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晨晨,杨晔琴,陈 军,江仕爽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学科竞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是评价不同学校专业教育水平的重要参考方法[1-2]。浙江省大学生护理竞赛对推进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和护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技能和创新2个赛道。技能赛道初赛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站点式比赛,决赛采用案例导向的接力赛;创新赛道包含创新项目书设计、项目书答辩和单人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比赛。浙江省大学生护理竞赛从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尚缺乏从参赛学生的视角深入分析参赛过程体验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护理本科生参与大学生护理竞赛的全程体验,揭示其心理特点,以期为改进护理院校竞赛培训方式,推进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采用目的抽样,依据最大化差异原则,选取浙江省某高等院校参与大学生护理竞赛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参与2022年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护理竞赛的选手;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近6个月参与其他学科技能竞赛的选手。本研究基于4次焦点小组访谈和文本内容分析后达到资料饱和,共纳入24份参赛选手的书面参赛感悟文本和18名受访者,受访者一般资料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温州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批,编号:2022-031。
表1 受访者一般资料
研究团队于2022年5-6月在比赛结束1周内收集参赛选手的书面参赛感悟文本,共24份。于比赛结束后2周内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针对参赛感悟文本中涉及的意义单元展开深入访谈。焦点小组分为4组,3个小组为4人一组、1个小组为6人一组,由来自不同参赛队伍、角色(队长和队员,参赛选手和替补选手)和获奖情况的研究对象组成。每次焦点小组访谈由2名不参与竞赛指导的研究者组织,其中1人负责主持访谈、提问和追问,另1人负责观察记录受访者在个人表达、交流过程中的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行为。访谈开始前,研究者向受访者解释访谈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承诺保护隐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其会使用录音设备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访谈问题主要围绕竞赛培训过程、比赛过程中令受访者印象深刻的事件和体验展开,如“你是抱着什么样的初衷参加这次比赛”、“在备赛和比赛的不同阶段都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参加这次比赛你有哪些收获”,研究者鼓励受访者分享在各自队伍的体验,对备赛和比赛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分歧进行自由讨论,并对参赛感悟文本中有疑惑的信息进行提问和复核。访谈在安静的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持续60~90 min。
1名研究者在每次访谈结束后24 h内转录录音资料,同时将现场记录的非语言信息补充在转录稿中,并由另1名研究者复核资料的准确性。访谈对象用P(n)表示,参赛感悟本文用T(n)表示。采用传统内容分析法[3]分析访谈资料和24份参赛感悟文本资料。研究者每完成一次焦点小组访谈即进行资料分析,并将分析时产生的疑问带入下一次访谈。
选手的参赛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驱动的选手在学习期间了解过护理学科竞赛并有所期待,其内部动机包括抱着尝试的心态评估自己的能力、丰富大学经历以及提升能力和素质。P12:“初始的想法是珍惜和抓住这个机会,看看自己的操作能力如何。”P2:“我就想让自己多适应一下这种场合,提升一下自己的自信心,包括体态、操作水平、知识和比较自律的那种生活。”外部动机驱动的选手部分对竞赛并无了解,其外部动机主要包括获奖加分、服从学校安排,甚至是逃避实习。P5:“当时对这个(比赛)也没有什么感觉的,因为我们也不了解,只是说有这个比赛嘛,就报名参加了。”P3:“想试一下拿个奖项嘛,毕竟也是最后快去实习了,然后还可以拿个奖项加个素质分。”P10:“我觉得实习有点累,就想代替一下实习。”
集体训练阶段,指导老师为所有参赛选手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和操作指导。部分选手认为这段准备比赛的时光是有序、轻松的。P6:“开始的时候,我感觉就是很轻松那种,每天去学习一个操作,然后把这个操作练熟。”T24:“那时候的我们,对于每天学习新的护理操作都乐此不疲,每天讨论操作流程、操作细节、沟通台词,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T20:“那时觉得比赛的时间还离得很远,在晚上训练完(会)和同学一起打羽毛球、跳操。”
