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娥
“游子”是中国古诗词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作者往往会通过这一主题表达他们对故乡、家庭和亲情的思念之情。纵观中国古代大量的“游子”主题诗歌,不难发现,诗人对“游子”的情感抒发,并不仅仅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还涵盖了对人生价值、人性自由以及自我价值的追求。可以说,中国古诗词创作中的“游子”主题是个人情感和家国理想的大融合,凝聚了个人的生命体验,饱含着诗人对家国天下的无限深情。深入了解“游子”主题的作品,对提升学生古诗词理解能力,增加学生文学素养,有积极的作用。这里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探究初中古诗词“游子”主题作品的教学方法。
每一首“游子”诗词背后都有一颗游子心和一个广袤的时代背景,只有了解“游子”主题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因此,在开展初中古诗词“游子”主题作品教学时,首先要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让学生读懂“游子”情。
让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情感心理,才能深入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元朝时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汉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常常受到统治阶级的压制,因此大部分汉人在元朝时期都郁郁不得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实际上,马致远这种“不得志”的苦闷,不仅是个人的体验,更是当时整个汉族知识分子的集体情绪。元朝有“九儒十丐”之说,汉人儒生的社会地位高于乞丐,足见汉人知识分子受到歧视的程度。这种集体意识的“苦闷”反映到《天净沙·秋思》上,从作者短短28字中,就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情绪。当学生对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了足够了解,自然能从更高的立意去理解作品的内涵,能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绪上的共鸣。
“游子”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一个重大主题,创作背景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显然不仅仅是“授之以鱼”,仅仅是立足文本让学生了解《天净沙·秋思》的时代背景,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游子”主题诗歌中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心理,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代表的是为考取功名而背井离乡的游子,反映的是作者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忍受的孤独情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代表的是考取功名之后的“宦游人”,反映的是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悲壮情绪。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类型、不同背景、不同时代的“游子”主题进行对比、归类,能加深学生对“游子”类主题诗词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游子”类主题古诗词。
在中国古诗词中,意象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古诗词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古诗词创作中,采用意象的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使作品不仅具有生动的形象,更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诗词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提高诗词的感染力。同时,作者突破意象表面的形象,通过转化、象征、联想等手法扩大意象的内涵,使具体的事物呈现出更深刻的意义。因此,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抓取“意象”,理解“意象”直接影响诗词解读的深度,影响诗词教学的成效。
可以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中国古诗词中意象运用的集大成者。全曲28 个字,由11个意象构成,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去读,不容易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与作者的复杂情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这11 个意象划分为三组,让学生掌握“意”和“象”之间的关联:第一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7 个凄凉、寂寥的“象”,都在不断暗示强化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荒凉。第二组意象:“小桥/流水/人家”3 个简单的“象”,构筑了一幅家的温馨画面,与第一组意象形成了强烈对比,突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意”;第三组意象:断肠人,仅一个“象”就形象地将作者自己置于一个荒凉的背景中,既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此时内心苦闷孤独的“意”,也将那个时代“断肠人”在天涯的集体形象刻画得震撼人心。
可见,在“游子”类主题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深入解读“意象”,借助意象理解作品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赋比兴”是中国古诗词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古诗词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心理怎样,要在作品中书写怎样的内容,表现怎样的主旨,怎样才能触摸到作品鲜活的心灵?这一切,都以分析诗词的写作手法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分析“游子”类主题诗词的写作手法,诗词作品的内容、情感、主旨都能容易把握,自然容易感受“游子”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显然是“赋”这种艺术创作手法的巅峰代表。所谓“赋”即白描铺陈。《天净沙·秋思》28 个字,没有比、没有兴,仅仅是意象的组合,就写出了一首流传千年的伟大作品;全文28 个字,没有一个字写“愁”,却写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堪称最忧愁的作品。这种用朴质的语言,写出浓烈的情感的表达方式,并不在少数,例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全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奇妙的想象,只是平实地记叙湖心亭看雪的经过,将对故国的思念、对不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表达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用平白的语言写出炽烈的情感,正是当前初中生写作中普遍缺失的。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过度重视各种巧妙构思与修辞手法的运用,却往往忽视了最直白的语言也能写出感动人心的作品。因此,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引导学生开展仿写,写一篇600 字的习作表达自己身在异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全文不能出现“想念”等类似的词语,让学生用朴实叙事的方式,借助多种意象营造典型意境,表达内心的思念之情。通过写作中的谋篇布局,一方面体会马致远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另一方面调动生活积累,充分想象,亲身体验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情绪。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游子”主题诗词的深度理解,在对诗词写作手法的分析、借鉴运用中感受“游子”类主题诗词作者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心理。
综上所述,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有必要针对“游子”主题作品做专题式教学,从关注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对意象的提取、归类、解读分析,进而感受生动意境,再到写作手法的分析、借鉴运用,让学生多维度探究作品的深层次丰富意蕴,对中国传统文学中“游子”主题有更透彻的认知。同时,通过举一反三,多维度类比迁移训练,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游子”类诗词知识体系,通过视野的拓展、思维的延伸,将所学知识用在其他领域的专题学习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