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水娟
〔摘 要〕传统的小学科学作业重知识巩固,存在作业目标泛化、内容结构散化、实施效果弱化、评价形式简化等问题。在项目式视域下,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作业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具情境性、实践性与结构性,使作业更具素养导向。
〔关键词〕 小学科学;项目式学习;单元作业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9-0036-04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载体。作业除具有巩固知识与技能功能外,还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毅力、培养学生兴趣和学习自信、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目前小学科学的作业设计存在作业目标泛化、内容结构散化、评价形式简化的问题,亟须加强改进。
项目式学习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打破了传统作业形式,设计并编制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分层性、开放性、提升性的单元作业。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显然更有利于核心素养的落地。如何在项目式视域下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作业设计与实施呢?笔者针对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大对策,并以五年级“船的研究”单元为例详细阐述。
一、素养导向,聚焦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目标主要反映单元作业最终需要完成的育人功能,明确单元作业的主要内容要求、难度容量、表现程度等,是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依据。而对课标、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是确定单元作业目标的基础。
(一)基于课标,明确育人要求
课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而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确定单元作业目标首先需要分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是作业目标设计的基础。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5~6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技术与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在情境化、真实化的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评测和完善等过程,在优化工程模型中,发展动手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二)基于教材,厘清单元概念
教材内容是确立单元作业目标的另一个依据,单元教材内容要落实的概念是设计作业目标的起点。
(三)基于学情,关注发展需求
学生的学情也是确立单元作业目标的重要依据。这个学情包括:在概念落地时可能存在的障碍;能力上可能存在的欠缺;态度责任上可能存在的不足;等。通过课堂观察、分析等多种方式,对照课时概念进行自检,明确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存在的错误资源。
二、项目统筹,严密内容结构
项目式视域下的单元作业需要设计一个单元整体情境,使学生综合运用单元所学知识解决这个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将一个大情境问题再细分成几个微项目推进,使作业形成作业链,形成作业内容结构的严密性。
(一)融合情境設计,贯穿作业脉络
项目式作业以真实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以真实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需求,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船的研究”单元作业设计中,笔者创设了一个“设计制作一艘具有一定性能的小船”的情境,并且考虑学校实情,依托学校科技节开展自制小船的展示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此基础上,对这个情境进行任务分解,为完成这样一艘具有一定性能的小船,需要考虑制作材料、载重量、动力系统三个问题,后续的项目式分项目以此为基础推进。
(二)横向进阶设计,严密作业结构
以单元为单位进行作业设计,需要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梳理,打破课时限制。“船的研究”单元在“设计制作一艘具有一定性能的小船”这个项目式任务的基础上,对单元作业内容进行分解。
这些单元作业,包括对船的总体了解、船的材料改进、形状改进、动力改进、性能改进等方面,形成“设计制作一艘具有一定性能的小船”这一项目式任务下的几个微项目作业。这些作业之间形成进阶设计,结构严密。
(三)纵向分支设计,丰富作业形式
在“设计制作一艘具有一定性能的小船”这一项目统筹下,“船的研究”单元的几个微项目紧扣同一学习主题,分别设计巩固类作业、实践类作业、阅读类作业三大作业形式。
三、多维评价,素养培养落地
项目式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作业形式丰富,成果多样,因此相对应地也需要设计多维评价方案,在评价中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
(一)持续评价,促进长远发展
项目式单元作业的实施贯穿单元始终,持续性评价也同步推进。通过评价使学生自主监控学习的目标是否完成,主动反思和调控学习的进程,使学习不断深入。
“船的研究”单元作业设计了一个“争做小小船舶工程师”的集“章”评价,以集“章”的形式进行评价,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每一个学生获得持续发展。
(二)分层评价,促进全员参与
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都是有差异的,但是作业评价中如何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呢?在“船的研究”单元作业推进过程中,就每一个微项目又单独设置了评价表,每一个微项目所得奖章的累积才是最终单元作业完成情况。
本单元作业中每个微项目的评价,可以让学优生在每次作业中得到肯定,也可以让中等生在每次评价中看到不足,更能让学困生在每次作业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很多作业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既有利于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也有利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高质量完成作业。
(三)多元评价,促进全面提升
不同能力水平与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单元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是不同的。项目式单元作业的评价需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实施多元化评价。
如上表中微项目“给船装上动力”评价表,其中“参与调查船的动力研究”是对作业完成态度的评价,而“能把船与动力系统相匹配”则是对能力的评价。评价量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朝这样的方向去努力,并通过自评、互评与他评,以评价促进素养落地。
总之,项目式视域下的作业,与我们之前传统的作业相比,重创见,重问题的解决,更多考虑学生高阶认知能力发展。笔者梳理了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认为除了“船的研究”这一单元,还有“小小工程师”“运动和力”“动物的一生”等单元也非常适合开展项目式单元作业。但是项目式视域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与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每个单元都这么做显然现实不允许。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期初应对所有单元统筹考虑,选择合适的单元精心设计项目式单元作业,以更好地促进科学素养培养落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方臻,夏雪梅.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