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腰酸乏力的疗效观察

2023-08-26 11:57:40陈启霞张淋丹郭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4期
关键词:透药腰酸肾衰竭

陈启霞 张淋丹 郭清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以代谢产物潴留、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失衡等为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1]。在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2]。慢性肾脏病一旦形成,会以不同的速度呈进行性发展,直至患者出现终末期肾衰竭。而就目前而言,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临床尚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案。目前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信赖,通过中医方法的介入,探索一种不一样的方法来帮忙患者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已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3]。众所周知,腰酸乏力症状是慢性肾衰患者中十分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并且随着疾病病程时间的延长,其腰酸乏力症状的程度也会随之升高[4]。因而,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应用于慢性肾衰竭腰酸乏力患者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女15例,男15例;平均年龄(64.57±11.16)岁;病程1~6年,平均(3.32±0.11)年;原发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2例,其他2例;对照组女12例,男18例;平均年龄(66.33±10.40)岁;病程1.5~6年,平均(3.35±0.14)年;原发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3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5]。(2)均出现腰酸乏力症状。(3)患者自愿参加本项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对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难以耐受者。(2)无法判断病情或资料不全者。(3)因意识障碍不能正确表达不适症状者。(4)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包括用药和血液透析等针对性治疗。

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外治法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选用中医定向透药专用的中药浸泡纱布,纱布以拧至不滴水为宜,将其置于患者足三里穴并妥善固定好,然后接通电源,调节合适的治疗参数后即可开始治疗,每天进行1次治疗,每次20 min,10 d作为1个治疗周期。其中中医定向透药的专用中药:路路通20 g、伸筋草20 g、地龙10 g、红花10 g、川牛膝20 g,由医院代煎成中药汤剂,供临床操作使用。

1.4 观察指标

1.4.1 化验指标

于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送检验科化验,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一体机(产品型号:CI16000)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酸乏力评分:将腰酸乏力进行分级,分为0、1、3、5分,0分(没有出现腰酸乏力症状);1分(偶尔感到疲乏,可继续坚持轻体力的劳动);3分(一般活动就会出现乏力,间歇出现,勉强能进行日常的活动);5分(休息时也会感到疲乏无力,并且会持续出现,不能进行日常活动)[6]。

1.4.2 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2002年5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7]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显效:(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2)Scr降低≥20%。(3)GFR增加≥20%。有效:(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且<60%。(2)Scr降低≥10%,且<20%。(3)GFR增加≥10%,且<20%。稳定:(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率<30%。(2)Scr无增加,或降低<10%。(3)GFR无降低,或增加<10%。无效:(1)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Scr增加。(3)GFR降低。以上(1)为必备,(2)(3)具备一项,即可判定。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enyU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腰酸乏力评分和肾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组患者腰酸乏力评分为5.50(2.75,8.00)分;对照组腰酸乏力评分为8.00(5.75,14.0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0,P=0.018);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时间Scr(μmol/L)GFR(mL/min)血尿素氮(mmol/L)对照组(n=30)治疗前138.25±8.1132.14±3.2314.26±2.48治疗后133.79±8.4138.85±3.1611.79±2.61干预组(n=30)治疗前138.84±8.4532.48±3.6214.30±2.76治疗后115.22±8.3943.22±4.1710.12±2.53 t对照组组内比较值/P对照组组内比较值-2.090/0.0418.133/<0.0013.757/<0.001 t干预组组内比较值/P干预组组内比较值-10.864/<0.00110.653/<0.0012.516/0.015 t组间治疗后比较值/P组间治疗后比较值-8.562/<0.0014.575/<0.0016.115/<0.001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由GFR下降和相关代谢紊乱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包括电解质代谢紊乱、水代谢紊乱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病程较长,并且通常长时间、反复的发作,不仅会增加身体的负担,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而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慢性肾脏病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随着肾脏疾病的进展,肾脏萎缩,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期,患者就不得不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衰竭在祖国医学中,认为属于“关格”“水肿”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肾络瘀阻,水毒累及脾肾二脏,机体气化失司,日久则肾的主水、气化、藏精等功能运行不畅,导致体内产生湿热、水湿、瘀血及浊毒,为本虚标实之证[8]。有学者认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会累及多个脏腑、系统的病理变化,多以本虚邪实、虚实并见,虚者以脾肾虚衰较为常见,实者多责之于湿邪、浊毒、瘀血等,患者常会因脾虚失健、运化失司,精微不固、失于制水,临床中可表现为乏力等症状[9]。久而久之,出现脾病及肾湿浊蕴毒、肾络瘀阻,而后可见腰酸,水肿甚,并出现Scr、尿素氮升高。

