无助益。因此,教师有必要创新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以顺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

(三)顺应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教育的飞速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师德,还得具备专业科学的教育教学能力。当前一些教师对议题教学法认知存在误区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灵活性,严重阻碍了中职思政课的质量提升,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创新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以顺应专业成长的要求。

三、新课改下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的创新路径

教师、学生和案例是议题教学法的三个重要构成要素,因此关于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的创新路径也着重从教师、学生和案例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增强议题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注重议题教学法创新路径的探究,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对思政课议题教学法的创新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法着手。

1. 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多种媒介寻找案例

思想品德课程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到“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互联网+时代”,中职生已经成为新型网络社交平台的主力军。网络社交媒介的日趋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也为议题教学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资源。因此中职思政课教师应通过多种媒介查找案例,使得案例的来源更加全面多样,从而提升案例内容的丰富性。

2. 重视议题教学法与其他新型教学法的结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强调了课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单一的教学法对中职思政课的发展毫无助益。新课改时代背景下,多种新型教学法应运而生。因此中职思政课教师应以议题教学法的采用为纽带与桥梁,积极引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理论教育法、实践教学法、问题与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慕课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法,实现中职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将议题教学法和其他多种新型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以此不断推动议题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迸发生机与活力。

(二)回归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是议题教学法能否行之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议题教学法在学生层面的创新主要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

1. 灵活结合学生实际

“以生为本”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是其重要体现。教师采用议题教学法应避免“方法为教学进度服务”的误区,而应坚持“为生服务”,贴合学生生活。以初中思政课本为例,如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这一内容中,重点和难点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为人民服务”是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但学生因为尚未踏足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与政治生活接触,仅仅通过思政课堂学习浅显的认识。“为人民服务”时常出现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可以灵活选取新时期的“雷锋传人”郭明义等看似平凡的人物作为教学案例,通过如此平凡的人物“为人民服务”的范例,从而达到思政课议题教学的效果。这则案例充分体现了议题教学法贴合学生实际的重要性。相反,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选取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例子,则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势必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2. 灵活转换学生角色

有学者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遵循这一观点,人的本能需要须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培养人成为一个知情合一、有充分独立性和创造性、充满真实和信任的“完整的人”。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唯其如此,才有助于营造师生平等的良好课堂氛围。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在课堂占据主导地位,“一言堂”教学模式极为普遍,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纵使新课改不断推进,这种现象也并未得到显著改善。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可灵活转换教师和学生角色。传统的议题教学法强调教师向学生提供案例,以引发学生思考。而新型的议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课后通过多种媒介查找自己感兴趣且贴合课堂教学的案例,并组织学生对自己搜集的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挑选出“课堂最佳案例”,教师再结合学生挑选的案例进行讲解,这样课堂教学的案例就出自学生之手,无形中对学生予以了肯定。

(三)规范案例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1. 建设思政课案例库

思政课案例库在新课改下对很多学校而言都是个陌生的概念。当然,成因是多层面的。如学校对议题教学法本身就不予重视,认为案例库的建设费时费力等。值得关注的是,案例库对中职思政课议题教学法的建设及其创新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案例库的建设将思政课的相关案例都汇聚到一起,为中职思政课案例的选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以此实现案例资源共享范围最大化,这无疑解决了许多中职思政课教师的后顾之忧,而且能推进教学质量的跃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在数量庞大的案例资源库中灵活选取案例素材。还需指出的是,仅靠一所学校建立的案例库毕竟存在诸多局限性,若能搭建网络平台实现校际之间案例库的共享共通,博采众长,这样案例库的构建将会更加全面。

2. 建立议题教学奖评机制

学校应充分重视思政课议题教学可经常开展议题教学课比赛和议题教学法创新的研讨活动。对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案例和议题教学法,应予以充分肯定和适当奖励,使议题教学法的创新受到足够重视。

四、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思政课议题教学改革创新,是持续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具体要求。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持产业研究、创新行业技术的重要基地,应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引导学生在理论认知基础上,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深化情感认同,勇担时代新人的歷史使命,奋进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黎俊涛.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职学校思政课程“1+N”教学模式构建途径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2(08):151-153.

[2]李卫卫.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思政课程“四化三段四环”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 中国新通信,2022,24(03):233-235.

[3]黄晓丽,丁斌. 新课程标准下中职思政课程教学评价:基本要求、现实状况与改进策略[J]. 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20(12):29-32.

[4]吕一姣.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程创新教学实践探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5):167-168.

[5]郑晓春. 工匠精神在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融入性探讨[J]. 试题与研究,2021(31):67-68.

[6]曹红梅. 中职思政课程教学设计探析——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J]. 江苏教育,2021(64):65-69.

[7]蔡佩.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思政课堂主题式教学初探——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J]. 就业与保障,2021(14):159-160.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互联网+”时代经济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路径探析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