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探究

2023-08-26 04:52宋莹伍林生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大学生

宋莹 伍林生

摘要:在信息多元交互的全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教育环境复杂、教育内容时代性不足、教育主客体媒介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客体媒介素养,以提升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和个体意识,但涉世未深,缺少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面对海量、高速、多样的网络信息,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升全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不断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尤为重要。

一、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

(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全媒体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2]。信息多元交互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新闻热点事件面前人人都是“发言人”,各种评论见解、利益诉求不断涌现,网络舆论主体多元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碰撞,信息传播突破了无媒体时代的人际传播模式和传统媒体时代“由上至下”的大众传播模式,话语权逐渐从精英走向大众,颠覆了基于权威性与中心化的传统舆论引导模式。

(二)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网络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政权稳固,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3]。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需要精心栽培和引导。因此,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技能过硬的时代新人必须牢牢把握网络这个重要阵地,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使广大大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困境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同时,部分教育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媒介素养等方面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全媒体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不再是‘政治力量设计、主导和控制下的运行模式,而是转移到‘社会力量的手中”[4],网络活动中的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网络意识形态大众化,信息传播方式日益广泛,海量信息像空氣一样弥漫在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也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新场域。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时代性不足

大学生作为网络主力军,他们活跃于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大网络媒体平台,乐于在网络空间分享自己思想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全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丰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此外,部分教育者在话语表达方面缺少吸引力。网络语言往往因其活泼生动、戏谑诙谐的表达方式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往往严谨科学但缺乏趣味性,加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难以吸引大学生兴趣,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客体媒介素养有待加强

就教育客体而言,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成长于信息多元的网络时代,他们思维活跃,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和个体意识,常常对各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他们涉世未深,思辨能力较弱,缺少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就教育主体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要求教育者除了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还要求教育者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而目前部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网络媒介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对各类网络现象、网络热点、网络新‘梗、网络风潮了解不多,与学生之间出现了网络知识层面的‘代沟”[5],自然难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培育。

三、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

结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困境,增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要从优化教育环境、更新教育内容、增强媒介素养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环境

一是完善网络立法,推进网络道德建设。“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道德风尚”[6]。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网络立法,增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网络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二是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政府以及主流媒体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跟踪监测,对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三是积极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坚持严肃性和活泼性相结合,多样性和时代性相结合,依托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积极宣传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打造校园全媒体传播矩阵,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二)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全媒体环境下各大社会热点事件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教育者要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和全媒体深度融合,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育者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聚焦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敢于直面学生需求,解答学生内心困惑,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认识。在意识形态教育话语表达方面,要积极适应互联网语言特点,坚持严肃性和活泼性相结合,善用通俗易懂、活泼生動的表达方式,拉近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和学生的距离。在教育方法方面,将全息媒体先进的VR、AR、MR等虚拟技术灵活运用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让意识形态教育也可以变得“很潮”。

(三)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客体媒介素养

就教育主体而言,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基本原则、实现路径、方法策略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交互性,创设教学信息化的课堂环境,引导和组织学生增强信息化意识、提升网络信息技能。就教育客体而言,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课程资源以及各大网媒平台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增强对各类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在参与网络活动的过程中,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并主动约束自身网络行为。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和团学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在参加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郝保权.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新趋势[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127-135.

[5]王鑫云.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研究[D]. 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1.

[6]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1):3-8.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