慢性肾衰竭患者易出现腰酸、疲乏等诸多表现,中医认为病因是由肾气亏损、气血瘀滞等引起[10]。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可伴有脾肾亏虚,肾气亏虚至水湿不化,脾气亏虚进而水湿不运,水湿浊邪内蕴又进一步会损害至脾、胃,从而出现恶性循环[11]。慢性肾衰竭患者病程通常较长,加之体内毒素的不断积累,容易导致患者的脏腑功能逐渐减弱,进而机体出现气滞、血瘀和水湿内停,从而导致阳虚体质,出现腰酸乏力等症状[12]。腰酸乏力的原因主要是慢性肾脏病随着病程而迁延不愈,出现体内毒素的续积,导致机体各项功能的减退,出现腰酸乏力等症状。可对患者生活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古往今来,许多实践阐明,足三里穴是一个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非常重要的穴位,由中医基础理论得知,足三里是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多气多血,补益气血,通过刺激该穴,可达到调理脏腑之功能,以壮先天之本,来调节诸阳之经气,使肾精得以濡养充足。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合穴,刺激该穴位,可以起到调和脾胃之气,滋补脾、肾、肝,使机体的血脉充盈,调和营卫,肌肉、筋骨得养,邪不可干。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曾指出:“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让元气不衰,故称之为长寿之灸”[13]。说明足三里穴具有补益元气、健脾和胃、调和气血、补虚强壮及预防保健的作用,故为临床治未病、治已病的高频选穴之一[14]。

中医定向透药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已具备丰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疾病发展的进程,还可有效抑制患者的肾功能恶化。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在中医传统操作方法中,它不仅操作便捷,且临床操作十分安全,容易被患者认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是借助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将药液经患者的皮肤透至毛细血管网并吸收入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从而达到扶阳益气、温肾健脾及调理脏腑的目的[15]。它是对皮肤进行预处理,然后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离子或离子团、极性分子透过患者的皮肤黏膜屏障,能够让其快速地进入到人体相应的部位,进而靶向作用到患者病灶的一种独特中医外治的治疗手段。它的工作原理为运用治疗药物,放置于人体体表的局部热雾器空间内,药物经过加热、雾化变成细小的微粒,从而形成涡流及雾场,产生热效应和药物效应,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16]。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以中医经典理论及经络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原则,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快速地渗透,直接发挥其疗效,产生一定程度的局部治疗与经络传达的效果,通过经络作用,起到“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其作用不仅比较显著,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研究主要是依据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制定中药药方于足三里穴进行外治疗法。中药方剂中,主要药物之一路路通,它既能祛除风湿,又能起到舒活络、通经脉的作用;伸筋草可起到舒筋、活血之功效;地龙具有通络之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川牛膝也可活血、通经。诸药并用,主要以温补脾肾、温通经络为主旨,以达到温肾壮阳、通经活血、健脾补肾、化温降浊之功效。本研究中,干预组慢性肾衰竭患者腰酸乏力症状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文章体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关于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参考或执行标准。

综上所述,在常规中医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腰酸乏力症状具有不错的作用,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更安全、有效、便捷、操作简单且易学,体现了我国中医药所具有的特色,它既无创伤也无疼痛,易被患者接受,将为慢性肾衰竭腰酸乏力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外治手段,因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透药腰酸肾衰竭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研究
天枢穴定向透药疗法预防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火龙灸对肺胀病人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影响
全科护理(2023年19期)2023-07-14 00:18:48
张建伟辨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预防腹胀的效果
肾虚的各种谣言,别信!
家庭医药(2018年23期)2018-01-30 14:07:11
《养花》选段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长时间腰酸背痛须提防是神经鞘瘤在做怪
药物与人(2013年7期)2013-06-24 11: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