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3-08-27 01:16:47陈捷
大学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课程思政

陈捷

[摘 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基于此,笔者以团队工作和活动策划课程为例,分析了当前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课程思政融合思路,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促进其他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团队工作和活动策划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9-0110-03

各大高校担负着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人才质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在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实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应该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对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水平要有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各科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素质,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多个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价值引领与课程知识传授,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构建一种互补的关系。在不同的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能够让课程育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凸显不同课程的教育价值。

一、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纲要》是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背景下制定的,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就是在各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近年来高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还有待提升,如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对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部分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课程思政教学动力不足,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部分高校的培养计划偏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忽略了对学生人生价值导向的引领,课程思政建设落实不到位。

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提出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总体思路,并结合团队工作和活动策划课程(以下简称本课程)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以期为其他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加快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程。

二、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专业课教学实践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主体是关键

不同的课程发挥的育人作用是不同的,这种作用是学科教师有意识地挖掘育人素材,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引导、教育产生的必然结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作用,并自觉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寻找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将课程思政目标融入整体教学目标中,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信仰,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二)学生需求是核心

大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已经逐渐步入成熟阶段,课程思政教育应以学生需求为核心,其内容主要分成4个部分,分别是“三观”教育、法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未来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共青团工作者等的任职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归属感、法治精神与诚信原则、职业道德与素养,而这些也是本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笔者在充分了解本课程特色和课程思政核心的基础上,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同时在课程选取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形成教学特色。

三、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实践中的具体举措

(一)找准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契合点”

找准“契合点”,即建立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生成性”关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本课程共设五个专题,围绕班级、共青团的工作进行设计,将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纳入专业课程。就学校而言,班会、共青团活动是非常好的德育载体,可以利用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推动学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开展班会、主题团日活动不仅能增进班级、团支部学生的情谊,而且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在讲授如何设计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丰富的实践课程,开展许多集体活动。部分高校存在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不足、与同学交往不够融洽的问题,通过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本课程以真实的案例分享以及组织学生亲身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本课程的第一个专题内容是如何进行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策划,笔者在讲授的过程中,以开展一次爱国主题的班会为例,让学生思考采用何种班会形式为宜。主题班会的受邀嘉宾是学校优秀党员或校内外的相关专业人士,在班会中,让其围绕祖国的发展路线、方针以及政策制度等进行演讲,以此加深学生对国家的了解,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学生的爱国信仰。通过讲座、论坛、座谈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深刻内涵的理解。只有先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爱国,才能激发其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中。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景点、播放红色电影、讲解红色故事、讲述红色历史的方式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了解,点燃学生心中的“红色火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比如以当地红色故事为主题开展班會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查找当地的红色故事、红色历史,并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认识如今拥有的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唯有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才能报答先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班会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看法和见解,让学生有所得、有所增益。

(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程建设效果

突出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以教育的“深入”“深刻”为突破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利用班集体、共青团组织的特点,借助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达到启发学生、提高其思想政治素养的目的。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开展趣味性、实践性强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共青团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掌握进行班级、共青团活动组织策划的方法,把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班级、共青团活动中,根据班级特点进行有效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升教学技能,学会进行有效的班级、共青团活动设计,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本课程的第二个专题是共青团活动的组织策划,为了让学生掌握进行共青团活动组织策划的方法,笔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实践中,布置学生策划一次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分配任务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有的学生策划团支部成员观看红色主题电影,如《长津湖》,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的理解。有的学生策划参观当地红色博物馆、浏览历史影像、参观红色遗址,学习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以及不畏艰险、一心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学生在设计主题团日活动时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历史知识竞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班级大合唱等,学生在资料查阅和分享交流中增进自己对祖国历史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了解,用文字、歌声、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通过主题团日活动,学生之间的情谊得到增进,团支部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青年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并使其落实到行动中,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助力。这些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增强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三)创新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的内容涵盖多方面,体现在评价主体與评价角度多元化上,创新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机制至关重要。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标准不能过于单一,而应多元化、多角度,要从学生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等角度出发进行全面评估,要将过程和结果评价、广度和深度评价等结合起来,对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全面性。

本课程理论教学共 20学时,其中实践教学 12 学时,在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上,根据学生设计班会、共青团活动的实践情况,对他们的思想理论、道德认知、政治立场等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对课堂外的互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外是否将课程习得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综合测评,从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全面评价。多方位的评价结果显示,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修养得到了提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符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要求。

四、结语

本课程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注重对学科知识隐藏的精神的展示,让原本单调无趣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2-12-0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周琳,古力努尔·艾尔肯.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82-83.

[4] 史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02-203.

[5] 王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的数字化变革[J].思想理论教育,2021(12):62-68.

[6] 王群燕.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析:以陕西省高校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22(2):86-89.

[7] 尤祺,张天郡.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76-77.

[8] 吴玮柏.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2):90-93.

[9] 陈勇钢.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研究综述[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33(5):7-13.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课程思政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8:57:17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8:13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