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娟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东山小学)
“预习”一词源于叶圣陶、夏丏尊先生的《文心》,其含义为:“学生预先将要教授的功课自主学习一次。”在小学语文教学前期布置预习类作业任务,不仅能起到节省基础知识教学时间、优化课程结构等作用,还能进一步为学生积累自主学习经验,帮助学生逐步锻炼学科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自主学习体系。这对于课程品质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均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需重视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积极优化作业设计,提升预习作业品质,为学生发展自学能力提供助学条件。
提升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品质,可以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长久坚持预习教学,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自主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具备较好理解能力的学生能在课堂上举一反三,按照教师给出的教学引导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更具深度。立足“双减”政策设计预习作业,可以从“提质、增效、减负”三个基本目标构建设计思路,在渗透预习技法的同时构建评价标准,以此提升预习作业的设计品质,创设符合“双减”要求、贴合小学生能力水平的预习作业内容。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学科的预习作业设计品质,能响应“双减”的教育需求,使学生整体性学习节奏和时段活动产生质的转变。作业减负是双减的本质要求。重视学生预习作业的品质,能有效减少书面作业的总量,提升新课时的学习效率,落实提质、增效、减负的基本需要。因此,提升预习作业的品质,是师生适应“双减”背景下的新教育趋势所必要的教学改革方向。提升预习作业品质,能帮助学生适应“双减”背景的教育需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创新型预习形式”旨在丰富学生预习作业类型,让学生通过富有趣味性的预习活动深化自主学习感受,强化自主预习效果。“双减”政策对小学生书面作业时长与总量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可以设计非书面类预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类、生活化预习任务中获得独特体验,深化对新知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请学生以观影、绘画、背诵、复述、生活调研、资料查阅等方式完成预习任务。多元预习形式能有效平衡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的比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达到“减负”教育目的。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小狗学叫》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识读字11 个,多音字5 个,能掌握本课文学形象的个性特征,简单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话故事的语言风格特点。在本课预习作业设计环节,教师以“减负”为作业设计要点,设计非书面类作业清单:
(1)绘画作业:将《小狗学叫》的故事情节和多个结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出来。
(2)表演作业:任选一段喜欢的部分进行对话表演练习,要求熟记对话台词,进行生动的表演。
(3)复述类作业:评价这个故事,仿照《小狗学叫》的结尾自创一个结局,并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
这些预习作业以非书面类作业为主,包含表演、口语表达、绘画创作等多元完成形式。学生能在趣味作业探究过程中深度阅读课文,在过程中深化知识印象,提升学生预习品质。非书面类作业与课后其他作业不构成总量冲突。学生语文思维、口语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能在实践性预习活动中得到深度锻炼。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预习类作业具有超前学习、自主学习的性质。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思路固化为“教师教,被动学”方式,优化预习作业设计,能使学生逐步转变学科学习观念,化被动为主动,自觉投入到语文自主学习中去。这一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语文学科能力获得有序提升,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将良好的预习习惯迁移、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中,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配套预习材料的方式拓宽学生预习视域,借助丰富的预习资源延伸学生预习的广度与深度,进而达到“提质”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观影视类预习材料,让学生自主观看微课程视频、课文同题材电影、课文作者的传记类影视作品等。影视作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声画信息,助力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带着观点进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开端;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高品质阅读材料,如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同题材、同题材阅读文本等,以群文扩充学生阅读经验。丰富的预习资源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围绕“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展开。要求学生深度了解本诗创作背景与诗句内容的文化背景,对作者的深层次思想情感产生独特感悟。在本课预习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预习资源提升学生自主预习质量。教师可以为学生找到《秦汉英雄传》动画片段线上发送给学生,借助动画向学生介绍“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情节,使学生了解古诗文化背景,从动画作品中感受英雄末路的悲壮氛围、了解项羽骄傲的个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夏日绝句”的文化创作背景》相关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后,能结合作者李清照及其夫君赵明诚的生平经历、文化造诣、社会背景重新看待《夏日绝句》的深层次意蕴,体会作者“忧愤”的创作心情。
以预习作业设计提升学生预习能力,可以通过预习任务的指向性设计来实现。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包含预习方法的预习作业任务。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的同时,践行相关自主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就能从预习作业题干中获得自主学习启示,自觉应用高效预习方法解决新知问题。如此,能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中的“增效”目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拓宽自主学习渠道,向学生介绍书籍阅读、微课学习、网上检索等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渠道。学生预习渠道丰富,方法多样,预习效果自然能获得显著提升。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讲故事”的精髓,能自主捋顺故事逻辑,说明故事的前因后果,能结合个别重点内容展开细节描绘,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教师可以将“渗透高效预习方法”作为本次预习作业的主要目标,设计含有具体预习方法的预习作业:
(1)你曾在哪里听到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寻找相关资讯,听一听,想一想,故事讲得好的地方是哪一部分?你认为其故事“生动有趣”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课文《牛郎织女》,尝试自主复述并将复述语言录制下来,自己聆听,评价个人复述的优缺点,多次复述,加以改正。
(3)上网查阅“讲故事”相关资料,汇总把一个故事讲精彩、讲清楚的多种方法,尝试应用方法并感受方法的有效性。
(4)准备一则喜欢的民间故事,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上述预习作业涵盖了上网查阅资料、观看优秀范例、对比练习方法等多样化口语表达课程的高效预习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作业清单进行自主预习,能在深度探索“讲故事”技巧的过程中获得预习启示,掌握“口语表达”一类语文能力的自主训练方式,切实提升学生预习质量。
经过预习任务设计、预习资源供给和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已初步掌握高效预习的精髓,能结合教师给出的任务指示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在这一时段,教师需将预习设计的目标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方面。在后期预习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逐步递减预习材料的供给,提供简化预习任务题干,减少为学生提供的预习支架。学生能在递减式预习任务的情境下逐步提升自主学习、主动发散思考的能力,化被动为主动,逐步推理学习支架的辅助,独立、高效地参与小学语文预习事务,最终达到能力进阶的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递进性预习标准,设计开放式预习任务,请学生视个人情况进行深层次探究,并为学生预设预习评价标准。学生能在评价标准的指引下,自觉提升对预习质量的重视程度,按照高标准完成预习任务,使预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稳步成长。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预习任务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精简化、开放式预习任务:预习《古诗三首》,从诗词的文学常识角度出发,查阅资料,展开对古诗词内涵的深层次探究。为提升学生预习质量,教师为学生设计预习评价标准:
(1)优秀标准:能将查阅的文化常识资料按照分类整理成文,具体内容包括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意象内涵、审美意蕴等,并简明扼要地用口语表达的方式在课堂上说明。
(2)良好标准:能在解决基础字词、含义问题的基础上完成课时问题,对课时内容形成基础性了解。
(3)基础标准:阅读古诗词,正确发音、翻译,解决基础认知问题。
这些预习标准给予学生明确的作业价值导向。学生能在标准的指引下自觉提升对预习作业完成质量的重视程度,自觉向优秀标准看齐,以标准衡量个人预习能力水平,进而进行指向性自我提升。随着学生学龄、预习能力水平的成长,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逐步递增作业标准的难度,为学生搭建递进式能力成长阶梯。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可以从创新预习形式、丰富预习资源和渗透预习方法、构建预习标准等维度展开分层探究。多样化预习形式能减少学生书面作业比重,达到“减负”目的;在预习阶段为学生提供优质预习资源,促使学生对课时内容产生深层次见解。教师要向学生普及高效预习法,通过“授人以渔”达到“增效”要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作业评价标准,以激励学生自觉提升作业完成品质,全面优化预习作业品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