随着练习的深入,选手们开始遭遇不同的挑战,初步体会到训练的压力。压力之一在于面对技能操作项目不确定的评分标准,部分选手表示迷茫无措。P1:“一开始项目多,然后标准什么又都没有定,比如说吸痰管到底是几根都没有定,然后练了就推翻,练了就推翻,就没有最终的版本,就一直在改、一直在改,所以一开始很难练。”压力之二在于随着练习项目的增多,部分选手的记忆、操作和学习负荷逐渐增加,而自己的表现却无法让自己满意。T12:“两周内,我们前前后后学习了8种不同的操作,每天都在‘哀嚎’学了后一个忘了前一个。”T11:“每项操作要练到7分钟内,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十分艰难。”压力之三在于部分选手需要兼顾研究生复试和备赛练习。P3:“前期的时候和考研复试刚好冲突,所有(考研的)人就是一般会在早上练完之后,下午去看书……我没有办法,真的深感自己精力有限,没法两全,干脆全身心准备复试。”此外,因为考试结果关系到分组和组内角色的定位,考试分组也扰乱了部分选手的心绪。T14:“当时的我们好焦虑,不知道自己会和谁一组,自己会不会是替补,这些问题常常围绕在练习中。”
根据集体训练后的考试成绩,确定了选手的参赛赛道和比赛角色(参赛选手或替补选手),通过打磨操作细节、严控操作时间、进行模拟比赛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模拟比赛显现出各队伍存在的问题,在训练过程中,选手们一度陷入瓶颈,出现紧张、焦虑、沮丧、自我怀疑、抵触等情绪,甚至想中途放弃。T12:“看着这些训练用品,完全没有想动手的欲望,即使操作已经开始,但是内心就会突然出现不耐烦的情绪,完全做不下去,好几次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待在训练教室完全喘不上气。”担心自己拖后腿,有负于队员的努力和老师的期望,所有的忧虑在比赛临近的催化下,将压力推向极点,但所有的选手都选择了坚持和坚强,通过发泄情绪、调节心态、“苦中作乐”、付诸行动等方式疏解压力。多数选手承认都经历了一个情绪崩溃的过程,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进行调整。T19:“我就跑到厕所、楼梯口大口大口喘气,不停自我调节内心,然后再回到教室,重新开始,整个过程就是‘崩盘——重建’往复。”有的选手则通过食物、唱歌、跳舞、游戏等方式缓解压力,另外一部分选手则采用问题应对方式,直面焦虑,用行动化解。P3:“我知道解决焦虑本身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行动,所以我努力放下内心杂乱的思绪,立即投入训练。”组员、指导老师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也是选手们坚持的强大动力和幸福感来源。T4:“我们一起训练、一起学习,本来枯燥的训练日子有了大家的陪伴,竟变成每天的期待了,我想这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T3:“以前总觉得老师很远,现在跟着老师一起为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让我觉得他们是如此可爱、可亲,让我觉得我们有着格外强大的底气和自信。”
团队成员意见分歧、沟通不当、训练步调不一致都是情绪敏感状态下引发矛盾的导火索,队员们会因为操作的先后顺序、不同的练习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争论,会因为其他队员的指正和批评而感到伤及自尊。此外,部分选手在成为替补选手之初会感到失落,自觉不能发挥同等的作用而有所懈怠。矛盾的发生会影响队员的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练习的氛围和节奏,面对面的沟通是最常用的解决方法。部分参赛队伍的指导老师会让替补选手担任队长,肯定其重要角色,发挥监督、统筹、协调等作用。P14:“老师组织了一次队友间敞开心扉的谈话,让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忌,从而清楚了大家的不同想法。”P2:“讨论了之后就觉得不用非得逼着她(他),我都能克服,那你也一定要克服。”P3:“后面大家都想去做出更好的东西,大家会融入到一起,每个人都在为团队默默付出。”
选手们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训练,正式经历了比赛后,进入到比赛总结阶段,赛场上选手们深刻体会到平时练习无法感受到的紧张和变数,经历了突发状况时做出的应变处理和面对队友出差错后及时做出的心态调整。P18:“那个机器(心肺复苏模拟人)到我们的时候就失灵了,当时是有点慌了,汇报了之后就只能继续做下去了。”P4:“我们组状况频发,从打结的文丘里面罩,到崩开的连接管,到缠在治疗车下的吸引器导管,到最后杂音满满,但我告诉自己,轮到自己的时候不能慌,毕竟一个人不能决定全局,一旦三分之二都失败了,那就真没希望了,好在顺利完成。”获奖的队伍在揭晓结果的那一刻感慨“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T8)”。失利的队伍在自我归因的同时希望更细化地公布评分结果。P17:“我们也是很辛苦,最后干了两个月一朝全白来,就是这种感觉,就是有一种失落吧。最终我们拿到的是一个最终的分数,没有那种每一项都细化开来。”
2.7.1个人成长
从备赛到参赛的经历让选手们在技术、能力、认知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操作技术方面,选手们不再惧怕某一项护理操作,认为自己的操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能力方面,不管是科研思维、临床思维、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沟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亦或是情绪调节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科研创新方面,选手们经历了从科研设计到标书撰写到项目答辩的全过程,学会了质疑、独立思考和总结。P9:“老师教会了我,不能禁锢在固有思维中,出现问题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在与同伴的相处中,选手们学会了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相处之道,学会了竞争与合作。P3:“在平时生活中也是这样子,不同的人交流就会产生分歧。你要承认这种分歧的存在,不是一定要把对方驳倒,很多问题其实是辩证的,他是对的,我也是对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T21:“比赛不是一个人的比赛,荣耀是团队带来的,我们身处团队之中,逐渐学会如何去照顾其他人,是团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了能为别人带去温暖的小太阳。”此外,选手们对比赛价值的认识从结果转向了过程,在自省中达成了更清晰的自我认知,形成了自我认同感。T17:“比赛让我接受了新的自己,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让自己能够专注于现实,走得更加脚踏实地。”
