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课,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2023-08-26 12:28:02申瑞娜
学苑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语文课堂微课

申瑞娜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陕西 铜川 727000)

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行,原始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将微课运用到高中语文课堂中,不仅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本文以微课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它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作用,而后探究微课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此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添教学趣味

微课主要围绕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设计,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与编排,将课本中的精华部分浓缩在一起,利用最短的时间呈现,在微课的辅助下顺利实现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较为复杂的内容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诗词的主旨,极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逐渐会对语文学科产生排斥的情绪。微课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文章中出现的内容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真实图片的辅助下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将学生的目光聚集在大屏幕上,为课堂活动增添了趣味性,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营造轻松、愉快的班级气氛。由此可见,微课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与生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丰富课程内容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大的高考压力,整体教学节奏比较快,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点的传授,让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的重难点部分。但是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繁琐性,涉及到很多细碎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记忆的情况。此时,教师便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的前几分钟,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后续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微课的落实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并且对教材内容起到拓展延伸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总结出课程内容的重难点部分,在互联网中收集与其相关的素材,融入到微课的制作中,起到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非常忙碌,为了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长久下去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对语文学科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抗拒心理。若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保持长久的专注,容易出现分心、走神等情况,导致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虽然高中生的身心发育已经趋向成熟,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只能维持20 分钟左右。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标准课堂结合起来,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重点内容。新颖的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与到互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自由讨论中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可见,微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教育目的。

二、借助微课,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制作精美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积极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若想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出发,借助信息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检验预习成果,或是利用别出心裁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理论知识的渗透,为后续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考虑到高中生年龄的特殊性,为了精准掌握他们的喜好,教师应对班级同学有全面的了解,在课件中融入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或素材,以此引出新课内容,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让学生对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了解,发挥出微课教学的最大价值。

以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故都的秋》为例,这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的主题,描绘了秋园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等画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主旨,教师在备课时利用互联网搜索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将所有资料整合在一起,以视频的方式融入到课件中。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该片段进行导入,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文章描述的主要内容,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在声音和图片的结合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主动探索文章的中心主旨,通过视频内容与文字信息的有效结合介绍郁达夫想要传递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在微课的辅助下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学生纷纷参与其中阐述自己的观点,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跟随教师的思路深入分析课文内容,达到深化文章理解的目的。

(二)拓展课程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随着年纪的提升,语文知识体系更加复杂,涉及到大量的专业内容。考虑到教材篇幅有限,无法全面地展示出来,为了保证教学的全面性,教师便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拓展教材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加以呈现,起到开阔视野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拓展课程内容时,必须选择与教材知识有着紧密关联性的素材,并合理控制整体难度,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结合中丰富自身的文化储备,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微课教学,增加语文课堂的信息容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了解到更多课本中没有的内容,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另外,拓展课程内容对学习文言文而言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此类作品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但是部分高中生的文学基础相对薄弱,凭借现有的文化水平很难透彻理解其中内涵,从而影响最终的学习效率,以此凸显出微课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积极影响。

以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本课的主要目标是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通过对文章的分析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谈话艺术,感受他不顾个人安慰,顾全大局的爱国情怀。但是教材中并没有明确提出烛之武的外交谈话艺术,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从哪些语句能够分析出人物特点等问题,没有直接在课文中呈现。此时,教师便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利用微课的方式加以补充,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中心主旨以及创作背景,了解更多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起到开阔眼界的重要作用。

(三)创设真实情境,保证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没有得到普及之前,教师通常采用粉笔和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带领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或抄写中加深印象,或是利用提问、辩论、合作等方式活跃班级气氛。虽然有利于短期的记忆,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学生并不能理解其中内涵,无法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基于此,教师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采用微课的方式展开教学,进而保证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微课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加以呈现,教师在备课时便要明确本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取关键信息制作成微课视频,可以适当插入网络视频或动画片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场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其充分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逐渐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微课的辅助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以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长征胜利万岁》为例,这篇文章是杨成武上将的一篇回忆录,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红军胜利达到陕北、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等事件,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结束的信心和激动之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影视片段,在课程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学生瞬间被激烈的场面所吸引,无需教师督促便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他们的心情也跟随场面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的爱国之情被点燃,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得到提升。借此机会,教师带领大家阅读课文,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氛围中,深刻感悟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所表达的情感内核,对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有了深层次的认知。而后进入到自由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此刻的心境和想法,在各抒己见中充分理解长征的意义,体会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在微课的辅助下打造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四)突破重点难点,巩固所学内容

语文课堂是传递知识、培养学生个人素养的重要载体。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微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虽然整体内容较少,但都是浓缩的精华,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面地展现本课重点内容。在利用微课教学时,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结合教学大纲设计具体内容,并准备好相应的练习题,当学生对新课知识形成一定了解后,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加深对它们的理解,有利于突破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效果。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利用微课展开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在视频的指引下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真正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以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记念刘和珍君》为例,本课的重难点在于结合文章信息,梳理人物形象,对鲁迅思想内涵有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提高自己认识社会的能力,完成思想上的升华。明确以上内容后,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其中包括鲁迅的生平简介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使学生在动态的学习下把握作者深沉的悲痛和愤怒之情。这些情感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但是借助微课的方式可以给相关资料加入背景音乐,或是直接播放现有的视频,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后通过深入分析总结出课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要纪念”,第二部分是“怎么纪念”,第三部分是“为什么纪念”,进而梳理出情感线索:悲痛——愤怒——理性思考,也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借助微课的方式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对课文内容形成个性化理解,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五)完善评价体系,推动课程改革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日后的学习方向,也使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活动,打造出多元化的语文课堂,以此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提高对评价环节的重视程度,结束微课教学后及时加以点评,可以利用社交平台打破原始课堂的局限性,根据微课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加以解决,以此完善评价体系,为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更多思路,达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教育目的。

以统编版高三选择性必修下册《阿Q正传》为例,教师提前将准备好的微课视频发送到班级群中,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读全文,在微课的帮助下解读阿Q 的形象,感受鲁迅先生刻画这一形象的情感体验。回到课堂中,教师要及时检查他们的预习成果,学生是否认真观看微课视频,从他们的回答中便可以显现出来。对于认真准备的同学,要给予针对性评价,从他们的学习态度、预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感受到微课的重要性;对于没有认真准备的同学,教师也要委婉地指出问题所在,使学生以良好的态度对待未来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完善评价体系,彰显微课对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程度,营造活跃的班级气氛,还能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课程内容,切实保证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应提高对微课的重视程度,将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制定出丰富的微课视频,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同时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语文课堂微课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