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 许丞莹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指春夏顺应阳气生发,宜用辛热温阳之法补阳气;秋冬顺应万物收敛封藏,阴气渐生,宜用寒凉养阴之法以补阴气。说明四时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变化的影响,故当顺应自然规律,借自然之气能助人体之气,使人体气血阴阳归于平衡,维持正常状态,是“天人相应”思想的诠释。冬病夏治所强调的治疗时间,是在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三伏”之日,同时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机。三伏即为从夏至后第三庚日开始算头伏,每伏10 日,以此类推,形成的初、中、末伏。冬病夏治顺应自然和时机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是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是冬季容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病变多位于肺、脾胃、肢体经络等,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咳喘、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腹泻等都属于中医冬病的范畴。
虚寒性疾病的形成多与现代人生活习惯有关,如嗜食生冷、贪凉及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造成体内阳气耗损,寒湿痰饮内生,因寒湿的属性,造就这类病证逐渐发病增多,且反复缠绵难愈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夏治是指借由夏季外在炎热、阳气旺盛之势,补充人体阳气,可抑制寒邪,起到防治虚寒性病证的效果。《黄帝内经》认为“寒者热之”,对于阴寒疾病需要以火热之性攻克。中医学有“长夏胜冬”理论,是长夏应土,冬应寒水,以土克水符合五行相克规律,一方面利用长夏之阳气旺盛之时,将驱散体内所伏寒邪,另一方面也通过长夏补充阳气,待冬季可抑制寒邪,不易受寒邪致病。冬病夏治又以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为最佳时间,此时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利用顺时养生理念,以祛除虚寒、伏寒疾病之根,体现了古人养生保健治病的智慧。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为常用且主要的外治贴敷疗法,其借助在人体与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采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做成的药膏,在特定穴位上进行贴敷,以驱除体内阴寒之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三伏贴源自清代名医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天灸”范畴,书中记载其运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麝香共同制作成药沫,以姜汁调和敷在肺俞、膏肓、百劳等穴位上,并在夏月三伏使用,以治疗“冷哮”这类寒性疾病,达到祛除寒痰之邪。20 世纪50 年代起,张璐医家提出的此种疗法及针对的病种被正式命名为冬病夏治。当前,根据冬病夏治的定义将适宜的对象进行了延伸,如上文所提及的西医病名,符合冬季发病或加重的特点,其治疗理念也广泛应用在此理论基础上。
伏针,指针灸治疗时在盛夏三伏的针刺,因三伏天天气炎热,阳气升发,腠理易开,针刺容易将筋骨深处的邪气外泄,同时可增强体内阳气以抵抗外邪。针对一些慢性疾病及秋冬季节好发的咳嗽、哮喘或风寒湿阻滞经络产生的痹、痿、瘫痪等疾病,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中医针法集锦》载“伏针”起源于民国针灸名家李培卿。李老的伏针是冬病夏治的特色疗法之一,在临床疾病治疗及预防保健上有着显著疗效。
三伏灸于三伏节气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借助艾灸在特定时间作用于特定穴位,以温通经脉、助阳散寒,是冬病夏治的外治特色疗法之一。艾灸古称灸焫,以艾草为原料,其味道芳香,易燃,纯阳之性,能走十二经,有温通经脉、祛湿逐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广泛被运用于虚证、寒证、痹证等。三伏灸即利用天时与艾草之性,最大限度地鼓舞阳气以逐邪外出,标本兼治。
冬病夏治在中医养生保健及治疗疾病的理念上强调“固本”,注重远期疗效,故在具体施治过程中有其讲究:①慢性病非一日而成,治疗也非立即见效,需要有治疗时间及次数的保证。一般三伏贴(灸)的疗程为1~3 年,有研究指出连续3 年为一疗程的施治,其效果为佳,能保证及巩固临床疗效。②随着冬病夏治三伏贴(灸)的广泛运用,目前已治疗30 余种疾病,其中以肺部疾病最多。而鼻窒(鼻炎)、脾胃病、痛经、风湿痹病等中医辨证分型属于阳虚、寒湿病证也被广泛应用,效果理想。对于冬病夏治,正确的辨证辨病是前提,并非所有病都适用,对于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或热病者均不适用。冬病夏治也非一招治百病,对于慢性基础疾病患者,仍须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干预方案。③冬病夏治属于中医外治疗法,涉及专业技术规范,应由专业医师进行正规操作。④在日常饮食中,由于盛夏炎热,阳气最盛,且长夏亦多雨潮湿,故在夏季饮食养生宜清暑祛湿,但要避免贪凉伤及阳气,可适量食辛味之品,同时也有开胃之效。饮食原则见表1。⑤在日常起居中,避免风扇直吹人体,以免受风邪;空调最好控制在26℃~28℃为宜,避免温度过低而受寒;穿着衣物要舒适,有利于排汗散热,户外活动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做好防晒工作。
表1 冬病夏治饮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