2.7.2收获情谊
虽然有过矛盾和冲突,但选手们谈到最多的收获是难得的友谊和师生情谊,他们视之为“人生道路上的宝藏”“最宝贵的财富”。P4:“我觉得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最大收获,是大家。”T14:“每天朝夕相处的这一段时光是不可复制的,练习过程中种种问题,我们都一起面对,我们是互相最感同身受的人。”
参与竞赛的过程促成了选手在技术、能力、认知等方面的成长。操作技能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是有效的练习,一定练习次数和适当的练习分布会促成操作技术的进步[4],也会促进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竞赛的训练方式有别于知识的灌输和动作的模仿,是在具体情境下让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寻找证据—解决问题,因此,学生的科研思维和临床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此外,性格差异、高压环境、人际期望等都可能导致人际冲突,但这也有利于选手正面应对矛盾和冲突,提高人际沟通、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竞争和合作中形成成熟的自我认知,提升自信心。比赛助推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各方面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带来了压力,但选手的压力应对能力同样得到了提升,在遭遇“挫折”的同时,内心亦变得更加强大。这些能力和素养对于即将踏上护理职业岗位的学生来说,与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样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选手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驱动参赛,在经历了整个过程后都一致地表示收获很多。这些珍贵的获益感值得传递给更多的护理本科生,使之成为更多学生参赛的内部动机,发挥更持久的参赛推动力,从而促成竞赛目标的达成。学校可以建立宣传机制,拓展学生获取竞赛信息的渠道,如创建专门的学科竞赛网站和学科竞赛公众号,设置学科竞赛简介、学生竞赛成果展示、参赛经验分享等模块[5]。
选手经历了集体训练、强化训练、比赛总结3个阶段,呈现出脆弱又坚强、内心感恩富足等心理特点。指导老师有必要根据选手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实施培训对策。集体训练阶段应明确而有规划,操作标准的确定对于选手开展规范化训练同样重要,建议大赛主委会向各参赛院校提前发布《技能操作项目评分标准》,为选手提供客观、细化的规则,并允许其改创操作细节[6]。指导老师可制定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阶段考核和项目汇报时间节点,以使选手尽快进入备赛状态。在强化训练阶段,高强度训练、对获奖的高期望心理、练习瓶颈、人际冲突等都可能会让参赛选手产生负性情绪。有研究[7]证实,在压力情境下积极情绪和负性情绪会同时出现,而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对其在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和学习倦怠之间具有中介调节作用。因此,指导老师在此阶段的培训重点在于帮助选手应对压力,提高团队凝聚力,针对选手遇到的练习瓶颈,指导老师有必要让选手了解练习曲线,接受练习瓶颈为正常现象,同时促进其表达情绪,减少负性情绪,为问题应对提供良好的氛围;给予其能力成长的空间,必要时创造沟通协调的条件,充当粘合队员关系的“润滑剂”。在比赛总结阶段,指导老师需要帮助选手合理地归因,赛后第一时间复盘比赛操作项目,总结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在不可控的外因条件下提高临场应变能力。此外,鼓励选手及时记录比赛心得,促进比赛经验的传承。
护理学科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护理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将护理学科竞赛延伸入日常教学,使学科竞赛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是学科竞赛的真正意义所在。学科竞赛的模式和培训方式可以渗透入护理竞赛相关课程,指导教师团队可基于竞赛标准建设案例库,并用于竞赛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练习。竞赛相关课程除了传统的操作考核方式外,可增加设置当前学期相关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考核,以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考核方式可采用小组考核制,小组成员固定,贯穿实验课堂练习、课后实验室开放练习、课程间的综合性考核和课程期末操作考核。此外,护理学科竞赛的科研训练环节可融入护理研究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并可增设选修课或创新班,建立导师制分组,让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有机会进行科研设计、科研实践,从而孵化更多的护理创新项目,同时储备学科竞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