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在高职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建设实践探究

2023-08-26 10:33齐芸师海燕汪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高职

齐芸 师海燕 汪玲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高职;Python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21-0143-03

1 研究背景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1]。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提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转变传统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的全过程。高职院校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也承担着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正面临改革,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高职院校根据办学特点,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断加强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是高职院校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除了思想政治类的课程外,专业性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何打破传统思维,突破学科界限,整合思政教学资源,打造具有专业特点的思政教学模式,是目前迫切要探索解决的问题。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要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突破课程教学固有的模式,适当引入与课程相关的真实思政教学案例,从而深化Py?thon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好Py?thon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保障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2 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如“重教书轻育人、重言传轻身教、重课堂轻课外、重学生素质轻教师素养”[2]等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往往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失去兴趣。

新工科背景下,Python程序设计课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作为计算机语言类的课程,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调[3]、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操作脱节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突破计算机学科和专业的限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引导,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加课程吸引力,拓宽学生的认知,有助于消除学生对Python的枯燥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 应用策略

3.1 构建三全育人理念下的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课程思政”整体架构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到课堂中,只有一个一个离散的“点”,没有将“点”形成“线”或“面”,甚至为“课程思政”而刻意“思政”,不但违背了“隐性渗透”的原则,达不到思政育人的目的,還打乱了课堂整体的节奏。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入贯彻执行“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课程的顶层设计中,注重“课程思政”的完整性,构建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整体架构。教师或教学团队需要从行业需求、专业定位、岗位职责、职业规划、学情分析、企业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研和分析,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方面,架构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整体框架。我们设计了计算机专业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课程思政”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3.2 将课程思政目标纳入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三维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大部分集中在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与研究很少。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思想教育和引导。培养的学生往往思想呆板僵化,缺乏积极进取和创新的精神品质。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在设置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应注重“课程思政”目标的设置,如诚实守信、爱国主义、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并将其纳入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引入思政元素或案例,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向学生传授了知识与技能,也达到了引导学生的目的。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团队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目标,体现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把教学目标与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相契合,找到结合点。从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等多个方面入手,采用课堂讲授、项目实战、企业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相融合,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3.3 基于项目式的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关于理工学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以及总书记“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的要求,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寻找单个“思政元素”上,而是要把“思政育人”的理念贯穿课程教学的过程,融入课程内容的设计。在课程思政目标的总体指导下,根据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精神,挖掘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元素,选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在全面梳理课程内容和主题脉络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基于项目和知识技能点的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从专业认同、工匠精神、行业精英、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等方面入手,部分知识点基于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3.4 提升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教师的综合素养

首先,要培养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理念,形成“课程思政”的思维方式。一旦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深入教师的内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引导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将课程思政育人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的效果;其次,要重视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师的师德教育,强化“师爱”在思政育人中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在成长成才路上的重要引路人,饱含着师爱的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师爱让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第三打造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加大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拓展沟通交流的渠道,为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序推进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学习、素质提升与思政育人的融会贯通。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健全“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要运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特色和优势,研究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提炼课程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构建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课程思政”整体架构,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